专题报道
共 617 条新闻
考学 在人生的起跑线上竞争 | 07年02月4期 |
■ 本报记者 李春雁 元旦时高君的父母都没有按往年的惯例回国探亲,也没有像以往一样与一些朋友家庭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欢度新年,而是积极地加入到“初诣”的行列,去完成田山的天满宫,又去了汤岛神社,参拜得虔诚再加上虔诚。母亲从去年夏天开始就不再加班,进入冬季又带...(详全文) | |
普通话与人民币共舞——在日华人白领族... | 07年02月3期 |
■ 本报记者 周宏众所周知,现在中文热已经遍布全球,而升值将是人民币汇率今后走势的基调。有人会问,普通话与人民币有什么关系?表面上看,就是说普通话的中国人使用人民币这么简单。但在海外,会说普通话的华人因人民币升值而身价上涨,因为人民币升值正代表著中国的崛起...(详全文) | |
在日华人过大年 | 07年02月2期 |
■ 本报记者 孙盈 孙辉 张石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如今的春节已经由单纯的节日逐渐演变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载体,成为海外华人心中最牢固的情结。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春节。再偏僻的东瀛小城,哪怕只有一户中国人,也会包饺子过年;在横滨,有些上世纪初...(详全文) | |
超越国与仇的骨肉深情 残留孤儿和他... | 07年02月1期 |
■ 张 石 几年前,我曾在东京辰巳见到一位50多岁的汉子,他说著一口山东话,他说他是残留孤儿,但是他拒绝把抚养他成人的中国父母称为“养父母”,按照他的话讲,“父母就是父母,没有什么养父母。”也许在现实中,他有“养父母”这个事实,但是在他的词汇中,没有养父母...(详全文) | |
华人在日年金生活忧患录 | 07年01月4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张石 李春雁 随著残留孤儿对日本政府诉讼的全面展开,随著神户高裁对残孤胜诉的判决,残孤们的生活也得以进入主流媒体的视线,从而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由于战争已过去60多年了,历经磨难回到日本生活的残留孤儿们,也都进入了耄耋老年,他们的生...(详全文) | |
孩子回国也有无根的感觉 | 07年01月3期 |
■ 本报记者 李春雁无根的感觉,一般第一代移民来到异国打拼,生活中往往会产生母国文化与所在国文化的冲突,对异文化有一种隔阂一种疏远,自身往往会产生一种远离乡土漂泊在外的空虚感,有一种无根的感觉。对于在日华人来说,尽管许多人来日生活多年,已习惯了在日生活,但...(详全文) | |
华人女性涉及三大案震惊日本 水泥铸尸... | 07年01月2期 |
本报讯(记者 张石)1月10日,东京地方法院以欺诈罪等,对中国四川出身、自称作家的华人金田洋子(40岁)和她的同居者、日本人近藤顺一(64岁)进行起诉,他们二人在今年10月13日,一起去东京新宿区的一家银行,冒充原东京都职员前岛忠夫,用前岛的印章和存折取出...(详全文) | |
过年有钱怎么花? ——在日华人家庭新... | 07年01月1期 |
■ 本报记者 孙盈 新年是普通家庭一年中消费最集中、家庭支出最大的时候。忙碌了一年好不容易盼到新年长假,给家人做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年底大扫除拣出不用的物品旧的去新的来,带上礼品到平日没空走动的亲朋家去拜个年。还有满大街的大小商场名目繁多的新年大优惠、...(详全文) | |
2006中日关系十大新闻/2006在... | 06年12月4期 |
2006中日关系十大新闻■ 本报编辑部中 日关系“政冷经热”状态,在2005年达到高峰。随著小泉在2006年退任自民党总裁和内阁总理,中日关系也走到了物极必反的临界点。2006年的中日关系,可以用拨云见日来形容,更印证了“阳光总在风雨后”的说法。小泉在8....(详全文) | |
华人回国投资: 理想撞击现实 | 06年12月3期 |
■ 本报记者 李春雁一年一度在广州举办的“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12月24日-30日又将召开,与往届不同的是,在此届留交会上,由中国教育部主办的“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的入围项目将是会议的主角。“春晖杯”留学人员创业大赛的入围项目将在交流会...(详全文) | |
日本愧对你们 残留孤儿 用生命承载... | 06年12月2期 |
■ 本报专题报道组没有参加过战争,但战争的阴影却伴随了一生;被祖国抛弃,却要为祖国的罪行而饱受谴责;被被害国善良的人民养大,历尽千辛万苦回到日本,却要承受语言不通、生活文化差异巨大带来的精神孤独和生活保护金微薄带来的物质贫乏的生活,甚至还要忍受来自国人、...(详全文) | |
在日华人的好运梦 | 06年12月1期 |
■ 本报记者 孙 辉 日本,最抢镜的恐怕不是富士山白色的山顶,而是红绿眩目“扒金宫”的霓虹。日本博彩业无处不在,日本政府就曾用“国营赌博”,例如赛马、彩票、赛车、赛船等,来挽救战后财政危机。其中买彩票是典型的以赌博的方式为“社会造福”的例子。来到日本,从繁...(详全文) | |
印度拿了胡主席一把 游走中美间谋求渔... | 06年11月4期 |
本报综合报道(记者 李春雁)11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离开巴基斯坦,结束此次亚洲4国的访问。此次胡锦涛对越南、老挝、印度以及巴基斯坦进行的国事访问,不仅成功推进了中国与南方邻国的互信与合作,也因为其中夹杂著中印的宿怨,纠缠著错综复杂的中印巴三边关系,...(详全文) | |
中国实力三级跳 APEC胡布争风 | 06年11月3期 |
本报综合报道(记者李春雁)11月18日至19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各成员国领导人相聚在这个被誉为“百花春城”的地方,再次就政经等各项议题各显身手,各展风姿,为争取本国的最大利益斗智斗勇,展现魅力。而今年的亚太峰会,除大...(详全文) | |
中国拿万亿外汇储备想干啥? | 06年11月2期 |
■ 本报综合报道11月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外汇储备已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并保持全球第一地位。近2年来,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自外管局上月宣布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达到9879亿美元以来,外界就一直期待著中国发布外汇储备破万亿美元的消息,而6日晚...(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