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笔会
共 2169 条新闻
安倍经济学也有陷阱 | 13年03月1期 |
■ 杨文凯安倍晋三重新上台执政以来,以诱导日元汇率走低、设定通胀率目标为手段,欲推动日本走出漫长的通货紧缩隧道,是为“安倍经济学”。新经济政策甫出手三个月,日元汇率下跌,日本股市劲升,以富裕层为对象的市场高消费开始回暖,&ldquo...(详全文) | |
粹 | 13年03月1期 |
■ 李长声东京隅田川边上建起一座自立式电波塔,高634米,超过广州电视塔,成为世界第一高度。大白天望去确然有横空出世之感,四周的老街区更显得低矮陈旧,不论设计者怎么说它融入旧风景,也像是恐龙立鸡群。日本有一句谚语:女人在笠下看,远处看,夜里看,什么人眼里都...(详全文) | |
流感的反思 | 13年03月1期 |
■ 汪先恩每到寒冷季节就有朋友问,流感疫苗是该接种还是不该接种,对此我也只能含糊其辞,因为其有效性并无定论,对流感的认识也很模糊。疫苗的作用一般是打一两次管一生,而流感疫苗却要求年年打,流感疫苗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商业和政治问题,值得反思。不管有没有效,如...(详全文) | |
震灾两周年:华人接受面对、感恩进取 | 13年03月1期 |
东日本大震灾两周年接受面对、感恩进取《中文导报》特约撰稿 杨志宽2013年3月2日午夜23点半,打开客厅灯,沏茶摆好点心,打开电脑迎接3月3日的到来。站在客厅落地窗前眺望阳台前夜景:楼房层层露天走廊的廊灯清凉平静地亮着,街道上空无一人,无风无雨3月3日就...(详全文) | |
闺密的老公会摄影 | 13年02月3期 |
三家村杜海玲 一月份连休的最后一天,我趴在地毯上陪太子读书。他拿著日本历史背,我故作好学拿了本世界历史,其实我没有看进去几行,昏昏欲睡纯属装相,但突然看到了“世界遗产”几个字。于是我想起来,这天是那个专拍世界遗产的周剑生的摄影展开幕...(详全文) | |
人生慢慢走 | 13年02月3期 |
三千院陈骏 新春闲聊几句人生废话,想看发财秘诀的请快翻过这页去看财经版。2013新年是在日光朋友的别墅度过的。元旦那天半夜三更去爬山,靠著手电筒的微弱光线,一伙人相互搀扶著登上了山顶。看日出,来了稍微早了一些。出发前朋友查了网上资料说七点日出,我说不是六点...(详全文) | |
香港明姐 | 13年02月3期 |
丽君苑杨志宽 第一次见到明姐是2010年5月7日晚上,在台湾某酒店邓丽君小姐的国际歌迷聚会上。第一印象是非常低调非常慈爱,尽管是香港人但说话时似乎深受邓小姐影响,轻柔善良毫不喧哗。那晚邓小姐的歌迷来自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场面热闹如同过年。看邓小...(详全文) | |
中日“红桥”源流考 | 13年02月1期 |
三家村张石我曾在一篇随笔中写过日本的庭园建设,日本的庭园以水墨画美学为构思方式,忌浓艳喜枯淡,小径通幽,草舍茅棚,竹篱古藤,还以岩为山、以砂代海,形成“枯山水”。尤其喜欢让苔痕藓迹铺天盖地,构成深红的夕阳下一片老绿的衬景,苍凉小道上...(详全文) | |
流感的反思 | 13年02月1期 |
积水潭汪先恩每到寒冷季节就有朋友问,流感疫苗是该接种还是不该接种,对此我也只能含糊其辞,因为其有效性并无定论,对流感的认识也很模糊。疫苗的作用一般是打一两次管一生,而流感疫苗却要求年年打,流感疫苗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商业和政治问题,值得反思。不管有没有效,...(详全文) | |
影与文学 | 13年01月4期 |
■ 张 石 有人对北宋词人张先说:人家都管你叫“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意指张先在诗词中擅长写这“三中”之事。张先说:为什么不把我叫“张三影”...(详全文) | |
中日为何走不出石原的“脚本”? | 13年01月4期 |
中日为何走不出石原的“脚本”?——读冈田充的《尖阁诸岛(钓鱼岛)诸问题》 ■本报记者 张石 2012年11月,日本苍苍社出版了共同通信社客座论说委员冈田充的新著《尖阁诸岛(钓鱼岛)诸问题—&mda...(详全文) | |
香港金美 | 13年01月3期 |
丽君苑杨志宽2012年的最后一天我这样度过:清晨6:30起床,那是香港湾仔的湾景国际酒店,邓丽君小姐的母亲邓妈妈当年下榻过。因为7:40得到1楼大堂集合开始一天跟团旅游,所以我拿出在仙台车站购买的香甜多纳圈儿,烧开水泡茶,完成早餐。去酒店附近和97年香港回...(详全文) | |
日本人的座右铭 | 13年01月3期 |
三家村杨文凯 虽说“座右铭”三个字由中国人发明,但日本人对座右铭的热衷却超乎寻常。日本人大都有自己的座右铭,最突出的表现是名人履历中必备“座右铭”选项,仿佛不这样做就不成其为名人了。“座右铭&r...(详全文) | |
言论自由的春天还很遥远 | 13年01月3期 |
(晴海观)黄文炜最近网络上热议《南方周末》新年社论被替换事件,中国知识界刮起声援言论自由的浪潮,有的媒体人士因抗议当局而丢掉饭碗,这确实是可敬可佩的。说起来自己与《南方周末》还是很有缘份的,曾在这份报纸上发表了多篇报道和评论,其中批判过激民族主义情绪的有关...(详全文) | |
2012上海行 | 13年01月1期 |
三千院陈骏 上海,一个让我牵肠挂肚的地方。今年工作超常繁忙,几次推迟了回沪的日程。临近年末终于获准假期十天,马上订了春秋航空的特价机票,开始故乡之旅。首次体验传说中的春秋航空,感觉比预想要好得多,座席的间距略显狭窄,机内的餐饮价格还算合理,主要是我家到成田...(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