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笔会
共 2169 条新闻
陈 骏:流落日本的唐僧遗骨 | 18年03月2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千院 陈骏第一次去白云山鸟居观音的时候,在半山腰上见到一个玄奘三藏塔,记得看板上介绍说塔里保存着玄奘的骨头。就是那个西天取经的唐僧?真的假的啊?他的遗骨怎么会流落到了日本?那个塔三层高约33米,很有特色的混搭设计,第一层日本风格四个角,...(详全文) | |
汪先恩:“青年”一词的源流 | 18年03月2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积水谭 汪先恩 东京基督教青年会馆中国留日同学总会历史上与东京基督教青年会馆有缘,当年为反对欲称帝的袁世凯企图接受日本提出的侵犯中国主权的21条,1915年2月11日下午沈定一、李大钊等留日先辈就是在这里结成中国留日学生总会并举行唤醒全国...(详全文) | |
杨文凯:戌年闲话忠犬物语 | 18年02月4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杨文凯旧历戊戌,岁逢狗年。自古以来,狗与人类共同作业,一起生息,堪称人类最忠实的伙伴。在中国古代,狗、犬通名,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源于先秦的《礼记·少仪》已经提及“守犬、田犬”之分。孔颖达疏曰...(详全文) | |
黄文炜:活到老爱到老是一种生存方式 | 18年02月4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晴海观 黄文炜52岁的小泉今日子是日本艺能界的常青树,她很有才,年轻时是大众偶像,如今仍然活跃在影视、歌坛、舞台的第一线。更难得的是她博览群书,出过书评集。小泉今日子一直保持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倍受男女老少粉丝的钟爱。青春似乎一直没有离开...(详全文) | |
汪先恩:导师的馒头 | 18年02月4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积水谭 汪先恩导师李鸣真、叶望云教授与陆付耳、汪先恩不知是历史巧合,还是上天安排,2018年注定是勾起追忆的年份,从国家层面讲,适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从个人来讲是我硕士研究生毕业30周年,还是我首访北京3...(详全文) | |
张 石:神秘的绳纹土器 | 18年02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张石日本的新石器时代叫做“绳文时代”,这个时代产生的文化为什么叫“绳文文化”。这是因为在日本各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大量出土的土器和土俑表面有近似草绳花纹的图案,故称为“绳文时代”,绳文时代从公元前1万多年以前一直延续至至弥生式陶器...(详全文) | |
万景路:日本教师为何濒临“过劳死界线... | 18年02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亥鼻东瀛 万景路从表面上看, 身为公务员的日本公立中小学教师给人的印象就是工作好、收入高、生活稳定,可谓是风风光光,端着令人艳羡的金饭碗之人。但事实却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因为日本公立中小学教师的过劳加班现象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了教师们的...(详全文) | |
汪先恩:打塑料伞的村山老首相 | 18年01月3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积水谭 汪先恩打塑料伞的村山富市老首相小时候用过红纸油伞,很漂亮但太沉,容易破,后来连破伞也没有了,改革开放后油布伞和化纤伞增多了,也轻便了不少。在古代,伞不仅是避风雨,遮强光的工具,还是权势地位的象征,据《左传・备物典册》“...(详全文) | |
黄文炜:日本人为何不用手机付款? | 18年01月3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晴海观 黄文炜回国购物时用微信付款真的太方便了,大家都说出门带手机就可以了,买一根葱也是扫码。我觉得,手机扫码购物这种方式,体现了一种与中国的建设大环境相符的效率,一切都是快马加鞭地进行着。手机付款真真切切地促进了消费。问周围人为何如此迅...(详全文) | |
杜海玲:比如逛书店 | 18年01月3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杜海玲车站前的书店,前阵子赫然贴了一张告示,说要关门大吉了。这可是我经常散步或疾走后进去休憩处。最重要的是,住在一个连书店都没有的车站,令人感到仿佛与文化隔绝——宪法规定,国民拥有经营健康而文化的生活的权利。回家后惶惶与也是书店常...(详全文) | |
汪先恩:忆侠骨柔肠的野中广务先生 | 18年02月1期 |
野中广务与王毅、汪先恩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作者:汪先恩1月26日,日本各电视台晚间新闻一则速报引人注目,“原官方长官野中广务死去”,这个标题,没有副词和形容词,显得冷冰冰,却能经得起历史检验。二阶俊博称他是伟大的先辈和引路人,昔日政敌...(详全文) | |
杨文凯:“亚洲之雄”东京大学的前世今... | 18年01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杨文凯 东京大学(旧东京帝国大学),一直被称为“亚洲之雄”,也是无可匹敌的日本最高学府。近年来,以培养精英为主的东京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有所下滑,逐渐被新加坡、香港、中国大陆等地的名校赶超,主要是在国际化指...(详全文) | |
汪先恩:白西先生的论语句情结 | 18年01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积水谭 汪先恩 白西绅一郎在唐山展览馆题词政治家说白西绅一郎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感觉他是良师益友,与他在一起,长见识长知识,包括美食、历史、政治,还包括《论语》。2008年11月23日,我陪同他到唐山拜访赵勇先生,参观展览馆时,负责...(详全文) | |
陈 骏:跨年度瞎扯 | 18年01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千院 陈 骏秋天,阳光灿烂的日子,又去了一次美国。一路上感慨多多。今天先要吐槽的是美式服务,实在不敢恭维。随便举例一二三。乘美联的航班,到了登机口居然发现拿在手里的两张机票印着同样的名字,机场的解释是系统故障。旅馆重复收费,也是平生第一...(详全文) | |
万景路:日本中年男性孤独死的背后 | 17年12月3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亥鼻东瀛 万景路看日本电视台的早间新闻,突然被一条新闻吓到了。新闻报道说:东京孤独死的人数一年间已达到了4609人,平均下来也就是说东京市每天有12人左右死于孤独。考虑到日本全国年间3万余人的孤独死人数,东京也绝对算是孤独死高发区了。更吓...(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