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笔会
共 2177 条新闻
| 张 石:不要为准备人生而失去人... | 22年02月2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张石 我有一个朋友,住在日本的一个小城。他对我说,有一天,在离他们几十里路以外的一个中等城市A城中,留学生举行盛大的舞会,他虽已不是留学生了,但在学时的朋友们仍给他发来了邀请信,约他们夫妇去跳舞。妻子很喜欢跳舞,但随他来日本后,日...(详全文) | |
| 黄文炜:“打过疫苗的请举手”,这话是... | 22年02月2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晴海观 黄文炜日语里的“差别”这一词汇,含有差异、区别、区分、歧视、区别对待等意思。疫情中,“差别”竟成为流行语。去年日本疫情发生之后,法务省在网站上严正提出“向新冠差别说不&r...(详全文) | |
| 莫邦富:想起旧文《春节和防波堤》 | 22年01月4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莫邦富的多福人家作者:莫邦富虎年即2022年春节正在一天天临近。前几天,我与我当顾问的一家餐饮公司的员工聊天,聊到了工资和给国内家人寄生活费等话题,勾起了对当年往事的深深回忆。 1999年,当时我来到日本已有14年了,还没有在上海老家度过...(详全文) | |
| 晋 鸥:我的东瀛一日 | 22年01月4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苍范山馆 晋鸥每年12月,为了辞旧迎新,日本进入了忙碌的时节,被称为“师走”——这也是日语中对阴历12月的一种俗称。“师走”为借字,该词来源有多种说法,正确语源不详。...(详全文) | |
| 杜海玲:最会写情爱的女作家林真理子遇... | 22年01月4期 |
|
杜海玲很偶然地发现1月14日林真理子做《彻子的房间》嘉宾。 彻子是黑柳彻子,写过自传体《窗边的小豆豆》,主持日本朝日电视台常年节目《彻子的房间》。这个节目获得两项吉尼斯纪录。一是该节目是最长寿的单一主持节目,二是彻子成为最长久的单一节目主持人。这天做嘉宾...(详全文) | |
| 华纯:远州森町的枫红之路 | 22年01月2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禅味闲话 华纯秋冬之际最值得狩猎的景色,莫过于漫山遍野的枫红似火了。有人说世界上怕是没有其他国家可以和枫叶之国加拿大媲美。北美友人打过两针疫苗后在脸书上鼓动去邻国坐观光火车,穿越秋日枫红可一路饱览丹霞般的绚烂色彩,不料报名者蜂拥而至,似乎...(详全文) | |
| 杨文凯:一杯咖啡 | 21年12月4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 杨文凯日本人爱饮茶,也好喝咖啡。提起咖啡,容易让人联想起“大正浪漫”和“昭和摩登”。所谓洋溢着怀旧情绪的昭和年代的吃茶店,就是日本式咖啡馆,那是上个世代的时尚空间,其潮流指标甚至超过了如今满大街的星巴克。咖啡不是日本原产物,但日本...(详全文) | |
| 万景路:闲话元旦的出处 | 21年12月4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亥鼻东瀛 万景路说起元旦,许多人仍然认为这一习俗也是源自中国,而且是指阳历的每年一月一日,毕竟元旦的俗称就叫“阳历年”嘛!有阳必有阴,阴阳循环,这是国人的世俗传统认知,故而春节也被我们称为“阴历年&rd...(详全文) | |
| 晋 鸥:三十年不变的日本物价 | 21年12月4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苍茫山馆 晋鸥1992年春,我踏上了东渡日本的留学之路。一到日本看到日本的物价高昂,什么都贵。自己从国内带来的8万日元(当时约合3千人民币),只能付两个月房租,心想如果不马上找到工作的话,就无法在日本读书与生活了。一个月后,朋友介绍了一份...(详全文) | |
| 万景路:菊花在日本的变迁史 | 21年12月2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亥鼻东瀛 万景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艳羡陶翁“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的同时,旅居扶桑,时至菊花季,联想到菊花在日本人眼里、心中那沉甸甸的份量,不觉对1300年前已经传入日本的菊花变迁颇有感慨。菊花传入日本是在奈良时代,恰好与大和尚...(详全文) | |
| 杨志宽:1973年闯荡日本乐坛前的邓... | 21年12月2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丽君苑 杨志宽1973年3月,日本宝丽多唱片公司表面上派出制作人佐佐木幸男和中村准良两位先生去香港走访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考察当地音乐市场。佐佐木是歌手泽田研二的制作人,中村则担当歌手野口五郎的制作人。那时两人在工作上业绩显著,足够勤奋努...(详全文) | |
| 陈骏:朋友圈絮语之二 | 21年12月2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千院 陈骏我在朋友圈说,东京奥运会残运会的召开,且不说是否由于人员流动扩大了疫情,单是占用的医疗资源隔离场所用来救命的话,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自宅疗养的轻症者转为重症甚至不治而亡。朋友批评我说这笔账不是这样算的,你没有大局观。突然明白了,...(详全文) | |
| 晋鸥:我与桥本先生一段艺术缘 | 21年11月4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苍茫山馆:晋鸥 回想起1997年秋天,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展在京都高岛屋美术馆举办,我在展览会场刻印。有一天,美术馆馆长带来一个60多岁的人介绍给我说:“这是以前日本大画家桥本关雪之孙桥本归一先生。”我忙放下手中的刻...(详全文) | |
| 汪先恩:鲁迅不养生 | 21年11月4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积水谭 汪先恩独子周海婴百日纪念今年适逢鲁迅诞生140周年,去世85周年,不少机构举行了纪念活动,纷纷缅怀与颂扬,我却替古人担忧,替古人惋惜。臧克家当年纪念鲁迅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rdquo...(详全文) | |
| 张石:真子应该称为“公主”还是“郡主... | 21年11月4期 |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三家村:张石秋筱宫夫妇的长女小室真子和丈夫小室圭于 14 日上午 8 点 10 分左右离开了东京的家,乘车前往羽田机场,启程前往美国纽约生活。真子头发垂下来,身着藏青色毛衣和长裤。 小室穿着一件灰蓝两色的前开襟爱尔兰毛衣、牛仔裤和靴子,两...(详全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