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园地
共 1859 条新闻
追寻孙中山日本妻子与子孙的足迹(三) | 11年03月1期 |
中文导报讯 记者 张石三、孙中山与温炳臣兄弟民国三年(1914年),因为湖南、广西等省皆有县名“新宁”,为避免混淆,新宁县改名台山县。 温遇贵在19世纪下半叶来到日本横滨,经营绸缎和茶叶等生意。其侄子温炳臣和温惠臣兄弟,分别于1878年与1892年来到日本...(详全文) | |
新世纪猪八戒外传(六则) | 11年03月1期 |
■ 翁九思(一)大众情人造访月球。当代中华在世界崛起,不仅是手机第一大国,也是网络第一大国。社会风气,近年也有诸多变化。网上实名推举大众情人。虽然,世纪伟人曾说过,老实是无用的代名词。但猪八戒,还是以他的老实、憨厚及对女士的真诚,高票当选。大陆首位大众情人...(详全文) | |
堂堂“夜这” | 11年03月1期 |
■ 万景路“夜”做头,“这”为尾,日本人叫它“夜这”中文读音近似“要八姨”。这种莫名其妙的鸡与鸭婚、猪和狗配的错位文字组合,我们怎么看都觉得别扭。但大和民族却能把这学自我邦的汉字拼凑在一起,还弄出了特有的“意思”来。研究日本人发明的“夜这”二字。这“夜”与...(详全文) | |
诗一首 | 11年03月1期 |
在同一条线路上 ■ 萌朦我每天都在同一条线路上反复地走著我有规律的按时来回赶坐同一趟电车相视的都是很熟的面孔我们从不说话习惯的在车内拥挤紧跟著快速行走老练的擦肩而过我们始终保持著缄默匆匆的无言中楼群越长越高站满线路两侧匆匆的长虹一样的彩桥于我们的头顶凌空横...(详全文) | |
追寻孙中山日本妻子与子孙的足迹(二) | 11年02月4期 |
■ 本报记者 张 石二、孙中山来到横滨中华街宫川东一先生虽然已83岁高龄,但是依旧健康硬朗。他告诉笔者:他有两个女儿,一个叫知子,一个叫祥子,知子有三个儿子;祥子有一个儿子。笔者计算了一下,孙中山先生在日本的后人共有13人,即女儿一人;外孙两人;重外孙女4...(详全文) | |
追寻孙中山日本妻子与子孙的足迹(一) | 11年02月3期 |
■ 本报记者 张 石一、孙中山在日本的后人知多少?2011年2月8日,在日本横滨市的一家病院里,一个可爱的女婴诞生了□□他是在日本横滨经营酒业零售店的宫川弘先生的女儿纪代子的第二个女儿,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第五代后人。2月9日的下午,在横滨市西区的...(详全文) | |
当流行遇到乡愁 | 11年02月3期 |
■ 张 石记得几年前中国出现了一个名叫“唐朝”的摇滚乐队,他们的歌声曾是我漂泊灵魂的一叶孤舟,他们曾唱道:“沿著掌纹烙著宿命,今宵酒醒无梦。沿著宿命走向迷塞,梦里回到唐朝。”他们曾唱道:“今宵杯中映著明月,男耕女织丝路繁忙。今宵杯中映著明月,物华天宝地杰人...(详全文) | |
在东京赤坂偶遇“郭靖” | 11年02月3期 |
■ 萌 朦我把杯里剩下的最后一点酒干掉,一边走向李亚鹏几人所在的吧台,一边对友人小郭说:“来,给我跟郭靖照张像吧”,话音未落,我已来到了李亚鹏的身前,面对突如其来的我,他神情沉著镇定,没说话,只是慢慢地放下手中的酒杯,微微地笑著,那微笑含义丰富,给我感觉像...(详全文) | |
向老唐同志学习 | 11年02月1期 |
■ 唐辛子老唐同志当然就是小唐同志她爸。老唐同志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赤脚在家乡的山头放牛,光屁股去田边的水塘摸鱼,与父母弟妹一大家子住在一幢不新不旧的砖房里,日子过得虽然有点穷,但那时候不会有人跑他们家的砖墙上写一大大的“拆”字,所以,老唐同志...(详全文) | |
幻化之门——与友人畅谈 | 11年02月1期 |
■ 萌 朦每座房屋都有一个门分隔著里外每个人心也有一扇门欢喜时开启憎恶时关闭每个人其实都是一道门从你的门闯入由他的门走出有时有幸进入房门却未必进入心中的门有时被赶出房门却在心中永远留住你想进入哪一道门你怕陷入哪个门中你想把谁迎进门来你欲将谁堵在门外(我想张...(详全文) | |
王者背后的“女王” | 11年01月3期 |
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 ■ 刘 柠(北京) 去年3月11日,一名在战后昭和史上几乎无人不晓的传奇女性因病于东京都内的医院去世,享年81岁。日本《文艺春秋》杂志用“壮绝的一生”来为其盖棺。唯一得到消息的政界人士、那时...(详全文) | |
游泳 | 11年01月1期 |
■ 北 岛 一我八岁开始学游泳。除了打乒乓球,那是当年最时髦的体育运动。天一热,几乎所有孩子都涌向水边。与其说游泳,不如说是集洗澡避暑娱乐社交之大成。离我家最近的是什刹海游泳场。我和同学邻居结伴出发,步行半小时,头顶烈日,晒得发蔫儿。一里开外,那阵阵喧哗的...(详全文) | |
诗二首 | 11年01月1期 |
守护冬季■萌朦任小屋顶压满厚厚的积雪任积雪将每一条道路淹没任最后一片黄叶被寒风抖落任寒风将所有的花果收割任河水冻结了欢歌而冷漠任冷漠将辽阔的大地封锁燃著 燃著 燃著无论什么时刻 心灵之火你都固然如我象深山小屋无畏孤独寂寞象积雪的路遮不住记忆的阡陌象枯木不朽...(详全文) | |
北京出生的佐野洋子 | 10年12月3期 |
■ 唐亚明 (旅日作家、编辑)佐野洋子11月5日因乳腺癌去世了,享年72岁。按照日本人的平均寿命来说,她属于早逝(尽管日本最近查出不少死了也不销户口继续领养老金的“长寿老人”)。佐野是日本著名的作家、画家,有各种头衔,得过包括天皇授勋的多种奖项。她创作的图...(详全文) | |
畸形的日本耻文化 | 10年12月1期 |
■ 万景路国人素好动辄炫耀中华文明,有时甚或恨不得把这个世界上的所有文明都与中华文明挂上点钩方趁心愿。近来坊间研究日本之风甚骤。于是乎,在今日剖析日本历史文化书籍匮乏的实境下,七、八十年前蒋百里的《日本人》、戴季陶的《日本论》等就又都重新热乎起来。尤其是那...(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