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导报按期阅览】

  年  月
 
新闻搜索
关键字 
类型 
类别 
范围  标题
全部
排序 

 
导报电子版
    导报调查
    有关新冠疫苗接种意愿问卷调查 Q1:您的年龄
    18-30岁
    31-40岁
    41-50岁
    51-60岁
    60岁及以上
    Q2:您知道日本通过《修正预防接种法》吗?(可多选)
    接种疫苗是日本国民有义务
    接种工作由日本各市町村实施
    接种疫苗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
    若接种疫苗出现不良后果,损害赔偿由政府承担
    不知道
    Q3:针对新冠疫苗,您愿意接种哪里的(可多选)
    欧美疫苗
    日本疫苗
    中国疫苗
    其他
    Q4:明年春季开始,您愿意在日接种疫苗吗?
    愿意
    不愿意
    观望
    不知道
    Q5:如果您愿意接种新冠疫苗,原因有哪些?(多选)
    1、我觉得公开上市的新冠疫苗基本是安全的
    2、我觉得接种疫苗对预防新冠肺炎是有效的
    3、我觉得接种疫苗可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4、我觉得接种疫苗可以保护周围的人(家人、朋友、同事)不受感染
    5、其他
    Q6:如果您暂不愿意接种疫苗,原因有哪些?(多选)
    1、生活预防就好,不需要接种疫苗
    2、我怀疑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我担心接种后会引发不可知的副作用
    4、接种疫苗的过程可能不安全或太麻烦
    5、其他
    华人采风
        共 3125 条新闻  

    华妇因死产八年忧郁 07年06月4期
    ■ 本报记者 杜海玲    日前,爱知县一名36岁的女读者汪瑶(化名)乘新干线来到本报编辑部,向记者倾诉她饱受忧郁症折磨而几近绝望的困境。    汪瑶来自上海,在22岁时经别人介绍,嫁给了一个日本男子。当时,这个男人专程到中国相亲,并在宣纸上用毛笔写下了“...(详全文)
    立命馆走出扬琴少年 07年06月4期
    ————记青年演奏家石磊■ 本报记者 孙盈    7月4日,在日华人扬琴演奏家石磊的音乐会即将在东京举行。石磊是近年来在日本脱颖而出的青年扬琴演奏家。这位来自陕西的扬琴少年继承了他维吾尔族母亲那美丽而鲜明的五官轮廓,使得许多日本观众都戏称他是“偶像派演奏家...(详全文)
    为日中交流甘做开拓工作——访日中科学... 07年06月4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接上期)    七、把日本动漫、综艺引进中国第一人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出现了第一次日本文化浪潮:日本商品广告长驱直入,日本的动漫节目占据了电视黄金时间段,日本式的综艺节目家喻户晓,让人喜闻乐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推长篇...(详全文)
    二胡奏出陕北风——记二胡演奏家彭秀敏 07年06月3期
    ■ 本报记者 孙盈   7月4日,在日华人二胡演奏家彭秀敏独奏音乐会即将在东京举行。彭秀敏是近年来在日本脱颖而出的二胡演奏家。彭秀敏早年就读于西安音乐学院,1999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成为该校50年建校历史上第五个获得二胡专业硕士学位的学生。  2000年,彭...(详全文)
    为日中交流甘做开拓工作 ——访日中科... 07年06月3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接上期)  五、成立向阳社开拓日中工业技术交流  早在主持《大地报》工作期间,韩庆愈就在1965年10月增设了编辑出版部,为在北京举办的日本工业展览会编印技术说明书、产品介绍、产品目录等。韩庆愈于50年代初在东京工业大学学习期间,已...(详全文)
    记录中国人眼中的世界遗产 周剑生摄影... 07年06月3期
      本报讯 适值中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一个中国人眼中的世界遗产周剑生摄影展》于6月9日在渖阳开展,为期长达122天。  周剑生,旅日专业摄影家,1980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1988年考入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摄影专科,1990年考入日本多摩美术大学,1992...(详全文)
    楮墨撷芳东瀛展芳泽 ——记中国青年书... 07年06月2期
    ■ 本报记者 李春雁   5年前,在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到来的时候,在中日两国为此举办的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中,一对年轻的兄弟联手举办的书画展尤为引人注目,那就是由中日友好协会、北京青年报社与日本朝日新闻社在日本东京举办的“楮墨撷芳——邓宇邓宁作品展”。因...(详全文)
    为日中交流甘做开拓工作 ——访日中科... 07年06月2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接上期)  三、护送华侨集体归国   新中国成立后,截至1952年底,从日本归国的留学生有300多人,希望回国的华侨、留学生超过1000人。在中国,当年也有4万多日本人留居东北及其他地方,中国政府希望日方派船接回归国者。为此,...(详全文)
    涌泉相报中国父母养育恩 ——记残留遗... 07年06月2期
    ■ 本报记者 孙盈   在东京居住的前川清子女士,是战争中的日本残留遗孤。今年1月30日,前川清子女士90岁高龄的老母亲离开了人世,与养母感情深厚的前川清子女士悲痛万分,在家乡为母亲整整守孝了100天。养母的去世给前川清子心灵带来了巨大的触动,刚刚回到日本...(详全文)
    为日中交流甘做开拓工作——访日中科学... 07年06月1期
    ■ 本报记者杨文凯  社团法人日中科学技术文化中心理事长,82岁老华侨韩庆愈先生,是旅日侨界硕果仅存的少数老侨领之一。韩庆愈17岁来日留学,此后阴差阳错地留在日本,经历过战后艰难困苦的岁月,并投身到激越的华侨留学生运动。他是日中工业和科技交流的架桥人,是引...(详全文)
    油彩演绎西部大漠魂——记旅日著名油画... 07年06月1期
    5月29日至6月3日,在东京银座画廊举办的《大地-张晶油画展》中,展出了包括由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收藏的《长城的曙光》等旅日知名画家张晶的50馀幅油画作品。张晶上海大学美术系毕业后于90年代初来日求学,以气势恢弘的中国“丝绸之路”和“西藏”系列题材创作享誉日本...(详全文)
    李六乙谈影视“潜规则” 07年06月1期
    ■ 本报记者 孙盈5月15日至20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与东京新国立剧场联合创作的话剧《下周村》在东京上演。该剧是中国话剧新锐导演代表人物李六乙和日本著名导演平田织佐受香港艺术节邀请而创作,展示了一个重大历史遗迹引发的众生百态,犹如去年大热的电影《疯狂的石头...(详全文)
    安倍曾为她结婚作伴郎 陈美龄畅谈从艺... 07年05月4期
    ■ 本报记者张石今年是华人歌手陈美龄从艺35周年纪念,同时现任首相安倍晋三是陈美龄女士的粉丝和陈美龄夫妇的好友。针对这些事情,本报记者在5月21日对陈美龄女士进行了专访。陈美龄女士高兴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记者问道:今年是您从艺35周年纪念,听说您以“和平”...(详全文)
    撑起一片女人的天空 ——记在日华人女... 07年05月4期
    ■ 本报记者李春雁在日本的华人世界里,有一个专门的女性交流的园地,这就是在日华人女性交流协会。它不张扬重实干,细腻而亲切的行事风格不仅深受会员的拥戴,也受到了很多男性旁观者的敬佩和赞扬。一位参加过在日华人女性交流协会一次活动的男士对记者直言,“我以前参加过...(详全文)
    在艺术的天地里潜行 07年05月4期
    ■ 本报特约撰稿 吴敏群山环抱的山村小茶馆里,为新发现的遗址而云集的各路人马正在高谈阔论。其中一位日本公司的女职员一会儿操著流利的日语、一会儿口吐韵味很浓的京腔在为她的上司做翻译。——这是东京新国立剧场最近上演的中日合演话剧《下周村》中的一幕。“这个演翻译...(详全文)


    RSS | RDF | ATOM | OPML
      图片新闻

      专题报道
    参院选开锣前 日本各党大佬拿外国人...
    中文导报讯 日本参议院选举将在7月20日投开票,最近,日本政界大佬,纷纷谈起外国人问题。日本保守党代表、作家百田尚树决定作为该党比例代表候选人参加7月的参议院选举。他于6月24日在...(详全文)

      独家报道
    《中文导报》读者新年会:相聚CIT...
    读者新年会合影留念中文导报讯(记者 尤锡川) 《中文导报》作为连接旅日华人社区的桥梁,始终致力于为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资讯与服务。在这个辞旧迎新,满怀希望的时刻,中文导报社于2...(详全文)

      导报视点

      中日交流名人系列

      寂寞的心俱乐部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