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采风
共 3191 条新闻
| 歌唱家任雁“梦回1980” | 10年07月3期 |
|
■ 本报特约记者 罗雅文任雁是旅日著名华人歌唱家。1980年9月23日,她代表中央歌舞团参加了《北京晚报》在北京体育馆举办的“新星音乐会”,一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让她一举成名,1992年她靠别中国舞台旅居日本。任雁将于2010年9月23日参加《北京青年报...(详全文) | |
| 莫萌:我为“华少女”疯狂 | 10年07月3期 |
|
■ 本报记者 孙辉“我希望在四十岁之前,新宿街头LUMINE的时装广告牌上是我拍出来的作品,而上面的模特是一位在日华人女性。”谈起摄影,莫萌眼中迸发出了无限热情和希望。他正从一位摄影爱好者逐渐破茧蜕变为一名被日本摄影界关注的年轻摄影师。日前,莫萌的作品被选...(详全文) | |
| 歌舞伎国宝坂東玉三郎领衔主演 中日版... | 10年07月2期 |
|
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 由日本歌舞伎国宝级大师,被誉为当今“女形”第一人的坂東玉三郎领衔主演的昆剧《牡丹亭》,将于10月6日-28日在东京.赤坂ACT剧院举行东京首演。6月29日,主办制作方TBS电视台、松竹株式会社、北京梦花庭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东京都内...(详全文) | |
| 为留学生来日铺路护航 ——访恒信留学... | 10年07月2期 |
|
■ 本报记者 李春雁随著在日华人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在日本生活的稳定,办在国内的亲友来日留学成了很多华人遇到的一个共同问题。怎样才能顺利地办理国内亲友来日留学?找什么样的学校好?在循规蹈矩的日本办理这些手续文件要注意什么问题?这些不仅关系到孩子来日本能否成行,...(详全文) | |
| 归国者中有个“缘游会” | 10年07月2期 |
|
■ 本报记者 孙 盈许多归国中国遗孤都知道,东京有一个专门组织归国遗孤郊游旅行和举办各种文娱活动的组织——“缘游会”。“缘游会”成立于2006年,发起人麦岛小百合女士是一名遗孤家属,二十年前从北京来到日本定居。麦岛女士介绍,多年的在日生活自己深深感受到,由...(详全文) | |
| 李文培画展人气高 | 10年07月2期 |
|
本报讯(记者 李春雁)旅日著名画家李文培于2010年6月14日至6月21日在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举行画展。展出了李先生的近作40余幅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先生,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勇昌,上海程十发艺术馆长程助,上海陆俨少艺术馆馆长陆亨,上海海上...(详全文) | |
| 中日“哈姆雷特”对决东京 | 10年07月1期 |
|
■ 本报记者 孙盈6月10日至7月11日,由日本著名戏剧家浅利庆太执导的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在东京四季剧团自由剧场上演。为期一个月的演出,其高潮是代表著中国舞台剧演出最高水平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于6月23日至27日的访日公演中以中文上演的浅利庆太版《哈姆...(详全文) | |
| 残留遗孤开起“饺子工房” | 10年07月1期 |
|
■ 本报记者 孙盈日本NPO法人“中国归国者.日中友好之会”6月18日为了筹集活动资金,在活动基地“中国残留孤儿之家”开始卖起了“残留孤儿”亲手包的饺子,并起名为“饺子工房”。该团体一贯向从中国返回日本“残留孤儿”提供生活援助。“残留孤儿”们吆喝著“欢迎您...(详全文) | |
| 日本电影周助阵上海世博 耿忠推动中日... | 10年07月1期 |
|
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由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日中友好电影节实行委员共同主办,第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日本电影周活动于2010年6月19日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的世博国际影城隆重闭幕。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张丕民、上海国际电影节...(详全文) | |
| 东瀛幽燕成“小邓丽君” | 10年07月1期 |
|
■ 本报记者 孙盈为纪念邓丽君逝世15周年,由香港演艺制作中心主办的首届“邓丽君歌曲大赛”6月12日在香港落下帷幕。数千名来自海内外的参赛者,经过初赛复赛选拔,最终有四十余位选手闯入决赛。旅日歌手潘幽燕最终以一曲《恋人们的神话》赢得冠军。6月13日,“邓丽...(详全文) | |
| 周剑生作品亮相意大利 | 10年06月4期 |
|
本报讯(记者 杜海玲)旅日华人摄影家周剑生是一位行走的诗人,从1994年起他就穷个人菲薄的资金,自豪地怀揣著中国护照开始走世界,拍摄世界遗产。16年里周剑生克服困难,足迹走遍五大洲94个国家,被称为拍摄世界遗产的“独行侠”。周剑生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资财...(详全文) | |
| 75岁中国老教授攻下东大博士学位 | 10年06月4期 |
|
本报讯(记者 李春雁)中国燕山大学75岁高龄的退休教授申光宪,近日荣获日本东京大学的工学博士学位。实现了老先生的心愿。据介绍,申光宪教授生于1935年3月,辽宁新宾县人。1951年,当“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响彻全国时,年仅16岁的他主动请缨赴朝。3年...(详全文) | |
| 日语并不只是日本人专有 | 10年06月4期 |
|
本报讯(记者 周宏)旅日新锐华人作家温又柔(30岁),以《好去好来歌》于2009年11月获得日本昴星(SUBARU)文学赏佳作奖。由此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作家。温又柔认为,日语并不只是日本人专有,她的存在就是证明。温又柔于1980年在中国台湾台北出生,1...(详全文) | |
| 冯学敏“西部文化之旅”摄影展助阵世博... | 10年06月4期 |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进入高潮之际,由上海市国际文化传播协会、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主办的《中国西部文化之旅——云贵川藏纪行》冯学敏摄影展,将于7月3日至11日在上海美术馆隆重举行。这是旅日华人摄影家冯学敏献给世博会的一份大礼,凝聚了海...(详全文) | |
| 在日华人眼中的菅直人总理 | 10年06月3期 |
|
■ 本报记者 张石《中文导报》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经常在各种记者会上向时任民主党代表等职的菅直人提问,也和他有过几次交谈,总的印象是: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生活上,菅直人和一个普通人一样,具有复杂的两面性,既“光和影”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他是一个最会...(详全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