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采风
共 3100 条新闻
邢彦获樱桃文学新人奖 | 09年01月1期 |
继杨逸获得芥川文学奖之后,又一位旅日华人女性获得了日本的文学大奖。来自北京的日籍华人女作家邢彦(35岁)凭借小说《熊猫的喃喃自语》获得了日本山形县樱桃电视台的第二届樱桃文学新人奖。邢彦1992年入读河北省某大学的日语专业,毕业后在河北从事援助外国留学生的工...(详全文) | |
世上最长寿京剧票房 “东京票房”庆祝... | 09年01月1期 |
你知道世界上历史最长的京剧票房在那儿吗?在日本的东京。六十年前的今天,以朱震球为首的中国驻日代表团爱好京剧的一些团员成立了“中国驻日代表团同仁平剧组”,以后为了搞演出,又吸收了不少团外人员,更名为“中华业余平剧团”(北京曾被称为“北平”,故京剧也曾被人称为...(详全文) | |
六成留学生期待日本国际化 | 09年01月1期 |
本报讯(记者 周宏)2009年日本迎来了政权交替,由于政权交替而认为“日本国际化步伐加速”的外国人留学生高达56.2%,竟然比日本人大学生的35.4%高出20.8个百分点,明确表明外国人留学生更加期待日本的国际化进程。2009年年底,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详全文) | |
立志会筑波大学举办就职演练 | 09年01月1期 |
本报讯(记者 李春雁)2009年12月13日立志会同筑波大学学友会共同举办了留学生就职支援讲座。蔡理事作了题为“日本就职活动实态和就职留学生的心得”的报告。立志会五十岚理事长主持了毕业生就职经验座谈会。世代继承活学社的多田老师还为大家讲解了面试模拟联系。受...(详全文) | |
在日推广高级粤菜30年 ——专访聘珍... | 09年12月4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日本广东料理名店聘珍楼的社长林康弘,最近当选“全球推广粤菜十大功勋人物”,成为在日华人的骄傲。事实上,聘珍楼不仅是日本中华料理的翘楚,也是粤菜圣地香港十大酒家之一,更成为闻名世界的高级广东料理品牌。聘珍楼获得的声誉和成就,自然离不开总...(详全文) | |
华人店长细说Leopalace | 09年12月4期 |
■ 本报记者 李春雁 日本大型连锁房屋租赁公司Leopalace,在很多留学生异国租房时伸出了援手,成为留学生在日生活的一个知心朋友。为此《中文导报》记者特别采访了该公司,听该公司新宿店海外课中心长董晓明细说了公司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方式等。董晓明介绍,Leo...(详全文) | |
在日华童获琵琶大奖 | 09年12月4期 |
■ 本报记者 孙盈 由香港国际艺坛主办的“国际首届中国乐器赛”12月13日在香港落下帷幕。年仅11岁的在日华人小学生叶樱,以一曲琵琶乐曲《渭水情》,荣获海外琵琶自选曲目金奖。小叶樱出生在日本京都,3岁起随父亲--旅日琵琶演奏家叶卫阳开始学习琵琶演奏。在父亲...(详全文) | |
北海道华侨华人和睦忘年会 | 09年12月4期 |
■ 本报特约撰稿 陶惠荣 12月11日晚,中国驻札幌总领事馆内张灯结彩,一派过年景象。在中日友人的参与下,北海道华侨华人联合会和睦忘年会兼留学生支援金赠呈式召开了。据了解,第七届理事会从今年五月改选以后,设立多项活动。为华侨华人举办教育讲座,为留学生举办支...(详全文) | |
黄教聪执著高格调友好交流 | 09年12月3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由日中文武国际艺术研究学会主办,以发明行魏书、行隶书等新书体为特色的旅日华人书家黄教聪,将于12月22日-27日在池袋东京艺术剧场展示室举办《黄教聪书道杰作展》。该展将展出楷书、行隶、隶书、草书、魏书、行魏书、行隶书、行草书、行楷书等约...(详全文) | |
留学生寮里故事多 | 09年12月3期 |
■ 本报记者 李春雁随著80年代初,新中国的留学生踏入日本的国门,至今30多年过去了,中国来日留学生队伍日渐壮大。据推测,截至到2009年底,中国赴日本的各类留学人员已近20万人,目前,在日本大学在学者8万余人,语言学校在学者3万余人,其中,自费留学人员占...(详全文) | |
归国遗孤中有个舞蹈家 ——访小野春子... | 09年12月3期 |
■ 本报记者 孙 盈许多归国遗孤们都知道,在日遗孤中有个舞蹈家——小野春子女士。今年69岁的小野女士曾是中国的一名专业舞蹈演员。来到日本后,为了丰富归国者们的老后生活,她自发组织舞蹈学习小组,义务教归国者们跳舞蹈。临近新年,许多首都圈各地的归国者忘年会、新...(详全文) | |
语言与交流的乖离 ——杨逸第四部作品... | 09年12月3期 |
本报讯(记者 张石)中国人芥川奖获奖作家杨逸的第四部作品《牛锅》问世。这是一部190页的长篇小说。主人公是21岁的留学生虹智。她从中国到日本时,住在与日本人结婚长达15年之久的姐姐家里,并在日本的私立大学读书。她在高级牛肉火锅店里打工,看见了种种人间的悲喜...(详全文) | |
在融合中创造 ——杨永琚的中国画 | 09年12月3期 |
■ 邵大箴杨永琚,自幼酷爱绘画,刻苦自学,曾师从王雪涛先生,从花鸟入手,后亦作人物、山水,用笔洒脱明快,灵活生动,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著有《仕女图选》、《写意牡丹》等书出版,说明他在中国画领域涉猎广泛,取得成绩。“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近...(详全文) | |
黄教奇东瀛二十年 | 09年12月3期 |
■ 耿忠平金秋是忙碌的,也是享受丰收喜悦的季节,这对书法篆刻家黄教奇来说感受尤为明显。刚从日本飞赴北京,参加由中国篆刻艺术研究院举办的《江山如画篆刻展》系列活动,又匆匆飞抵杭州中国印学博物馆,现身由西泠印社举办的《东瀛归来——留日二十周年黄教奇书法篆刻汇报...(详全文) | |
榜书大师张百成东瀛“省亲” | 09年12月2期 |
■ 本报记者 周宏12月12日,象征2009年日本世态的汉字活动将继续在京都市清水寺举行。该活动今年是第15次举办。去年当选的汉字是“变”字,当时清水寺的贯主森清范用一支特大的毛笔在长1.5米、宽1.3米的日本宣纸上挥毫书写了“变”字。这种超过1米以上的汉...(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