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特写
共 1118 条新闻
华人在日年金生活忧患录 | 07年01月4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张石 李春雁 随著残留孤儿对日本政府诉讼的全面展开,随著神户高裁对残孤胜诉的判决,残孤们的生活也得以进入主流媒体的视线,从而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由于战争已过去60多年了,历经磨难回到日本生活的残留孤儿们,也都进入了耄耋老年,他们的生...(详全文) | |
孩子回国也有无根的感觉 | 07年01月3期 |
■ 本报记者 李春雁无根的感觉,一般第一代移民来到异国打拼,生活中往往会产生母国文化与所在国文化的冲突,对异文化有一种隔阂一种疏远,自身往往会产生一种远离乡土漂泊在外的空虚感,有一种无根的感觉。对于在日华人来说,尽管许多人来日生活多年,已习惯了在日生活,但...(详全文) | |
华人女性涉及三大案震惊日本 水泥铸尸... | 07年01月2期 |
本报讯(记者 张石)1月10日,东京地方法院以欺诈罪等,对中国四川出身、自称作家的华人金田洋子(40岁)和她的同居者、日本人近藤顺一(64岁)进行起诉,他们二人在今年10月13日,一起去东京新宿区的一家银行,冒充原东京都职员前岛忠夫,用前岛的印章和存折取出...(详全文) | |
过年有钱怎么花? ——在日华人家庭新... | 07年01月1期 |
■ 本报记者 孙盈 新年是普通家庭一年中消费最集中、家庭支出最大的时候。忙碌了一年好不容易盼到新年长假,给家人做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年底大扫除拣出不用的物品旧的去新的来,带上礼品到平日没空走动的亲朋家去拜个年。还有满大街的大小商场名目繁多的新年大优惠、...(详全文) | |
2006年在日华人十大新闻 | 06年12月4期 |
■ 本报编辑部 2006年,在日华人社会虽然没有发生惊天动地的质的飞跃,但仍然呈现稳中求变,在积累中保持上升的态势:一方面,华人主流融入日本社会,并在政治、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改善中日关系方面贡献了力量;另一方面,以留学生、研修...(详全文) | |
华人回国投资: 理想撞击现实 | 06年12月3期 |
■ 本报记者 李春雁一年一度在广州举办的“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12月24日-30日又将召开,与往届不同的是,在此届留交会上,由中国教育部主办的“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的入围项目将是会议的主角。“春晖杯”留学人员创业大赛的入围项目将在交流会...(详全文) | |
日本愧对你们 残留孤儿 用生命承载... | 06年12月2期 |
■ 本报专题报道组没有参加过战争,但战争的阴影却伴随了一生;被祖国抛弃,却要为祖国的罪行而饱受谴责;被被害国善良的人民养大,历尽千辛万苦回到日本,却要承受语言不通、生活文化差异巨大带来的精神孤独和生活保护金微薄带来的物质贫乏的生活,甚至还要忍受来自国人、...(详全文) | |
在日华人的好运梦 | 06年12月1期 |
■ 本报记者 孙 辉 日本,最抢镜的恐怕不是富士山白色的山顶,而是红绿眩目“扒金宫”的霓虹。日本博彩业无处不在,日本政府就曾用“国营赌博”,例如赛马、彩票、赛车、赛船等,来挽救战后财政危机。其中买彩票是典型的以赌博的方式为“社会造福”的例子。来到日本,从繁...(详全文) | |
华人网络买卖充满冒险与刺激 | 06年11月4期 |
■ 本报记者 张 石 目前,中国人是世界上上网人数最多的民族,约有1亿3400万网民,加上海外华人的网民,应超过1亿5千万,而在日华人,也有一个相当庞大的上网族,日本KDDI综合研究所与“多文化共生中心东京21”联手,于2004年12月发表了一份题为《在日...(详全文) | |
华人办理手机沟通无障碍 SoftBa... | 06年11月4期 |
本报讯(记者 孙辉)11月22日,面向在日华人客户群体的手机服务专柜SoftBank Stage在大阪上海新天地隆重开业。当地华人奔走相告,传递这一喜讯。在大阪及其周边居住的在日华人蜂拥而至,纷纷在大阪上海新天地申请成为SoftBank的新用户。10月24...(详全文) | |
当华人家长需要面对欺侮 | 06年11月3期 |
■ 本报记者 杜海玲早上不肯上学的孩子清晨7点半,林淑华催促13岁的儿子小宏快去上学,虽然她叫了儿子很多遍,但儿子就是不从被窝里出来。“我肚子疼。”小宏嘟囔著转过身去,根本没有要起来的意思。这是10月初,天气还没有凉得让人不愿起床。从9月开学起,小宏已经有...(详全文) | |
日本中华年开锣 | 06年11月2期 |
■ 本报记者 孙盈11月9日晚,在横滨国立剧场举行的“2007日本中华年”开幕式晚会上,星光璀璨,花絮趣事不断。身穿大红色低领无袖长款晚礼服的主持人朱迅格外抢眼,拖地的长裙不仅衬托出了朱迅的优雅端庄,而且喜庆的红色让人眼前一亮,给许多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详全文) | |
九九归一 2007日本中华年盛大开... | 06年11月2期 |
本报讯(记者杜海玲 孙盈)11月9日晚,第九届世界华商大会暨2007年日本中华年正式揭幕,在横滨国立大剧场举行的中华年开幕式纪念音乐会吸引了众多目光。中华年.华商会组织委员会主席黄耀庭、中国驻日本特命全权大使王毅、众议院议员铃木恒夫、横滨市长中田宏等嘉宾在...(详全文) | |
软银手机让华人有话就说 | 06年11月1期 |
■本报记者 孙辉 10月24日,是酝酿已两年多的“手机保号体系”(Mobile Number Portability)在日本正式实施的第一天。 软银是行动最迅速的一家。就在手机保号体系实施的前一天,10月23日,软银社长孙正义率先宣布推出“手机保号...(详全文) | |
外国人研修制度百孔千疮 万名研修生实... | 06年10月4期 |
本报讯(记者 张石)据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透露,从2001年到2006年6月为止,从研修的企业出走失踪的的外国研修生和实习生达9499人,但法务省官员透露:这仅仅是各地的研修部门报上来的数字。 如果把没有向法务省通报的数字也算入其中,失踪的外国研修...(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