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特写
共 1118 条新闻
横跨中日的华人经营大手笔 | 09年05月1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张石一过去几年里,在日华人张春华与拥有100亿日元资金的日本中小企业私募基金——株式会社JBF Partner's合作,对拥有65年生产史、却陷入民事再生困境的日本包装机械生产厂商“田边机械”,实施了收购和再生。整个收购过程从2004年...(详全文) | |
共同学习:与中国门生共创世界标准 | 09年04月4期 |
在北京市中心的人民大会堂的隔壁,是在金光中闪耀的巨蛋。这是2007年建成的国家大剧院。 6000平方米的玻璃屋顶,涂上了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江雷教授(44岁)开发的光触媒材料(见键词)。这种材料对太阳光的紫外线和可见光作出反应,可以使脏东西浮出。...(详全文) | |
最尖端研究领域带头人 | 09年04月4期 |
位于茨城県筑波市中心的独立行政法人物质.材料研究机构(物材机构)是文部科学省选定的国内5个“世界最高水平研究据点”之一。今年3月,在这里诞生了“下一代太阳电池中心”。这里的领头人是在日华人韩礼元先生(52岁)。 韩先生被称为下一代太阳电池的色素敏...(详全文) | |
活用经验:研究公害对策传播水俣的经验 | 09年04月4期 |
农田的土变黑了,泛著肮脏泡沫的小河流在其间。刘晓洁(48岁)似乎无法用语言表达她的心情,只是说∶“无法想像。”那是2002年,她作为国立水俣病综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水研,位于熊本县水俣市)的主任研究员,访问中国贵州省贵阳市农村时的事情。 在这个...(详全文) | |
守卫生命:日本地方医生奇缺中国医生来... | 09年04月4期 |
在岩手医科大学附属病院(盛冈市)妇产科,刘川医生(35岁)抚摸著一名出生刚刚6天、体重为3160克的男婴的脚底。男婴看来好像是因为酥痒而张开了脚趾。确认了新生儿的条件反射没有异常,刘川医生用日语说道:“从今天开始就可以回家啦。”随后办理了出院手续。 ...(详全文) | |
离开“创业者村”以后的日子 | 09年04月3期 |
本报记者 周宏 一组关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在全世界为20%,在中国成功率为10%。那么在日本成功率为多少,令人关注。在日本企业就职的中国人,10人中有8人有创业志向。中国改革开放后来日的中国人,到2008年已达6...(详全文) | |
华人积极购房追求高档 | 09年04月2期 |
不景气之下更有机会 华人积极购房追求高档■本报记者 李春雁 孙盈 周宏 张石日本政府宣布,从4月1日起开设面对定居外国人的网站,该网站除提供教育、雇佣、福利、住宅的生活信息外,还提供入境、临时居住手续等信息。此网站用英语、日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开设,但是...(详全文) | |
挡不住的留日文物回归潮 | 09年04月1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张石 孙盈 今年2月,中国圆明圆铜质兽首在法国巴黎被强行拍卖以及最终流拍事件,再次激起了世人对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关注。不过有专家指出,虽然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均以收藏中国文物著称,但中国流失海外文物,无论...(详全文) | |
华人社会发展出现“阵痛” | 09年03月4期 |
华人社会发展出现“阵痛” ——金融危机下矛盾纠纷凸显本报记者 李春雁自2008年下半年华尔街金融飓风横扫全球,日本经济形势也每况愈下,在经济惨淡的大背景下,企业裁员、倒闭、各种经济纠纷时有发生,影响遍及整个社会。作为日本社会的边缘群体——外国人更是企业裁员...(详全文) | |
升学考试 挑战名校 | 09年03月3期 |
晓星国际高中位于千叶县木更津市的深山里。来自中国大连的高二学生刘诗琦平时住校,在她宿舍的书桌上贴著一张纸条,上书“坚持”两个大字。她说,每当学习感觉疲劳时,只要看到这两个字,她就会重新打起精神继续埋头于参考书,她的奋斗目标是考入国立大学医学部。 晓星...(详全文) | |
制胜法宝:人生就是竞争 | 09年03月3期 |
全面实行精英教育 2月3日,位于东京都荒川区、号称“超级难关校”的名校开成中学张榜发布入学考试合格名单。中国上海出身的沈中元(41岁)在写著合格者号码的合格榜前,为12岁的长子和妻子拍下了一张纪念照(中里友纪摄影)。对于儿子考试合格,他一点儿也...(详全文) | |
引进吸收:留学生弥补大学人才不足 | 09年03月3期 |
2月下旬,记者走访了中国江苏省的一所重点高中——苏州中学高中部。因为正值日本学校放春假,记者见到了十几名正在日本大学就读、目前回中国探亲的毕业生。他们全部是早稻田大学国际教养学部的在校学生。 “设备非常好,和中国的大学相比,氛围非常自由,就是学习...(详全文) | |
涌入:夜间中学的学生急增 还没习惯就... | 09年03月3期 |
2月末,记者来到位于东京都江户川区的区立小松川2中的夜间班,看了一下三年级的数学课:来上课的6名学生当中,有5名学生是中国人。 “从口袋里取出2个球时,2个球都是蓝色球的概率是多少?请听好日语,意思听懂了吗?” 老师简明易懂地说明问题后,学...(详全文) | |
我在日本当“人民公仆” | 09年03月2期 |
我在日本当“人民公仆” ——日本华人公务员写生 ■本报记者 孙 盈 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业绩迅速恶化的日本各公司为削减开支纷纷裁员以求自保,许多原本工作就不稳定的派遣社员收到了公司下发的“驱逐令”,此时工作、收...(详全文) | |
80后眼中的日本官厅 ——从观光厅“... | 09年03月1期 |
■ 本报记者 周宏 “80后”是一代人的特殊标记,曾是懵懂少年的代名词。昔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第一代独生子女,转眼间已逐渐成长起来。现在留日学子的主角已经逐渐转变为“80后”了。年仅21岁的中国女留学生茹婧,更是幸运地“走进”日本政府官厅,成为首位体验日...(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