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特写
共 1118 条新闻
发展的阴影追问差距 | 09年06月4期 |
天安门事件以后,中国社会完成了经济发展。但也有人经历了天安门事件后追究中国的“差距问题”。 家住茨城县的记者班忠义(50岁),1989年在东京留学时参加了民主化示威游行。从2004年开始,班忠义在云南省丽江市生活了约3年,访问了地处山间的贫困家庭。 ...(详全文) | |
后继:以天安门事件为象征 继续寻求民... | 09年06月4期 |
6月4日,是天安门事件20周年,那天晚上,在东京池袋的剧场会议室里举行的集会汇集了100多人。经过20年逐渐凋零的民主化运动在这一天却出现了几张新面孔。 来自上海的人权活动家冯正虎(54岁)就是其中的新面孔之一。坐在话筒前,冯正虎说:“20年前如果接...(详全文) | |
网站自我限定所载文章 | 09年06月4期 |
天安门事件18年后的2007年6月4日,在日本的华人知识分子集会的网站“东洋镜”上刊载了一篇文章“我与六四”。 文中说:“不想说,但忍耐不住,还是要说。因为我目击了历史。” 从父亲那里听到了胡耀邦原总书记去世的消息,在胡耀邦的家里见到他的儿子胡德平...(详全文) | |
束缚:更新护照须交检讨书 | 09年06月4期 |
“日本应该是提倡民主和自由的地方,但是不能保护我。有这种感觉的原留学生不只我一个。” 1989年天安门事件时,在大阪大学大学院研究社会学的46岁的赵京先生言词里透著气愤。 作为中国政府的公派留学生的赵先生,担任天安门事件后成立的民主化组织的关西地区...(详全文) | |
今天 你“婚活”了吗 | 09年06月3期 |
■本报记者 杜海玲人民公园海外相亲角出差到上海的陈先生又在早上来到了人民公园。那里有一个相亲角,曾被国内媒体广泛报道过。而相亲角里,新近还出现了“海外角”,分为“美国”、“日本”等地。陈先生的女儿丽晓,东京大学、大学院毕业后,进入日本的研究机构工作...(详全文) | |
华人东大生破艰冰成功就职 | 09年06月2期 |
■本报记者 张石 李春雁 由于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和由此引发的大幅度经济滑坡,2010年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显得特别严峻,具有“亚洲第一学府”的东京大学的毕业生也失去了以往“热门、抢手”的有利局面,同样面临著就职冰河期,但是东京大学的华人毕业生逆流而上,充...(详全文) | |
80后华人创业的光与影 | 09年06月1期 |
■本报记者 李春雁 孙辉随著华人中年轻一代创业者在日本成长壮大,他们的故事精彩纷呈,创业的艰辛、成功的喜悦、奋斗的甘苦、失败的辛酸都颇为引人关注,耐人寻味。为此《中文导报》特别采访了几位年轻的创业者,以飨读者。一、逆境中奋起的创业者衡德凯2006年开始开公...(详全文) | |
在日华人副业创收忙 | 09年05月4期 |
■本报记者 杜海玲 孙盈 李春雁金融危机造成许多日本企业待遇大不如前,因此一些企业开始采取容忍社员从事副业的方式以弥补因减产等工作时间减少造成的收入下降。共同社日前对日本24家大型制造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日产汽车及富士通等10家大企业允许员工从事副业。...(详全文) | |
第二职业合理合法吗?——辩护士法人傾... | 09年05月4期 |
针对从事第二职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主要工作以外的副业的问题,日本法律明文规定,不管领取不领取报酬,公务员都不得在本职工作外,兼职其他公司或自营业等工作。公务员以外的人没有明文规定,但在日本很多大企业在员工规章中又有条款规定员工不得兼职其他工作,违者会受到开...(详全文) | |
川震一周年 四川大纪行 | 09年05月3期 |
灾区最需要的是宁静 ■ 本报特派记者 周宏 四川现地报道 “5.12”一周年了。过去的一年里,汶川大地震就像是一个方程式,等号左边是逝去的生命,等号右边则是对生命无常的哀叹。一年过去了,但这道方程式远未到给出答案的时候,我们能做...(详全文) | |
地震一周年 华人援四川 | 09年05月2期 |
■《中文导报》编辑部 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为了表达日本民众对灾区人民的关心,进一步支援灾区的重建和复兴,日本友人浅田义信、森本英夫等组织成立了“支援四川大地震灾区复兴义演音乐会实行委员会”,并于4月18日下午在大阪成功举办了以“希望与激励...(详全文) | |
研修实态:农业依靠习实生 | 09年05月2期 |
“这个太大了,可不行!”中国人女性实习生刘红(31岁,假名)摘除了超过30厘米长的菠菜叶。因为叶子太大就不符合规格,卖不出好价钱。这是来日本的第三个年头,她已经非常适应日本严格的农产品品质管理要求了。 4月,记者在东日本的农家,和4名中国人研修....(详全文) | |
相邻而居:日中商店混杂存在 探索寻求... | 09年05月2期 |
东京,池袋。“永安日本自动车学校”,坐落在距离车站步行5分钟的杂居大楼内。周末,居住在关东一带的华人为了考取驾驶执照而来此学习。老师用中文讲解日语教材,学生们不停地记著笔记。 与日本人结婚、去年取得日本国籍的前田美幸女士今年46岁。她来自中国辽宁...(详全文) | |
为招揽中国客人作中介人 | 09年05月2期 |
林志行是来日32年的台湾人。“住一晚多少钱?”“能提供高档的素食料理吗?”林社长在各处设施提出了详细的质询。 这次活动的安排负责人、群马县观光物产课的田谷昌也课长助理说,“九成中国人游客是第一次来到日本,几乎大部分都在大阪、京都、富士山、东京等地...(详全文) | |
招揽接待:在温泉旅馆弥补 年轻女服务... | 09年05月2期 |
拉开大饭厅的幕帐,身著黄色工作服的中国人女研修生张晓(20岁)脸带纯真的笑容迎了出来:“早上好。晚上睡得好吗?习惯吗?” 3月末,山梨县石和温泉旅馆“樵夫”。客人一出现在吃早餐的大饭厅,张晓就会热情地寒暄打招呼,为他们送上白米饭和酱汤。“再来一份...(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