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特写
共 1112 条新闻
把握时机:日本消沉时 不动产购买日 | 09年12月2期 |
日本消沉于经济不景气和通缩的时候,华人则在积蓄经济实力,投资不动产和企业。在日本企业工作的华人也在增加。第8部“经济新景”,将传达在日华人激增所带来的新的经济波浪。财富膨胀 投资日本在背靠冠雪的富士山的山坡斜面上,电钻声回响。一幢6层楼、合计1万2000平...(详全文) | |
中国富裕层遭遇签证之“壁” | 09年12月2期 |
中国大陆的富裕阶层已经开始对日本的房地产行业产生兴趣,但是却处处碰“壁”。7月,日本的房地产中介商,带著东京都心地区的土地及房屋共36件房地产资料,到从事房地产交易等的中国国营交易所“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进行交易。以涩谷区惠比寿的15亿日元土地为首,向正处...(详全文) | |
融入:进入当地圈子 取得核心情报 | 09年12月2期 |
罗森大量录用外国人原本是为了与不断增多的在店铺做临时工作的外国人进行沟通。但是如今,这已经成为企业活力的源泉之一。新浪刚史社长表示:“为了将来扩展海外事业,希望避开日本社员那样的封闭式思维。有多样性想法和背景的社员本身就是公司的财富。”随著中国事业的不断扩...(详全文) | |
面向欧美和祖国 留日人才缺乏 | 09年12月2期 |
外国人社员的作用在增大,与此相对,怎样寻找合适的人才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10月末,Panasonic集团在东京和大阪召开了面向外国人的就职讲习会。这是今年第三次召开此类讲习会。通过了书面审查后约有80人参加,其中最多的是中国留学生,每回都占参加人数的7至8...(详全文) | |
逐步成为日本企业的主力 | 09年12月2期 |
大型连锁便利店罗森10月在东京举行了入社半年后的社员研修。在中部国际机场店工作,来自中国大连的王妍(26岁)流利地用日语指出贩卖中出现的问题。“在顾客多的时候,收银台前的顾客长队会挡住货架,从而丧失售货的机会。”坐在一旁的同期入社的三代大地赞叹地说;“大概...(详全文) | |
IT严冬到来冷暖华企先知 | 09年12月1期 |
■本报记者 李春雁 在日本华人企业最为集中的行业,当属餐饮业。而位居第二的就是近年来兴起的IT业了。2009年对于IT业界来说,可谓月月下滑,步步探底,大环境颇为艰难。在此困境中,作为IT企业界的小字辈,众多的华人中小企业来说,更是步履维艰。在20...(详全文) | |
日本华商融入世界显身手 | 09年11月4期 |
日本华商融入世界显身手第十届世界华商大会菲律宾马尼拉开幕 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被誉为“全球华商顶级盛筵”的第十届世界华商大会,由菲律宾菲华商联总会主办,于11月19日至22日在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11月20日上午,本届大会开幕。菲律宾总统阿罗约、...(详全文) | |
失去工作以后的日子 | 09年11月3期 |
■《中文导报》编辑部 2008年经济危机蔓延全球,日本的经济也陷入萧条,失业率暴涨。在日本生活工作的在日华人也不得不在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随波逐流,经受失业和下岗的冲击。《中文导报》编辑部特别采访了几位已经失业或面临失业的华人,讲述华人在失业威胁下的生...(详全文) | |
神州数码入主SJI的双赢前景 | 09年11月3期 |
神州数码控投日本上市企业SJI 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 孙辉)11月4日傍晚,中国IT服务龙头企业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00861.HK,下称神州数码)与日本华人上市企业株式会社SJI(2315. JASDAQ,下称SJI)在东京新大谷饭店举行新闻发布会。...(详全文) | |
华人黑社会在联手 | 09年11月1期 |
照片说明∶在繁华街闲谈的暴力团组员(左面)和担任“Dragon”的咨询委员角色的来自中国的男性。他们正在谈街的景气和警察取缔的话题=8月,东京都内,绪方摄 Ⓒ朝日新闻“我会被杀掉”,一名男子(36岁)横了横心。那一年的秋天,午夜12点过后,东京郊外即将关门...(详全文) | |
与犯罪一起变化的集团 | 09年11月1期 |
警察注意防范的中国人的“犯罪集团”有2种。以同乡聚在一起组成的福建、上海、东北等地团伙,和在80年代后半相继结成的“Dragon”。由同乡组成的团伙被称为黑帮。在90年代初开始,在东京新宿的歌舞伎町相继发生的杀人强盗事件,让他们的存在明朗起来。他们间大...(详全文) | |
在外国人刑法犯中最多 | 09年11月1期 |
“可能是中国人吧,想到这点就打110”。写著这个内容的宣传单是2000年警视厅制作的。当时用特殊的工具撬门别锁,悄悄地进入室内盗窃的案件相继发生,因为很多案件是中国人罪犯所为,这个传单的目的是唤起居民的注意,但是受到语义表达不妥当的指责,这个传单立即就...(详全文) | |
潜入现场:伪装结婚“不是犯罪”亲权认... | 09年11月1期 |
在东京JR山手线沿线的一家餐厅里,女店员和男店长搭话。两人都是20多岁中国人。“表妹想来日本。你能和这个孩子结婚吗?”她说:如果顺利的话,将支付给店长320万日元。 这是伪装结婚的劝诱。另外的中国人也和这位店长提过这个话题。“报酬是按行情给。这也不是...(详全文) | |
为女儿赚取学费而卖春 | 09年11月1期 |
在取得日本人配偶者资格的中国人女性中,有些人在夜晚的街道上招引客人。记者在各处漫步考察时,发现这些人的数量超出了想象。 今年38岁的由美出身北京,她经常站在东京郊外的某JR车站前的繁华街内。每天从晚上8点到翌日凌晨4点半,她都在寻找买春的客人。每获得...(详全文) | |
支撑犯罪的“基盘” | 09年11月1期 |
伪装结婚,因为可以使非法入境和非法滞在成为可能,使得在日活动变得更加容易,所以和伪造护照等一样,被视为支撑犯罪的“基盘”。但是,此类事件的头绪很难找到,对于是否伪装结婚更难以分辨,许多搜查都中途搁浅了,不了了之。 据警察厅公布,在开始统计的2007年...(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