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特写
共 1118 条新闻
| 颜 安: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 | 11年08月4期 |
|
舞者•商者•仁者中文导报讯 记者 杨文凯一、宜宾少年改变命运永不放弃二、总政战士成为全军顶尖舞者三、留学日本寻找第二人生舞台四、沟通中日成就演艺交流事业五、发起创建商会承担社会责任六、组织开发贡献绿色轨道交通迄今为止,在旅日华人社会的重...(详全文) | |
| 华人暑期脱核行∶暂离只为坚守 | 11年08月3期 |
|
《中文导报》综合报道组最近,日本对核事故的处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已经泄漏出的核物质对环境的影响还是深刻的,污染牛肉在市场的大量流通,更增加了人们对日本政府的一些“安全”说词的怀疑。离开震灾发生已经5个月了,在日华人们虽不像地震和核事故刚刚发生时那样纷纷...(详全文) | |
| 动车追尾引叹息 在日华人促深思 | 11年08月2期 |
|
中文导报讯 记者 杨文凯 杜海玲7月23日发生惨烈追尾事故的甬温高速动车,却在两天后神奇地恢复通车。事发已经一周了,风还在吹,泪还在飘,死者已经无言,伤者还在呻吟,匆匆出炉的事故调查报告依然漏洞百出,但高速动车载着客人又前赴后继地上路了。对此,日本的专家和...(详全文) | |
| 新小岩惨案∶华人惊魂日本式自杀 | 11年07月4期 |
|
■ 《中文导报》专题报道组 夏日炎炎,酷暑难当。3.11东日本大地震之后4个月,日本迎来了全民节电战高温的严峻时期。灾区尚未安置停当、经济恢复难有起色,日常生活中烦恼频出,再加上高温酷暑的叠加作用,加深了人们的心理烦躁和苦闷。最近一周,东京都的公共交通频繁...(详全文) | |
| 地震改变了心情也改变着人生 | 11年07月3期 |
|
■ 本报专题报道组 311东日本大地震已经发生4个月了。虽然其后出现的核泄漏,特别是日本政局混乱闹剧频出的人祸加深了灾难的级数,但即使是史无前例的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本身已足以改变很多人的人生命运和生命轨迹。与经历了大灾大难的日本社会一样,在日华人的生存观...(详全文) | |
| 早餐的记忆 乡愁的味道 | 11年07月2期 |
|
■《中文导报》报道组每个人心里都有乡愁的滋味。中华点心过去只能在横滨中华街吃到,但是很多都是面向日本人的,而且是经过了“日本式”改良的食品。我们回国,都向往那些家乡的味道,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早餐的记忆。终于,在日本,随著旅日华人...(详全文) | |
| 苏宁增资控股 Laox进军中国 | 11年07月1期 |
|
中文导报讯 继6月19日苏宁电器集团发表未来十年发展战略之后,6月28日,苏宁集团与Laox株式会社又在南京召开记者发布会,宣布大手笔增资计划。与此同时,Laox宣布正式进军中国内地市场,规划5年内开设100家Laox生活广场。记者发布会于6月28日下午在...(详全文) | |
| 日本对中推出三年多次签证刺激旅游 | 11年06月4期 |
|
《中文导报》编辑部中国客青睐冲绳游给予希望据冲绳县文化观光体育部观光政策课6月15日发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受大地震及福岛核事故影响,5月访问冲绳县的外国游客数量仅为2万4000人,比上年同期减少21.6%,连续6个月下降。不过,中国游客为2700人,比去...(详全文) | |
| 震后百日:我们的日子怎么过 | 11年06月3期 |
|
《中文导报》编辑部日本发生311特大地震灾害将近百日。在灾后最艰难的日子里,身在东北重灾区的华侨华人与日本民众一起经历冲击、感受惊恐;更一起面对困苦、重建家园。震后百日,不是一段漫长的日子,却是最艰苦的时期。虽然灾区的重建正在慢慢走上轨道,但要恢复到震前的...(详全文) | |
| 地震触发华人家庭核裂变 | 11年06月2期 |
|
■ 本报记者 杜海玲 孙辉311地震,福岛核泄漏,使得华人的家庭关系也发生了核内变。有的是患难见真情,感到相守的幸福,“要死就一起死”是很多相濡以沫家庭的共识。也有家庭应证了“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详全文) | |
| 灾后华人子女教育的苦恼 | 11年06月2期 |
|
■ 本报记者 张石在震灾和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有许多华人首先把子女送回了国。一些华人说:就是自己在日本坚持下去,孩子也要送到安全的地方。因此他们在第一时间就把孩子送了回去。有的华人在国内观望一段时间后,就让孩子在当地的学校入学,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有很多...(详全文) | |
| 中田庆雄:日中贸易守望第一人 | 11年06月1期 |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编者按: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11日发布讣告称,该协会副会长中田庆雄于5月1日因病医治无效在东京逝世。该协会于5月30日在东京举行中田庆雄追思会。中田庆雄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生前对中国进行了382次访问,长期致力于发展中日友好关系,为推动...(详全文) | |
| 震后首个中国旅行团光顾东京 | 11年05月4期 |
|
本报讯(记者 周宏)因3.11东日本大地震而一度降温的日中两国交流开始走向复苏。温家宝总理在访日期间表示,中国政府将尽快恢复和扩大中国游客来日旅游。时隔两个月后,首个从中国大陆赴东京等关东地区的旅行团,于5月20日在中国辽宁省沈阳市举行了出发仪式。当天下午...(详全文) | |
| 华人与日本:去留两依依 | 11年05月3期 |
|
——大地震引发华人去留问题持续发酵■ 本报专题报道组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已经过去两个月,但福岛核污染危机还没有结束,不少华人还在去留之间徘徊。《中文导报》专题报道组对不同阶层的旅日华侨华人进行了深入采访,就他们的去留心态展开报道。一、 ...(详全文) | |
| 中华总商会赈灾行赴气仙沼送温暖 | 11年05月1期 |
|
中文导报讯 记者 杜海玲 孙辉 向着气仙沼出发4月19日,午夜0点,在东京都文京区的中华料理店海外天的店堂里,有18名华人聚集。10分钟后,一台大巴士抵达,众人到门外,在巴士前展成队列,将一箱箱的八宝粥、食品和大型的中华炒锅等用具搬上巴士,然后鱼贯...(详全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