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特写
共 1118 条新闻
| 灾区三年始终牵动华人的心(组图) | 14年03月2期 |
|
《中文导报》专题报道组东日本大地震已经过去三年,那一片废墟,正在建起新的家园;悲痛的心灵,正生长着新的希望。在这三年中,在日华人,特别是生活在灾区的华人,与日本朋友共度艰难,互相支撑,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他们有的已下决心永远生活在受过震灾的东北,也有许多住...(详全文) | |
| 华人家长的焦虑:手机依存症 | 14年03月1期 |
|
《中文导报》专题报道组目前网络与智能手机完全进入我们的生活,并且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作、学习、交际及娱乐的工具, 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与乐趣,但是过度使用这个工具,就会形成一种社会性的病态--智能手机网络依存症,尤其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详全文) | |
| 躲不过的难关:在日华人的税生活 | 14年02月4期 |
|
《中文导报》专题报道组在任何国家, 依法纳税,都是公民的义务,在日华人也是如此,在享受日本福利的同时,也必须缴纳税金。 随着在日华人的生活稳定与富足,所缴纳的税金也越来越多, 最近一些华人去日本的税务所进行“确定申告”,却被课以想像不到的高税,遭遇“高税压...(详全文) | |
| 高考升学:华人家长迎来砸钱季节(图) | 14年02月3期 |
|
《中文导报》专题报道组每年的考学季节,不仅是考生勤奋学习备考的时期,也是家长增加了经济负担的季节,或者直说是华人家长砸钱的时刻到了。其实,在考学以前,绝大多数家长已经为日本各私塾做了贡献,因为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为考学而入读私塾已是常态。如今学...(详全文) | |
| 春节访日中国客“爆买日本”(组图) | 14年02月2期 |
|
《中文导报》专题报道组尽管中日政治关系依然非常严峻,但是从去年9月开始,中国人访日观光客开始同比回升,9月份访日人数达156201人,同比增长28.4%;10月份为121555人,同比增加74%;11月份为101900人,同比增长96%;12月为96700...(详全文) | |
| 华人感言:有老人在身边真好(图) | 14年02月1期 |
|
《中文导报》专题报道组最近,有许多华人在日本成家立业,事业有成,但往往是顾了事业顾不了家庭,还时常惦记着远在中国的父母,而有许多中国老人,来到日本和子女团圆,但是他们不只是来养老,而是在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帮助子女照顾下一代,为子女解决后顾之忧,许多...(详全文) | |
| 在日华人遭电信欺诈网络惊魂(图) | 14年01月3期 |
|
《中文导报》专题报道组据日本国民生活中心统计,从2012年4月到2013年1月,与智能手机相关的被害案件,全国范围内共有1万3396件。这和2011年度的98件相比,猛增140倍。据日本警方数据,去年1月到11月间,电信诈骗受害额达到425亿日元,是10年...(详全文) | |
| 东京都知事选牵动中日神经(图) | 14年01月2期 |
|
《中文导报》专题报道组2月9日, 将举行东京都知事选举,这场选举成了日本各种政治势力角逐的“战场”。东京都作为日本的首都、国际性大都市,其知事选不仅对日本国内的政治与经济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也会对日本的国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东京都和北京市一直是友好城...(详全文) | |
| 2013在日华人十大新闻(全文) | 14年01月1期 |
|
《中文导报》编辑部1、中国留学生严俊勇救落水儿童,谱写了民间友情和人性赞歌,获颁“红绶褒章”。2、日本新老侨团承前启后大换届,以同乡会、校友会为纽带的新兴社团集群方兴未艾。3、在日中国人同比微增0.06%,意味着华人社会结束高速增长...(详全文) | |
| 导报年终特稿:在日华商的2013(图... | 13年12月4期 |
|
中文导报 记者 孙辉在冬寒料峭中,转眼又到了岁末。回望过去一年,在日华商亮点颇多、遗憾并存。大中型企业稳步发展、积累有加,在华投产、深化合作等关键词成为热点话题;而创业初始的华商及部分中小企业被政治及经济形势左右,一些行业经营状况起伏不定,中日关系、日元...(详全文) | |
| 安倍经济学:中小华企难受惠(图) | 13年12月3期 |
|
《中文导报》专题报道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力推“安倍经济学”,带领大型日企翻身,却给中小企带来灾难。而华人企业大多数为中小企业,加上日益严峻的中日关系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有许多华人经营者叹息:如果这样下去经营真是难以为继。&ldquo...(详全文) | |
| 在日华人拒绝“啃老族”(图) | 13年12月2期 |
|
《中文导报》专题报道组最近,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了全国领取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无论从日本总人口中领取低保的比例来看,还是从在日人数排前几位的外国人族群来看,中国人领取低保的比例都是最低的。从统计数字看,在日中国人可算一个自立性较强的族群,他们对低保的依赖性很...(详全文) | |
| 在日华人二代留学第三国成就英才(图) | 13年12月1期 |
|
《中文导报》专题报道组在日华人子女来到日本,在一种异文化的环境中成长,得天独厚具有两种语言的天赐和熟悉两种文化的教养。不过,更有许多在日华人身在国际化的历史大潮中,深感对世界各种文化与语言的兼收并蓄的人是新时代所急需的复合型人才。他们目光远大,勇于克服感情...(详全文) | |
| 慧眼识珠:在日华人的收藏情怀(图) | 13年11月4期 |
|
中文导报讯 记者 杨文凯、张石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文化交流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交流史中,中国的美术品、工艺品等源源不断流入日本,对日本的文化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日本的工艺品等也远销中国,日本刀、日本扇子和和纸等深受古代中国人的欢迎。日本是最精心保护...(详全文) | |
| 日本百岁老人与中国留学生忘年挚交(下... | 13年11月3期 |
|
八木谷老人1934年参加工作,任小学老师。当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队思想介入到日本教育界,21岁的八木谷一度对教育的本质产生疑惑,辞职考入女子师范学院学习。1938年,她被派到北京的日本人小学教书。在北京的两年,年轻的八木谷老人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战争...(详全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