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视点
共 1218 条新闻
入世五周年看中国经济现状 ——吴家煌... | 06年12月1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编者按:由中国国务院侨办等主办的“第二届海外华文传媒高级研修班”,邀请到中国WTO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税则委员会谘询委员、权威外贸政策专家吴家煌先生,就中国加入WTO 5年以来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启人尤深。吴...(详全文) | |
“外宣”应走公共外交之路 ——杨正泉... | 06年11月4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编者按:在国务院侨办等主办的“第二届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杨正泉先生应邀授课,讲解了“中外文化交流与中国外宣”这个重要课题。杨正泉指出,中国外宣正在成为公共外交和大外交的重要部分。杨正泉曾任国务院新闻办副...(详全文) | |
让文化沟通两国人民的心灵 ——中国文... | 06年11月3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刚刚当选为新一届中国文联主席的文化部长孙家正,为参加“中国文化节”开幕活动专程访日。11月18日,孙家正在日本记者中心发表了题为“让文化沟通两国人民心灵”的主题演讲,面向日本社会讲解了文化交流在促进中日关系方面可能发挥的巨大作用。中国驻...(详全文) | |
中华年为中日改善关系推波助澜 ——黄... | 06年11月2期 |
■ 本报记者杨文凯以2007年9月将在神户、大阪召开的第九届世界华商大会为中心,在此前后通过一系列规模盛大、在时间上有连续性、彼此呼应的文化交流活动,打造2007日本中华年,这成为在日华人社会一件大事。11月9日,2007年日本中华年开幕庆典暨音乐会在横滨...(详全文) | |
怎么看待侵华日军的“安民” ——访著... | 06年11月1期 |
■本报记者 张 石 中国著名作家刘震云所著、日本著名学者竹内实监修、在日华人作家刘燕子翻译的纪实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日文版由中国书店出版后,在日本引起了轰动。日本主流媒体《读卖新闻》、《产经新闻》以及地方媒体《北海道新闻》、《西日本新闻》等都对此进行了报...(详全文) | |
安倍以妥善处理打开希望之窗 ——武田... | 06年10月4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0月8日对中国展开旋风访问,中日有望重回关系改善轨道。有关安倍访中的项目策划、条件交涉、日程设定,以及媒体报道,显得非常紧凑而绵密,展现出中日两国高层审时度势的能力和外交技巧。TBS报道部国会担当记者武田一显本...(详全文) | |
联合国制裁朝鲜看不到出口 ——东北亚... | 06年10月3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朝鲜在10月9日宣布实施地下核试验并取得成功。朝鲜拥有核武的事实,击碎了国际社会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努力,也打破了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平衡。对于朝鲜核试验引发的各种影响,以及未来的区域调整,旅日中国朝鲜族学者、东北亚问题专家李钢哲...(详全文) | |
从日本教训看中国经济泡沫 ——关志雄... | 06年10月2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在投资和出口拉动下,中国经济近年来持续增长,房地产与股票价格不断上升,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泡沫化特徵,这种状况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的日本庶几相近。近来,研究中日泡沫经济的异同,吸收日本的经验和教训来匡正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向,已成为...(详全文) | |
建议安倍采用“麻生方式” ——日中协... | 06年10月1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战后世代政治家安倍晋三,9月20日当选自民党总裁,确立了以“党三役”为中心的自民党新人事体制;9月26日出任日本内阁第90任总理大臣,随即组阁,日本新内阁正式启动。安倍政权总体上带有新保守主义倾向,在对外关系上提倡“自我主张”...(详全文) | |
安倍当选“后小泉”号起航 | 06年09月4期 |
■ 刘 柠(北京,独立撰稿人) 在9月20日举行的执政自民党总裁选举上,现任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获得66%的选票,以绝对优势击败了两位党内对手(麻生太郎外相和谷垣祯一财务相),当选为自民党第21届总裁,事实上已经成为日本第90届首相。新内阁将在26...(详全文) | |
自民党总裁选临场目击记 | 06年09月4期 |
■ 本报记者 张石 9月20日,是日本总裁选举的日子。位于永田町的日本自民党本部前从上午就挤满了国内外记者,排成了长蛇阵等待历史的一刻。 虽然大家都知道,大局已定,总裁位子非安倍晋三莫属,但是无论是参加选举的众、参两院议员还是记者们,都显得紧张...(详全文) | |
安倍上台之初面对的矛盾 | 06年09月3期 |
■ 庚 欣 小泉走了,安倍来了。几乎在半年前,多数人就已经将安倍视为小泉的后任。因此,人们将一般对人选的关注,都转化为对这位呼之欲出的新首相政策的分析、评说。安倍本人也大张旗鼓地造势,目的主要不是决战选举,而是要在选前作好各种“铺垫”,为选后奠定一...(详全文) | |
安倍将采取强硬对中路线 ——访《日本... | 06年09月2期 |
■ 本报记者 张石 9月7日,本报记者就目前的中日关系等问题,采访了日本经济新闻社编集委员兼论说委员后藤康浩先生。以下是采访纪录。 记者:安倍晋三在9月1日宣布参加竞选,在政权公约中打出了强化与中国及韩国等近邻诸国关系的政策公约。对于安倍政权以...(详全文) | |
教科书还可能成为中日争点 ——访千叶... | 06年09月1期 |
■ 本报记者 张 石 本千叶商科大学华人教授赵军,在9月2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就中日关系及日本教科书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是采访纪录。 记者:昨天日本官房长官安倍晋三正式宣布参加自民党总裁选,并发表了政权构想,其中也有外交政策构想,从赵先生...(详全文) | |
承认问题寻找出路是主流 ——朱建荣参... | 06年08月4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在 8月15日终战纪念日,NHK电视台举办了市民大讨论。这个节目在2005年为纪念战后60周年而举办,今年是第二届。东洋学园大学教授朱建荣先生作为在日华人嘉宾,连续2年参加了这个反映社会各种声音的电视讨论节目,并在这个舞台上增...(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