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视点
共 1218 条新闻
鸠山政权未必顺利诞生 一一访每日新闻... | 09年08月4期 |
■ 本报记者 张石 日本新一届众议院选举投票,将在8月30日举行。从各方面舆论调查看,民主党取得压倒性胜利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针对大选后的日本内政与外交的变化,《中文导报》记者采访了日本每日新闻社论说委员金子秀敏先生。以下是采访摘要。 记...(详全文) | |
建立在缩小志向上的民主党政权 ——森... | 09年08月3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进入八月,日本准备众议院选举的活动已经如火如荼。按现在局面来看,在野民主党的胜率比较高,日本将进入政权轮替的新历史时期。处于大选形势下的日本政局如何变动?民主党一旦执政对日本究竟意味著什么?日本著名政治评论家森田实先生接...(详全文) | |
《中日关系史》树立出版新典范 ——《... | 09年08月2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作为崱鮰日中友好基金的事业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步平担任主编,由中日关系专家集体编著的煌煌巨著《中日关系史1978-2008》继去年11月推出中文版后,最近又由东京大学出版会推出了日文版。 ...(详全文) | |
“字母经济论”的联想 | 09年08月1期 |
■ 中国社会科学院 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冯昭奎 为了预测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走向,以英文字母的形状来表徵近期乃至中长期经济形势变化,成为经济学界的一种“时尚”。最初,人们只用一个英文字母预测经济危机走向,近来又出现两个字母的组合,三个字母的组合乃至四...(详全文) | |
中国再成日本脱出危机救世主 | 09年07月4期 |
■ 本报记者 张石 本内阁府在7月1日向政府经济财政谘询会议(议长为麻生太郎首相)提出一份报告书,指出日本经济在2010年度的实质增长率成为0.6%左右,比2009年度的负增长3.3%大幅度改善,主要原因为民需和外需的恢复,是3年来的首次正增长——这种...(详全文) | |
民族政策的全球化新思考 ——李钢哲教... | 09年07月3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编者按:新疆乌鲁木齐在7月5日发生大规模暴力骚乱,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对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问题相当棘手,关系到经济建设需要的和谐环境和国家发展的长治久安。但本次新疆骚乱,突现了维吾尔族和汉人之间的对立是冰冻三...(详全文) | |
华侨集会反对入管法修改案 | 09年07月2期 |
■ 本报记者 李春雁 为反对针对外国人居住和出入境情报实行一元化管理的入管法修改方案,在冈山居住的外国人6月28日在冈山国际交流中心举行集会。在日华侨、日本友人等100多人参加了集会。 大会由中国人团体“冈山县华侨华人总会”主办。他们说,入管法...(详全文) | |
修改入管法不会给外国人带来不便 ——... | 09年07月2期 |
■ 本报记者 张石 北京时间7月7日消息 今天下午18点,国际斯诺克北京邀请赛在北京大兴继续进行,在刚刚结束的A组第二场较量中,梁文博3比0完胜亨德利赢得开门红。目前,日本法务省提出的《入管法修正案》已提交国会。这个修正案引起了许多争论,日本人权...(详全文) | |
中日企业合作市场融合新时代 ——日本... | 09年07月1期 |
编者按:中国苏宁电器、日本观光免税、Laox三方,于6月24日在南京、25日在东京分别举行了业务资本提携发表会。在这次中日合作中,在日华人企业日本观光免税株式会社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为日本观光免税社长罗怡文先生在发表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苏宁...(详全文) | |
日本赴华全力争取个人旅客 | 09年06月4期 |
■ 本报记者 张石 中国人个人旅游访日签证从7月1日解禁,还有两周时间。而时下中国正在举行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日本观光厅不甘人后,为了争取中国个人游客来日本旅游组织庞大官民代表团参加了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大力推销日本景点和各种旅游设施及购物。 北京国...(详全文) | |
增进互利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江苏省... | 09年06月3期 |
苏省经济友好代表团最近访问日本,并于6月12日在东京举办了超过千人参加的“江苏沿海开发合作说明会”,这也是金融风暴发生以来,中国地方大省在日本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投资合作说明会。罗志军省长在说明会上发表主题演讲,重点介绍了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江苏沿海发展的有...(详全文) | |
再次出山的鸠山由纪夫 | 09年06月2期 |
■ 北大历史系教授 王新生 随著小泽一郎辞去民主党代表(党首)职务,日本政局再次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但可以想像的是,即将到来的大选以及搀杂其中的政党之争、家族恩怨、兄弟离合肯定会透过媒体吸引更多的眼球。 鸠山由纪夫其人 近观日本政界,...(详全文) | |
中国经济保八有望 ——服部健治谈20... | 09年06月1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面对2008年的全球危机和重大考验之年,中国政府迅速推出以4万亿人民币为代表的大型财政政策,经济活动主流由“双防”转换为“双保”,力争在全球经济增长全线飘红的2009年扮演一枝独秀的角色,力保GDP增长达到8%。中国经济增长...(详全文) | |
中日关系的前景与课题 | 09年05月4期 |
■ 冯昭奎 日本首相麻生访华期间表示,“日中两国都在各自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开展外交,也有各自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因此日中之间不可避免会产生摩擦。”不过麻生同时表示,“只有面向未来,实现日中共赢,才能推动两国发展和繁荣,才能有助于亚洲的和平与繁荣。”应...(详全文) | |
日本救援队最快抵达灾区 ——地震周年... | 09年05月3期 |
■ 本报记者 陈鹰 去年的黑色五月,汶川大地震。日本国际救援队在一对罹难母女遗体前肃立默哀的照片,曾经感动了许多中国民众。地震一年后的今天,当时的日本国际救援队队长、现任日本外务省国际协力局国际紧急援助室室长小泉崇,接受《中文导报》记者专访时,仍...(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