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导报按期阅览】

  年  月
 
新闻搜索
关键字 
类型 
类别 
范围  标题
全部
排序 

 
导报电子版
    导报调查
    有关新冠疫苗接种意愿问卷调查 Q1:您的年龄
    18-30岁
    31-40岁
    41-50岁
    51-60岁
    60岁及以上
    Q2:您知道日本通过《修正预防接种法》吗?(可多选)
    接种疫苗是日本国民有义务
    接种工作由日本各市町村实施
    接种疫苗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
    若接种疫苗出现不良后果,损害赔偿由政府承担
    不知道
    Q3:针对新冠疫苗,您愿意接种哪里的(可多选)
    欧美疫苗
    日本疫苗
    中国疫苗
    其他
    Q4:明年春季开始,您愿意在日接种疫苗吗?
    愿意
    不愿意
    观望
    不知道
    Q5:如果您愿意接种新冠疫苗,原因有哪些?(多选)
    1、我觉得公开上市的新冠疫苗基本是安全的
    2、我觉得接种疫苗对预防新冠肺炎是有效的
    3、我觉得接种疫苗可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4、我觉得接种疫苗可以保护周围的人(家人、朋友、同事)不受感染
    5、其他
    Q6:如果您暂不愿意接种疫苗,原因有哪些?(多选)
    1、生活预防就好,不需要接种疫苗
    2、我怀疑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我担心接种后会引发不可知的副作用
    4、接种疫苗的过程可能不安全或太麻烦
    5、其他
    新闻视点
        共 1211 条新闻  

    关志雄:2020年中国GDP可能超美... 11年05月4期
    ——关志雄预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中文导报讯 记者 孙辉2011年,全球经济加速震荡,欧洲债务危机再次恶化,美国经济复苏依然脆弱,中国市场在政策的紧缩和通胀的预期恶化之间纠结,一场通胀预期下的资产配置调整似乎已经开始。中国经济将会走向何方?5月18日,在东京日...(详全文)
    福岛核泄露到底怎么样? 11年05月3期
    福岛核泄露到底怎么样?——福岛核危机记者会见见闻■ 本报记者 张石目前,围绕福岛核电站危机,由日本内阁府原子力安全委员会、经济产业省保安院、文部科学省、水产厅、东电等组成的专家小组,每天对内外记者举行记者会,说明核危机的现状及对环境...(详全文)
    潘公凯谈中国美术发展方向 11年05月3期
    中西并重 两端深入——潘公凯谈中国美术发展方向■本报记者 孙辉5月12日,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中国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带著他对东西方美术的创新理论发表演讲,为日本艺术界名人和旅日华人艺术家讲述有关中国美术发展方向思考。潘公凯院长首先...(详全文)
    日本地震的挑战和机遇 11年05月1期
    ■ 冯昭奎 日本发生地震,对中国也提出了挑战和机遇。首先,日本地震引起核泄漏的惨重教训使中国在能源安全方面遇到挑战。福岛核电站的教训告诉我们:虽然核电站的抗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人类社会可能遭遇各种与地震伴随或不与地震伴随的“意想不到&rdq...(详全文)
    冷静评估日本地震 11年04月4期
    ■ 庚欣 东日本特大地震瞬间袭来,使世人对日本更加关注。这里有两种议论比较有代表性。一是“日本二次崛起论”,二是“日本崩溃论”。这不由得使人联想起70年前中国的“速胜论”与&ldquo...(详全文)
    自然灾害与日本国民性 11年04月3期
    ■ 刘柠(北京) 在此番袭击日本东部的巨震中,通过日本和海外媒体及手机、Twitter、Facebook等各种3D社交媒体的“地毯式”报道,灾区的人们在化作一片泽国和废墟的家园上,如何坚忍而淡定地避难求生;灾区以外的市民如何自发而有...(详全文)
    大家都来关心日本的灾民! 11年04月1期
    ■王智新日本政府已经公布了11种蔬菜和牛奶受到核辐射污染,部分蔬菜所含放射性物质甚至超标160倍以上。首相菅直人也于3月23日发出紧急指示,呼吁民众不要食用福岛县出产的菠菜、卷心菜等蔬菜。同时还出指示,禁止福岛县出产的芜菁、茨城县出产的牛奶和荷兰芹出货销售...(详全文)
    杨克俭:福岛问题比所知的严重 11年03月4期
    日本东京构造计划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日本土木工程学会桥梁监测委员会委员,日本光防灾振兴协会委员,在日中国科学技术者联盟会长,广州市政府海外顾问。1992年,杨克俭赴日本东北大学建筑结构专业留学,从师于世界著名抗震专家柴田明德教授。1996年起任职于构造计划研...(详全文)
    中国大熊猫为日本带来了什么? 11年03月2期
    ■ 王智新从四川野生保护基地出发,中国的大熊猫仙女(雌性)和比力(雄性),经过27小时的长途跋涉后,在2月21日深夜平安抵达上野动物园(日本东京)。中国人看重礼品,认为它是一种语言和信号,能传递感情、表达意义。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将自己喜爱的东西(包括人)...(详全文)
    在世界潮流中思考中日关系 11年03月1期
    --日本前驻华大使宫本雄二谈中日关系 ■ 本报记者 杨文凯经历了去年9月撞船事件后,中日关系尚未彻底走出阴影。但随著中国经济规模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成为日本不得不关心甚至依赖的近邻国家。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详全文)
    共同网十周年:中立公正迅速 ——访共... 11年02月4期
    ■ 本报记者 张石编者按:日本最大的通讯社——共同社,作为“立足亚洲的国际通讯社”,在原有的日语和英语服务基础上,于2001年设立了日本媒体中唯一一家综合性中文新闻网站“共同网”,并在建社60周年之际的2005年扩大了中文信息服务。共同网中文信息服务,以报...(详全文)
    追溯日中友谊的现代原点 11年02月3期
    ——专访中国问题恳谈会座长石川好■ 本报记者 张 石2月6日,菅直人首相主导的中国问题恳谈会,在中国料理店“桃花林”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中国问题恳谈会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为改善去年9月舰船冲突以来不正常的中日关系。中国问题恳谈会分不同的主题展开会议,由著名作家...(详全文)
    中国经济成就体现日中互惠价值 11年02月2期
    ——日中经济协会理事长清川佑二谈中日合作本报记者 杨文凯在走出全球金融危机阴影之后,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在2010年都有了大幅回升,甚至出现强劲增长势头。随着中国GDP在2010年超越日本首次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和经济合作关系进一步加深,...(详全文)
    政治安全互信不足拉低中日好感度 11年02月1期
    ——中国驻日大使馆举行首次例行记者会■ 本报记者 张石2011年1月26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言人邓伟参赞举行记者会见,这是中国驻日大使馆首次举行例行记者会。在记者会上,邓伟介绍了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有关情况,并就中日关系等问题回答了提问。日本各...(详全文)
    日本的危机在于企业不借钱 ——里查德... 11年01月4期
    ■ 本报记者 张石 采访 整理月18日,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华人主任研究员里查德.辜在日本记者俱乐部发表了题为“日本经济现状”的讲演,以下是讲演摘要。目前,美欧伴随著信用泡沫的崩溃和资产价格的下落而进行“借贷对照表”(Balance sheet、略称B/S)...(详全文)


    RSS | RDF | ATOM | OPML
      图片新闻

      专题报道
    入场人数首周突破50万:“大阪·关...
    中文导报讯 “大阪·关西世博会”于13日开幕,世博会协会于18日公布,前一天(17日)大阪·关西世博会的一般入场人数约为 65,...(详全文)

      独家报道
    《中文导报》读者新年会:相聚CIT...
    读者新年会合影留念中文导报讯(记者 尤锡川) 《中文导报》作为连接旅日华人社区的桥梁,始终致力于为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资讯与服务。在这个辞旧迎新,满怀希望的时刻,中文导报社于2...(详全文)

      导报视点

      中日交流名人系列

      寂寞的心俱乐部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