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要闻
共 2866 条新闻
日美磨刀东海 中国炫耀武库 中日武力... | 07年01月2期 |
本报综合报道(记者 张石 李春雁)日本防卫厅刚刚升格,自卫队就准备和驻日美军展开一系列非同寻常的军事演习。日本官房长官盐崎恭久1月5日发表谈话,透露日美正在策划一系列联合军演。盐崎恭久说:“美日军方将很快举行模拟演习,操演日本遭武装袭击时,如何保卫日本的最...(详全文) | |
河野洋平呼吁日企回应中方期待 日中经... | 07年01月2期 |
本报讯(记者杨文凯)日中经济协会、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于1月10月举办了日中经济界迎接2007年的新年会。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河野洋平、中国驻日大使馆临时代办孔铉佑分别发表了新年致辞。在中日政治关系逐渐回暖、中日经济合作持续扩大的今天,2007年将是中...(详全文) | |
中国崛起成《时代周刊》封面故事 | 07年01月2期 |
本报讯 崛起的中国将主导新世纪,美国《时代周刊》新一期的封面故事是《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端》(China:Dawn of a New Dynasty),介绍了“中国世纪”(The Chinese Century)的到来。《时代周刊》文章指出,中国的经济和外...(详全文) | |
胡锦涛提出官员人品标准 生活正派 情... | 07年01月2期 |
本报讯 新华社发表题为“领导干部不能追求低级庸俗的生活情趣”的评论文章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近日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提出的党政官员应具有“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的人品标准,这一论述对于中国政府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有著极强的指...(详全文) | |
日美台海共同作战计划曝光 从周边有事... | 07年01月1期 |
本报讯(记者 张石)据日美多方面消息称,日美两国政府已就共同研究“台海有事”时的对应措施达成一致,两国外交和防卫当局将从2月起,就自卫队和美军在该地区的共同应对计划展开讨论。与此同时,日本防卫省(1月9日由厅升省)目前正在根据防卫大纲和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详全文) | |
台湾新干线正式通车 京沪高速铁路建设... | 07年01月1期 |
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新年刚过,1月5日上午7时,主体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的台湾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试运营首日,共有19班次列车以300公里时速纵贯台湾南北,标志著久经磨难的台湾高速铁路如愿建成,台湾从此迈进高速铁路时代。与此同时,已在2006年3月7日经国...(详全文) | |
法国总统候选人罗亚尔呼吁中国维护人权 | 07年01月1期 |
本报讯 正在北京访问的法国女性总统候选人塞格莱纳.罗亚尔(Segolene Royal),1月7日促请中国政府接受国际社会公认的人权标准。罗雅尔于8日与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举行会晤。 罗亚尔参观紫禁城接受在场记者访问时,批评中国当局把为基层人民争取权益 的...(详全文) | |
出访尼加拉瓜 陈水扁遇撞美国 | 07年01月1期 |
本报讯 陈水扁出访尼加拉瓜时,在美国西岸两个城市旧金山及洛杉矶过境。总统府副秘书长刘世芳说,陈水扁于1月8日晚间出发,去程时将过境旧金山停留一晚,然后前往尼加拉瓜参加新任总统奥蒂嘉的就职典礼。1月12日晚间返台时,陈水扁取道洛杉矶做过境停留。这个安排,...(详全文) | |
日中协会忘年会谈 促进日中关系安定发... | 07年01月1期 |
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日中协会于年前举行忘年会,回顾了2006年中日关系大转折,也展望了2007年中日关系面临的发展机遇。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先生和近百名会员参加了聚会,中国驻日大使馆政治处熊波参赞和中国媒体驻日特派员等也受邀参加了忘年会。对于2006...(详全文) | |
被绞死的是萨达姆替身?媒体惊爆阴谋论 | 07年01月1期 |
本报讯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已在去年12月30日被处以绞刑,然而,许多阴谋论者都纷纷宣称,在绞刑台上被处死的人并不是真萨达姆,而是他的一个替身。 英国媒体报道称,美国军方早就逮住了真正的萨达姆,但却故意安排了萨达姆在提克里特蜘蛛洞中被捕的场面,将一个萨达姆...(详全文) | |
朝核六方会谈失败告终 | 06年12月4期 |
本报讯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在美朝双方的相互指责中无果而终。朝鲜首席谈判代表金桂冠12月22日表示,朝鲜将提高震慑力以抵抗美国的压力。国际社会通过外交途径促朝弃核的努力,再次遭受挫败。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当天在北京休会。中国代表团团长武大伟宣读主席声明,...(详全文) | |
安理会一致通过制裁伊朗 | 06年12月4期 |
本报讯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决议案,对伊朗推行核计划采取制裁措施。安理会的15个成员在12月24日凌晨进行的表决中,一致通过首个制裁伊朗的决议案。美国白宫说,在表决前,俄罗斯总统普京致电美国总统布什,讨论两国对伊朗采取一致立场的重要性。白宫的声明说,两国认...(详全文) | |
中日共同研究历史是持久战 | 06年12月4期 |
本报讯 备受关注的中日共同研究历史项目,于12月26日开始一连两天在北京举行。虽然两国外长宣布争取于2008年发表研究成果,但观察人士警告,这次会议的官方色彩浓厚,双方根据各自的政府观点和国家利益对话,因此共同研究项目可能是一场“持久战”。为免外界期望过高...(详全文) | |
吴淑珍请病假不出庭 | 06年12月4期 |
本报讯 台湾国务机要费案在12月22日二次开庭,涉嫌贪污及伪造文书罪的陈水扁夫人吴淑珍病假获准未出庭。负责审理的台北地院合议庭当庭裁定“继续审理”,确定国务机要费案司法诉讼的合法性,也让被告律师团强力筑构“违宪审理”的防线彻底失守。当天,除了吴淑珍因病请假...(详全文) | |
2006年中日关系十大新闻 | 06年12月4期 |
■ 本报编辑部中 日关系“政冷经热”状态,在2005年达到高峰。随著小泉在2006年退任自民党总裁和内阁总理,中日关系也走到了物极必反的临界点。2006年的中日关系,可以用拨云见日来形容,更印证了“阳光总在风雨后”的说法。小泉在8.15强行参拜靖国神社,使...(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