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
共 1084 条新闻
学者朱炎解读中日高铁技术之辩 | 11年07月2期 |
——朱炎教授解读京沪高铁的知识产权归属中文导报讯 记者 杨文凯期待已久的京沪高铁6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进入高铁时代。日本作为新干线技术的拥有国,曾经对中国提升铁道运营有所帮助,也对京沪高铁的启运抱有浓厚兴趣和强烈关注。不...(详全文) | |
京沪高铁时代展示中国速度 | 11年07月2期 |
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经过38个月的建设奋战、为期一个月的调试运行,令人期待已久的京沪高速铁路一早面世,惊艳世界。6月30日15时,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象征着中国将全面跨入高铁时代。作为当今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速...(详全文) | |
日本教授提日中战后赔偿新法学 | 2011/06/28 18:40 |
中文导报讯(特约报道员 陶惠荣)6月26日,第46届中国劳工殉难者全北海道追悼大会举行。在仁木町町民中心,北海道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吉田邦彦教授,就“日中战后补偿法学的新进展和诸课题”进行了演讲 。吉田教授近两年访问中国,采访了很多中日战争受害幸存者,从大...(详全文) | |
超级计算机:旭日重新升起 | 11年07月1期 |
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6月20日, 2011年国际超级计算机会议发布,日本超级计算机“京”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一,日本相隔七年后重归世界首位。此前,中国的“天河一号”去年11月夺魁,在“第一”的位置上逗留了6个月。由日本理化研究所和富土通公司共同开发研...(详全文) | |
关志雄:中国警惕“中等收入陷阱” | 2011/06/23 15:34 |
中文导报网讯 作者: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关志雄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2007年世界银行在《东亚的复兴》报告中提出的概念。据该报告称,许多发展中国家摆脱了“贫困陷阱”之后,进入“经济起飞阶段”,暂时实现了高速增长。但是一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详全文) | |
中国面对南海风云需要展示肌肉 | 11年06月4期 |
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南海争端不断升级,大有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势。目前,对南海宣示拥有全部或部分主权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大陆、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台湾。其中尤以越南为首,挑战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自中国渔船和越南油气勘测船发生拖曳断...(详全文) | |
日本震后百日 纠结挣扎依旧 | 11年06月3期 |
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被称为“国难”的311东日本大地震发生百日,但日本依然没有真正脱出国难的危机。这个国家所面临的深刻危机,不仅指地震、海啸带来史无前例的大破坏、福岛核电站外泄造成重大核污染,更有持续性政局混乱带来的领导力缺失和政党政治的危机。在震后百...(详全文) | |
程永华大使在民主党学习会上讲解中日关... | 11年06月4期 |
2011年6月1日,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应邀在民主党国会议员学习会上发表了题为《把握机遇,共谋未来》的演讲。民主党干事长冈田克也及部分民主党国会议员出席演讲会,民主党国际局局长西村智奈美主持。演讲全文如下: 今天,我很荣幸有机会作为首位外国驻日大使...(详全文) | |
李娜开创历史的挑战仍在继续 | 11年06月2期 |
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中国金花李娜在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势如破竹,横扫千军,一举登顶,如愿折桂。这是李娜个人、中国网球,乃至整个亚洲夺取的首个大满贯单打冠军,意义非凡。以 澳网、法网、温网、美网四大公开赛为巅峰代表的网球运动,是当今世界上职业化程度...(详全文) | |
中田庆雄和属于他的时代 | 11年06月1期 |
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5月1日,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简称“国贸促”)副会长中田庆雄先生去世,享年80岁;5月30日,国贸促和日中各界为中田庆雄先生举办追思会,在寄托哀思的同时,也接过了加深拓展日中贸易的重任。在战后60多年的岁月...(详全文) | |
温家宝访日雪中送炭传递信心 | 11年05月4期 |
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中国总理温家宝5月21—22日访日,出席第四届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继去年5月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之后,温家宝总理相隔一年再次访日,虽然只有短短两天行程,却备受关注。温家宝本次访日,适值日本经历了311特大地震海啸灾难和福岛第一核电站出现...(详全文) | |
关志雄:2020年中国GDP可能超美... | 11年05月4期 |
——关志雄预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中文导报讯 记者 孙辉2011年,全球经济加速震荡,欧洲债务危机再次恶化,美国经济复苏依然脆弱,中国市场在政策的紧缩和通胀的预期恶化之间纠结,一场通胀预期下的资产配置调整似乎已经开始。中国经济将会走向何方?5月18日,在东京日...(详全文) | |
新闻调查:天灾人祸与留学日本 | 2011/05/20 11:49 |
《中文导报》特约新闻调查作者: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 廖赤阳一、 留学生已基本返校复课3.11日本国难。地震海啸是天灾,核能泄漏一定程度上是人祸。2个月过去了。对这场天灾人祸对中国人留学日本,以及日本华侨社会将带来什么影响,应该及时作一个思考。震后至3月底为止...(详全文) | |
重灾之后的日本绝非鸡肋 | 11年05月3期 |
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日本发生3•11地震、海啸、核泄漏的复合型灾难已经两月有余,一切该发生的和不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了,但日本没有沉没。史 无前例的巨大灾难让日本损失惨重,再加上福岛第一核电站危机尚未彻底被控制,影响了日本灾后重建的速度,也使得...(详全文) | |
拉登之死:庆父既亡 鲁难何已? | 11年05月2期 |
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经过近十年的秘密追踪和反恐作战,美军联合特种作战部队“海豹”突击队根据可靠情报,于日前分乘4架直升飞机潜入巴基斯坦要塞阿伯塔巴德。经过近40分钟的突击作战,美军成功实施斩首,一举猎杀9.11恐怖袭击事件主谋、受到美国全球通缉的头号嫌...(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