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
共 1076 条新闻
李娜开创历史的挑战仍在继续 | 11年06月2期 |
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中国金花李娜在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势如破竹,横扫千军,一举登顶,如愿折桂。这是李娜个人、中国网球,乃至整个亚洲夺取的首个大满贯单打冠军,意义非凡。以 澳网、法网、温网、美网四大公开赛为巅峰代表的网球运动,是当今世界上职业化程度...(详全文) | |
中田庆雄和属于他的时代 | 11年06月1期 |
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5月1日,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简称“国贸促”)副会长中田庆雄先生去世,享年80岁;5月30日,国贸促和日中各界为中田庆雄先生举办追思会,在寄托哀思的同时,也接过了加深拓展日中贸易的重任。在战后60多年的岁月...(详全文) | |
温家宝访日雪中送炭传递信心 | 11年05月4期 |
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中国总理温家宝5月21—22日访日,出席第四届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继去年5月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之后,温家宝总理相隔一年再次访日,虽然只有短短两天行程,却备受关注。温家宝本次访日,适值日本经历了311特大地震海啸灾难和福岛第一核电站出现...(详全文) | |
关志雄:2020年中国GDP可能超美... | 11年05月4期 |
——关志雄预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中文导报讯 记者 孙辉2011年,全球经济加速震荡,欧洲债务危机再次恶化,美国经济复苏依然脆弱,中国市场在政策的紧缩和通胀的预期恶化之间纠结,一场通胀预期下的资产配置调整似乎已经开始。中国经济将会走向何方?5月18日,在东京日...(详全文) | |
新闻调查:天灾人祸与留学日本 | 2011/05/20 11:49 |
《中文导报》特约新闻调查作者: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 廖赤阳一、 留学生已基本返校复课3.11日本国难。地震海啸是天灾,核能泄漏一定程度上是人祸。2个月过去了。对这场天灾人祸对中国人留学日本,以及日本华侨社会将带来什么影响,应该及时作一个思考。震后至3月底为止...(详全文) | |
重灾之后的日本绝非鸡肋 | 11年05月3期 |
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日本发生3•11地震、海啸、核泄漏的复合型灾难已经两月有余,一切该发生的和不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了,但日本没有沉没。史 无前例的巨大灾难让日本损失惨重,再加上福岛第一核电站危机尚未彻底被控制,影响了日本灾后重建的速度,也使得...(详全文) | |
拉登之死:庆父既亡 鲁难何已? | 11年05月2期 |
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经过近十年的秘密追踪和反恐作战,美军联合特种作战部队“海豹”突击队根据可靠情报,于日前分乘4架直升飞机潜入巴基斯坦要塞阿伯塔巴德。经过近40分钟的突击作战,美军成功实施斩首,一举猎杀9.11恐怖袭击事件主谋、受到美国全球通缉的头号嫌...(详全文) | |
旅日华人成为人道援助生力军 | 2011/04/25 19:25 |
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311东日本大地震海啸灾难引发核电站泄漏危机,虽然发生将近两月,但危机还没有彻底终结,而震后救援向灾后复兴的过渡才刚刚开始。不过,在震后迄今最艰难的一段时间里,旅日华人社会以自己的方式、通过各种渠道为受灾地区送去了温暖和鼓励。作为共...(详全文) | |
金砖峰会和博鳌论坛凸显中国自信 | 2011/04/18 18:59 |
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虽然当今世界颇不平静,但中国在阳春四月,在阳光四溢、椰风拂面的海南岛三亚同时举办“金砖峰会”和“博鳌论坛”,还是成为了世界聚焦的中心。相对于同时在华盛顿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中国主办的峰会和论坛显得更为举足轻重,其发言权和...(详全文) | |
冷静评估日本地震的后续影响 | 2011/04/18 11:15 |
中文导报时评 作者 庚 欣一场特大地震瞬间袭来,使世人对日本更加关注。这里有两种议论比较有代表性。一是“日本二次崛起论”,二是“日本崩溃论”。这不由得使人联想起70年前中国的“速胜论”与“亡国论”。很明显,二者都略显偏颇。 一,“崛起论”不合时宜不...(详全文) | |
让社会信心成为灾后复兴牵引力 | 2011/04/14 13:20 |
■ 申文人在日本,亲历个把地震、海啸、台风的考验,算不得什么大惊奇,但这回不一样。东日本在3月11日刚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重震海啸的袭击、福岛核电站泄漏危机也尚未沉寂,里氏7.4级的余震却在4月7日又一次降临日本——夜深沉、人惊魂。灾害接踵而至,无需任何预约...(详全文) | |
爱心无国界 救援有世界 | 11年04月2期 |
■ 申文4月1日晚,香港演艺人协会发起举办了《爱心无国界 311烛光晚会》。香港百位艺人和中日韩明星到现场为东日本大地震灾区现场募捐,成为海内外声援和支持日本震后救援工作的最新一场活动。“烛光晚会”募得各界善款1859万港币,近2亿日元,将为5至8万灾区民...(详全文) | |
震后“飞人”——日本文化现象解读 | 2011/04/02 21:08 |
中文导报时评 作者 王智新 地震后日本的生活显示出回归正常的初步迹象,尽管核发电站辐射外泄的危机并没有完全消失,但是人们总还得生活吧;再说日本并没有沉没,GDP虽然被中国赶过去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日本在世界经济上的地位,是世人有目共睹的。随着时间...(详全文) | |
灾后复兴从克服风评被害开始 | 2011/03/28 21:09 |
中文导报社论 作者 申文日本311重震海啸发生已近三周,社会渐趋平稳,秩序已经恢复,救援陆续到位,情况不断好转。尽管对应福岛第一核电站泄露事故的抢修工作依然陷于一进一退的攻防阶段,现实的危机和心理的恐慌尚未彻底消除,但日本政府的工作重心和社会整体的关注焦点...(详全文) | |
天灾人祸里的别样话题 | 2011/03/27 10:24 |
中文导报时评 作者 阮翔 地震,海啸,核泄漏,基本上世界上最倒霉的事情都让日本人在2011年3月遇到了。这场灾害绝不仅仅属于日本人,受害者是整个世界,它的深刻影响将在现阶段不断上升的死亡失踪人数收敛之后才会真正得显现出来。而在这之前,人们看到的是日本人...(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