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笔会
共 2166 条新闻
裘索:印象贾斯珀 | 25年09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道乐轩:裘索未曾见过贾斯珀森林的模样,但在明信片中我记住了被落基山脉怀抱着的它。2019年的亚马孙在燃烧,参天古木在烈火中扭动后倒下,电视荧屏上跳动的火焰吞噬着地球之肺,焚烧着的热带雨林让世人揪透了心。年末我一路颠簸从北半球飞抵南半球,去...(详全文) | |
杜海玲:在世博会畅想波伏娃 | 25年09月1期 |
中文导报 文萃笔会作者:杜海玲前几天(准确来说是8月24日),礼美去大阪世博会演出,我也一起去了,这还是我第一次进世博会现场。实地体验了世博会里好多人,好热,好累,好开心。我们前一夜就到了大阪,住在我的发小闺蜜春春家里。她是一个特别有爱的人,她的丈夫是我...(详全文) | |
张石:房梁上的燕子:中日共通的美景与... | 2025/07/31 17:26 |
文学笔会 三家村作者:张石在我小的时候,曾随下放的父母到农村,作为一个城市的孩子来说,偏僻的农村是很寂寞的,但是那里的生活,有时也会使我感到很新奇。我家那时租一家农民的一间半房,对面屋就是房东。那时农村的房子很简陋,房梁都漏在外面,在外屋地就可以看到。而使...(详全文) | |
裘索:上海之子的《上海少女》 | 25年07月4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道乐轩 裘 索去事务所的电梯口西面的一号门更近,而我却择南边的二号门而入,那是因为我要和《上海少女》,我的好姐妹美英打个照面。摩楼二号门的玻璃体的大堂映照出的蓝天白云宛如置身户外,进出的人们总会仰视一下那件一手执香扇、一手提乌笼,一袭旗袍...(详全文) | |
房雪霏:亲戚 | 25年07月4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杂记帐 房雪霏弟弟来电话说姑夫病逝了。我心里暗了一下。想起我还有个从小住在同一城市里多年不曾见面的姑姑。父亲兄弟姊妹5人,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大姑跟我家住一个城市里,不太远,却很少往来。小时候,姑姑到我家来串门时,邻居就会...(详全文) | |
杨文凯:海岛樱花梦 东瀛身后名:怀念... | 25年07月2期 |
作者:杨文凯《中文导报》社长、总编日本华人美术家协会理事6月22日,听闻杨永琚老师病逝噩耗,备感震惊,也少不了寂寞的心情。一个多月前,永琚老师还热心响应并参加第三届“燕和中国画学会展”,出品了两幅四尺整张的大画。展览结束后,原画寄回...(详全文) | |
陈达明:缅怀杨永琚 | 25年07月2期 |
作者:陈达明 文学博士东京海派书画院院长海外王雪涛研究会学术主持日本华人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6月24一早,景泉兄在微信上告诉大家,永琚兄走了。这消息来得突兀,我竟一时不能信。现在这个信息时代,在我接到消息的瞬间,网上已经都在传闻永琚仙逝的事,有的寥寥数语,...(详全文) | |
曾勤、曾黎:我们的追悼文 | 25年07月2期 |
作者:曾勤日本华人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日中现代墨画会会长曾黎日本华人美术家协会理事日中现代墨画会副会长 近日,惊悉杨永琚老师仙逝,我和妹妹都感到十分悲痛,我们失去了一位画坛中大师级的老前辈,特表深切的哀悼。我和妹妹曾黎來日后都居住在群马县高崎市,杨永琚老师也...(详全文) | |
高小飞:怀念永琚先生 | 25年07月2期 |
作者:高小飞全日本书法家协会会长画苑名门久慕时遥程万里赴京师雪翁一会平生愿海外频将美誉驰这是我于2016年2月祝贺永琚先生的日中书画院成立二十五周年纪念展时的即兴偶得。永琚先生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精于绘事,并仰慕王雪涛先生,后在著名画家徐燕孙门人的推荐下...(详全文) | |
武乐群:书画缅挚友 余韵忆故情 | 25年07月2期 |
作者:武乐群日本二胡振兴会名誉会长日本华人美术家协会顾问 我与杨永琚先生于1988年同年东渡日本,因书画相识结缘,回想起来在异国他乡已渡过三十七个春秋,可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 记不得是哪一年的画展上,永琚先生送给我他为日本名刹长...(详全文) | |
王子江:缅怀旅日著名画家好友杨永琚先... | 25年07月2期 |
作者:王子江日本华人美术家协会会长杨永琚先生,这位旅日著名画家,是我们的好朋友,同時也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水墨艺术家。他的突然离世,让旅居日本的华人美术界陷入深深的哀伤与缅怀之中。他的作品,是中华文化与日本文化交融碰撞下绽放的绚丽花朵,更是他个人精神世界的生动...(详全文) | |
杜海玲:和日本人聊了聊“本音”和“建... | 25年06月4期 |
中文导报 笔会文萃作者 杜海玲和两名日本人午饭,聊了聊日本人的“本音”和“建前”。窃以为我旅居日本38年,对于日本文化也算有粗浅的了解,但这次谈话还是刷新了我的浅薄见识,心里生出淡淡的忧伤。首先他们直言...(详全文) | |
凌庆成:杭州纪行——水墨江南 佛影茶... | 25年07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聆听书韵 凌庆成引 言江南春早,万物新润。此行自沪入杭,三日游走西湖山水之间,尝茶味、访古寺、忆诗人,不觉身在画中。杭州素有“人间天堂”之誉,实则不仅美在山水,更胜在人文与风骨。走入它的青山绿水,亦仿佛走进了千年文化长廊。此文为行中随记,...(详全文) | |
房雪霏:香港印象·2025 | 25年07月1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杂记帐 房雪霏香港的最早印象,来自歌曲《香港之夜》。邓丽君唱的,盒式磁带,索尼手提式黑胶塑录放机。时间大约在1982年前后。这首歌创作于1976年,几年后流行于大陆。通过耳道深植入记忆中的,是开首的“夜幕低垂红灯绿灯霓虹多耀眼...(详全文) | |
黄文炜:爱恋是延年益寿的法宝 | 25年06月3期 |
中文导报 笔会专栏晴海观 黄文炜爱恋不是恋爱,但是比恋爱更包容。本文所说的爱恋是日语的“推し活”。前段时间,90岁的前娱乐记者东海林典子在长寿访谈节目《彻子的房间》中谈到了她的活力源泉。她表示,经历了初恋和与已故丈夫的爱情后,如今正...(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