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论点
共 3424 条新闻
纽约时报:几个家族统治国家的时代 | 2012/11/14 15:00 |
文章来源: 纽约时报北京——20世纪70年代,当毛派政治人物试图继续控制中国时,一位来自南方、兵权在握的将军向温和派伸出了援手,帮助他们逮捕了激进派,并把他们投进监狱。叶剑英元帅的果敢之举为中国向市场导向型经济转变铺平了道路,也缔造了一个政治豪族。直到今天...(详全文) | |
关志雄:中国经济发展需摆脱两大陷阱 | 12年11月3期 |
中文导报讯 记者 杨文凯编者按:中共十八大召开,完成党内领导体制的交接,也标志着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由“胡温十年”向“习李十年”转化。如何评价过去十年的经济成就?如何解读当前面临的发展陷阱?如何把握未来十年的发展之路?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关志雄先生...(详全文) | |
习近平需要“择其善者而从之” | 2012/11/12 10:49 |
文章来源: 明镜新闻网2012年是中共极不安定的一年,先有高层官员的儿子死于一场神秘的法拉利车祸,然后在薄熙来惊涛骇浪的政治丑闻中,贪污、谋杀及不正常性关系等耸动元素应有尽有,几乎动摇国本。甚至连外国媒体似乎也不安份,彭博社(Bloomberg)与《纽约时...(详全文) | |
美国政府高层集体奔赴亚洲重心已定 | 2012/11/11 22:18 |
来源:环球网本月,亚洲成为受美国领导人青睐的地区。美国总统奥巴马、防长怕内塔、国务卿希拉里将先后对这一地区进行访问。同时,有美国媒体感叹,亚洲已然成为美国的军事战略重心,从而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但美方官员始终否认这一说法。 美联社本周率先爆出奥巴马本月中...(详全文) | |
习近平着力五大建设影响世界版图 | 2012/11/11 20:58 |
多维 中国要在2020年即中共建党100周年前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共十八大后的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是关键时期。这一关键期也恰与中共十六大时提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相吻合。从世界历史来看,一些国家正是站在战略高度,抓住发展机遇,成就...(详全文) | |
张峰:十八大提“不走邪路”有两层含义 | 2012/11/11 14:44 |
来源:人民网 8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大会作了大会报告。今日上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峰教授...(详全文) | |
雷颐:以改革凝聚共识带动社会稳定 | 2012/11/10 22:57 |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陈冰 綦伟 “十八大报告强调政治体制改革,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现实社会的要求”。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家雷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 在北京一家咖啡馆内,雷颐谈话兴致勃勃。“政治体制改革有多项部署,我认为其中最值得...(详全文) | |
中国会成为第三个被美国遏止的世界老二... | 2012/11/10 22:41 |
来源:中国经济网 伦敦奥运会后,有人预言中美之间的百年竞争已经拉开序幕。自二战结束后,美国已经连续战胜了两任实力排名世界第二的挑战者通过冷战击败了苏联,通过经济和战略运筹控制了日本。中国会成为第三位被美国遏止的世界老二吗? 从权力结构的常量上看,美国牢...(详全文) | |
盘点中共十八大报告十大“关键词” | 2012/11/09 13:05 |
文章来源: 中新社 中新社北京11月8日电 8日,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作十八大报告,在约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的时间里,这份共12部分、近3万字的报告赢得30多次掌声,其中的10个关键词格外引人关注。 ——“不走老路”与“不走邪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详全文) | |
胡锦涛: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 | 2012/11/08 14:41 |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胡锦涛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详全文) | |
胡锦涛: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将亡党亡国 | 2012/11/08 14:40 |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胡锦涛指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胡锦...(详全文) | |
中青报:让人心惊的新闻跟评 | 2012/11/06 18:12 |
“我是来看评论的。”在许多网站的新闻跟帖中,这大概是与“元芳,你怎么看”同样常见的一句话。我越来越觉得,通过查看网民对新闻事件的跟评,深入到“新闻的背后”,的确是一种必要的观察方式。那些被以消息和通讯形式报道的新闻,有时并不足以代表这个社会的全部真实。...(详全文) | |
王征:是谁“拔高”了加藤嘉一 | 2012/11/06 12:40 |
加藤嘉一履历造价事件爆出后,过去几年追捧的中国舆论又出现了一窝蜂的打压。其实“加藤嘉一”的出现应该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标志,但被“拔高”的加藤嘉一又值得中国社会尤其是媒体反思。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关心国际信息和国际社会如何看中国是中国受众的必然心理。一个外国...(详全文) | |
汉学家顾彬批评莫言作品没有思想 | 2012/11/04 11:16 |
作者:曹长青不是得了外国人的奖,就是好东西。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有好的,但是不多。因为评委根本不懂中文。 中国人听到获奖,就觉得光彩照人,其实人家认为中国只有愚昧和落后,这些才是真实的,其余都不真实。只有小脚女人才真实,只有臭不可闻的裹脚布才真实。 莫...(详全文) | |
胡德平:时代发展迫切需要的两个大课题 | 2012/11/04 00:51 |
来源:人民网 胡德平/文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以为,党和国家面临的两个最基本课题,第一个仍旧是下定决心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包括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第二个就是如何进一步落实社会主义宪政法治,依宪依法执政治国。 改革不可废,承诺不可...(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