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采风
共 3099 条新闻
导演谢晋来日喜极而泣 | 07年01月1期 |
■本报记者 孙盈12月16日,久违的84岁高龄的中国著名导演谢晋来日参加了在东京新宿区东京剧场举行的东京上海电影节开幕式。开幕式当天,东京剧场影院座无虚席,约300名日本观众和在日华人观众早早地来到现场等待一睹陪伴自己成长的无数经典影片之父——谢晋导演。在...(详全文) | |
让中国环境美起来——记旅日环保技术专... | 07年01月1期 |
■ 本报记者 李春雁 2006年翩翩而去,2007年姗姗而来。就在刚刚结束的2006年“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上,教育部举办的首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奖赛的163个入围项目在广州中国大酒店出展亮相。引人注目的是,在163个项目中,有2...(详全文) | |
追忆马季在日演出的日子 让欢笑感染华... | 06年12月4期 |
■本报记者 陈鹰 马季先生12月20日驾鹤西归的消息,是从网上得知的。当时,办公室里的同事们一下子都惊呆了。记得今年4月中旬,大家刚刚在“笑的晚会”上与马老及众多相声曲艺界明星亲如一家,促膝欢谈,刚刚欣赏过马老和各位艺术家们精彩的艺术风采。一切都像发...(详全文) | |
好男儿蒲巴甲东京掀热潮 | 06年12月4期 |
■本报记者 孙盈12月16日,中国人气选秀节目《加油!好男儿》2006年全国总冠军、电影《喜马拉雅王子》男主角——藏族青年演员蒲巴甲参加了在东京新宿举行的东京上海电影节开幕式。蒲巴甲首先用日语向来宾们问好。蒲巴甲表示,这是自己第一次走出国门,此次日本之行会...(详全文) | |
复旦附中来日招生门庭若市 华人望子成... | 06年12月4期 |
本报讯(记者李春雁)近年来,随著在日华人队伍的壮大,华人社会在日生活状态由初期奋斗期向安定期转化。因此,有关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渐渐成为华人社会的关注焦点和热点问题。特别是最近,日本的教育机关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利用华人华侨自身在中日两国间生活,子女或多或...(详全文) | |
谢晋蒲巴甲同现电影节 中国文化节压轴... | 06年12月3期 |
本报讯(记者 孙盈)作为“2006日本中国文化节”的压轴戏,同时也为庆祝东京剧场株式会社创业6周年,12月16日,东京中国上海电影节在新宿东京剧场盛大开幕。久违的84岁高龄的中国著名导演谢晋专程来日参加开幕式。上海电影集团总裁任仲伦、日本著名演员、中日文化...(详全文) | |
纽约的重庆爵士女孩在东京 | 06年12月3期 |
■本报记者 孙盈 2007年1月24日,现在纽约生活的重庆女孩儿徐蓓的第二张爵士乐唱片《Lost On Translation》将由世界知名的环球唱片公司在全日本公开发行。1994年,年仅16岁的徐蓓告别父母,只身一人前往美国求学。在举目无亲的异国,徐...(详全文) | |
东京华人兴起8分钟约会 | 06年12月3期 |
本报讯(记者 孙辉) “时间到,男士起立,去下一张桌子。8分钟计时开始……”12月9日下午,一场“8分钟约会”在东京池袋车站附近一家酒吧如约进行。 8张桌子从1编号至8,8对年轻男女按抽签号码一对一进行交谈。8分钟后铃声响起,女士不动,1号男士移至2号桌,...(详全文) | |
毒气弹受害者们的困惑 层层盘剥 所剩... | 06年12月3期 |
■本报记者 朱 江 12月4日,齐齐哈尔“8.4事件”受害者日本支援律师团一致决定,将于明年初正式起诉日本政府。2003年8月4日发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毒剂泄漏事件,导致43人受伤,1人死亡,伤及人数之多、受害者病情之严重,为建国以来所...(详全文) | |
用画笔描绘梦幻最幸福 ——遥看谢春林... | 06年12月2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著名旅日华人画家谢春林,于今年7月1日—10日, 在上海美术馆推出了《在水一方——谢春林海景山水画展》,震撼中国画坛。这个给人惊喜不断的画展,不仅凝聚了谢春林旅日20年的生活和艺术结晶,更重要的是全部展品都以水为主角、以大海为对象,...(详全文) | |
留学生在三洋创造就业奇迹(图) | 06年12月2期 |
■ 本报记者 孙辉一位来自东北的女孩从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毕业后进入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并在半年后成为这家世界著名企业的中国方面广报业务负责人。这对普遍认为工作难找的中国留学生不能不说是一个就业奇迹。这个女孩名叫张婷,来自中国渖阳。在大连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学习两...(详全文) | |
反对抵制日货我开丰田车 ——记著名演... | 06年12月1期 |
■ 本报记者 孙盈 在第19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应日本艾滋预防财团邀请,12月2日,中国艾滋病防治形象大使、著名演员濮存昕来日与日本影星栗原小卷出席了在东京星陵会馆举行的“世界艾滋病专题研讨会”。濮存昕当天戴了一条印满安全套图案的领带,做了题为《中国...(详全文) | |
活跃在日本的中国人专家 ---记日本... | 06年12月1期 |
■ 本报记者 李春雁作为计算流体力学专家,日本独立行政法人理化学研究所的知识产权战略中心研究员雷康斌说起自己在东京大学读博士课程作博士论文答辩时的情景,至今还很兴奋,他说,那是一生中一个难忘的幸福时刻。论文答辩中答辩一词,在英文中也叫“防御”,可以充分刻画...(详全文) | |
黄海波忆中日大辩论台前幕后 | 06年12月1期 |
■ 本报记者 孙盈 11月25日,凤凰卫视《时事辩论会》的主持人黄海波应邀来日参加由国际善邻协会主办的“日中关系与电视台广播电台的作用”东京专题讨论会。黄海波早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国际新闻专业,曾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大学院电影学专业,曾在中央电视台《...(详全文) | |
国际书画大奖展将在东京开幕 | 06年12月1期 |
本报讯(记者 张石)由国际书画大奖展实行委员会主办,日中国际绘画交友会协办,日本文化厅、中国驻日大使馆、每日新闻社、日中协会等为后援的“国际公募第二届国际书画大奖展”将于2007年1月12日-16日在僙僔僆儞展示馆展出。这次大展将展出遍布全世界的书画艺术,...(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