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采风
共 3125 条新闻
Togi+Bao为三八妇女节献礼 | 07年03月2期 |
本报讯(记者 张石)3月8日,驻日中国大使馆举行了庆祝三八妇女节盛大招待会,由中日传统乐手组成的在中日两国乐坛颇负盛名的Togi+Bao组合来到中国大使馆参加庆祝活动。Togi+Bao组合是由日本著名雅乐艺术家东仪秀树和6位中国上海民族乐团的男孩一起组成,...(详全文) | |
中日韩音乐家三进川琦 | 07年03月2期 |
本报讯(记者 周宏)“亚洲交流音乐祭”(ASIANHEALING2007)将于3月17日至18日在神奈川县川崎市举行。以川崎市成为亚洲的音乐交流据点城市为目标,川崎市在2005年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亚洲交流音乐祭”,受到日本社会各界的好评,今年中日韩音乐家第...(详全文) | |
友好音乐会奏阳春序曲 | 07年03月2期 |
本报讯(记者 孙盈)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五周年,应东京日中友好协会的邀请,3月9日,中国民族器乐学会“雅韵华章”艺术团在东京文京公民会馆举行了名为“阳春”的中国民族音乐交流演出。“雅韵华章”艺术团的前身是“幽兰古乐”艺术团,是2005年由中国民族器乐学...(详全文) | |
中国高中生在日也有爸爸妈妈 | 07年03月1期 |
本报讯(记者 周宏)2月26日,来自中国黑龙江、湖南、陕西、内蒙古、天津、重庆5地的40名中国高中生,在启程回国前在东京都举行了“中国高中生中期访日邀请项目”报告会,对他们在日本为期一个月的中期交流学习生活进行了汇报总结。参加本次交流活动的40名中国高中生...(详全文) | |
钓部姐弟的冻土情结 | 07年03月1期 |
■ 本报记者 孙辉 “新世纪冻土会”是一个日本残留孤儿组织。该会在1988年由钓部美惠子创立,成员已由创立时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200馀人。现在,该会代表由钓部美惠子的弟弟钓部英信担任。钓部姐弟以归国者的身份常年为改善日本残留孤儿及后代的生活做出不懈努力,...(详全文) | |
日常交往是友好交流的基础——访日本华... | 07年03月1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接上期) 四、投身主流社会的个人成长经历1940年,华侨二代曾德深出生在横滨中华街。1946年,他进入中华学校接受民族教育。1952年,中华学校发生分裂,11岁的曾德深认识到新中国的存在,接受了第一次社会洗礼。记得当年适逢学生成绩展...(详全文) | |
日常交往是友好交流的基础 ——访日本... | 07年02月4期 |
■本报记者 杨文凯曾德深会长1940年出生在横滨中华街,小学中学就读于中华学校,是典型的在日华侨二世。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曾德深的人生也以这个时间点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72年前,是学习、积累、成长期;1972年后,是投身社会、贡献族群、...(详全文) | |
观光摄影大赛现场颁奖 华人相约富士急... | 07年02月4期 |
本报讯(记者 杨文凯 李春雁)2月21日,大年初四,在日华人的名牌过年节目“相约富士急,集体过大年”又欢快登场。当天,上百位留学生和上百位在日本社会工作的华人,再次来到富士山脚下的富士急游乐园,参加一年一度专为华人举办的“春节游园会”。“相约富士急集体过大...(详全文) | |
用中国画二度挑战《开国大典》——访中... | 07年02月3期 |
■ 本报记者杨文凯最近,中宣部、文化部向中国美术界提出了百年历史重大题材的创作任务。据了解,本次创作由专家评审委员会选定主创人员,审议创作草图,再由创作者同文化部签定创作协议书。整体创作项目选定100个重大历史题材,审核过程严,题材范围广,专业程度高,估计...(详全文) | |
神奈川兵库最适合外国人生活 | 07年02月3期 |
本报讯(记者孙辉)神奈川县和兵库县取得了“创建和外国人共生社会”的最高点。日前,NPO法人多文化共生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设满分为80分的“创建和外国人多文化共生社会”调查里,外国居民最多的神奈川县和兵库县都在60分以上,两县的分数列在日本各地区首位。2月...(详全文) | |
海归细说回国求职炒股经历 | 07年02月3期 |
■ 本报记者李春雁随著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为求职创业的每个人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抓住机遇,寻求更好的发展,海外华人归国热也形成潮流,并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但有成功的“海星”也有失落的“海待”,自己回国后会遇到哪些情况,又应做好哪些心理上的准备呢?...(详全文) | |
《云上的日子》将在日搬上银幕 | 07年02月3期 |
本报讯(记者周宏)去年6月10日在日本全国隆重推出的首部中国当代青春小说《云上的日子》(日文书名叫《云上的少女》),至今已售出1万部,出版后受到日本读者和业界的好评。日本CCRE娱乐公司已决定将该小说搬上银幕,日前已与作者签署了有关协议.并计划在北京200...(详全文) | |
送子回国警惕“父母疏远症” 孩子永远... | 07年02月2期 |
本报讯(记者 李春雁)在日华人或因在日本打拼无暇照顾孩子,或因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安定的成长环境,在孩子小的时候,把孩子送给国内的亲人照料,在孩子长大的时候再把孩子接到身边,这样的人和事频频出现。也许日本人不甚理解,但国人同胞对孩子远离父母,在祖父母、外祖父母...(详全文) | |
我把青春献给你——专访日中友协常务理... | 07年02月2期 |
■ 本报记者 杨文凯 四、中国奇遇(接上期) 从事日中交流事业35年,酒井诚见过各种人物,也遭遇过各种历史时期,其中最令人惊异的莫过于两次天安门事件和非典灾害。但事实证明,任何外来的社会危机、政治冲击、天灾人祸,都无法消弥日中交流的大事业,无力改变日中友好...(详全文) | |
王培:用日本画技画中国孩子(图) | 07年02月1期 |
■ 本报记者 孙辉在东京银座举办个人画展是众多在日画家梦寐以求的事。2月1日,一个年轻中国女性的个人画展在东京银座中岛画廊开幕,她是这所画廊创办以来,所有办个展画家中年龄最小的,她就是年仅30岁的王培。画廊里展示的10幅作品虽然都是日本画,但作品主题既不是...(详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