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日期: 07年12月1期

■ 李长声

日本很好玩,其一有各种各样的

  祭,大都是神社及当地居民所为。明治维新后独尊神道,神化皇威,新政府下令神佛分离,例如东京浅草寺便分出个浅草神社,观音祭也一分为二,浅草神社(祭祀三个开创浅草寺的人,旧称三社神明社)五月搞三社祭,而浅草寺三月搞法会,叫示现会。京都□园祭是日本三大祭之一(另二祭是大阪天神祭、东京神田祭),已经有千馀年历史。

  □园精舍之钟声,有诸行无常之响;沙罗双树之花色,示盛者必衰之理,这是《平家物语》的开篇,让人不由地念佛。操办□园祭的本来是□园社,供奉素盏鸣尊,乃天照大神的弟弟,被比作守护□园精舍的牛头天王,神佛混在,废佛毁寺便改称八崱踵筇鏏祭也单是神社活动了。大概东北三大祭之一的仙台七夕祭最不含宗教性,最初或许有鼓励妇女之意,现今完全是一个观光节目。没有教典,也没有说教者,是日本传统信仰的特点,基本活动就是祭。据统管全国约八万神社的神社本厅调查,大大小小的祭多达三十万,看是看不过来的。虽各有巧妙,但外行看热闹,也无须处处看。三社祭以勇武著称,却听说那些抬神舆的多是暴力团分子。

  商店搞促销活动也叫祭,而学园祭、映画祭相当于我们说校园节、电影节,这个字被用得太广泛,已经不可能给它下个定义,恐怕外语也难以诠译。既然还用著汉字,搬回来就是了,虽然这也使我们对日本的了解常不免望文生义,强作解人。

  按中国古义,聚集为,祭祀土地神为,宋代儒学家笔下有乡民为社会之语,1875年日本人福地樱痴用社会一词翻译英语的society,后来再被我们拿回来,沿用至今。祭当初是祭神,供它吃喝,还给它唱歌跳舞。可是,神给人一副躯壳,又给了一颗自私的心,祭来祭去就不单讨神欢心,想方设法让它替自己办事,随心所愿。中国改革后恢复了解放后扫荡殆尽的祭孔祭黄帝,庄严肃穆,但祭神祭祖之意不在神或祖,在乎尊重既成礼教也。祭还有另一面,那就是打破日常的社会秩序,甚至藉机发泄一通对神仙老子的怨气也说不定。日本更多见这样的祭,看他们抬神舆、拉花车简直像胡闹,今年三社祭竟有人登到神舆顶上,被警察逮了去。不过,日本人办事认真,敬神如神在,胡闹也显得一本正经,而中国人聪明,以致要教育他们领导在跟领导不在一个样。

  自娱,娱人,人们乐此不疲,祭便得以绵延。商人抓商机,更是唯恐天下不祭。大规模的祭,如京都三大祭之一的时代祭起始为纪念平安京建都一千一百周年,例行百馀年,不过是化装游行而已。值得赞叹的是做工精良的华丽服饰都经过严密的历史考证,不是从舞台上搬来的。目莲救母,释迦不肯援手,只给出了个请鬼吃饭的主意,叫盂兰盆会,被日本民间略为一字。也有人把字坐实,解释为用素陶的器皿盛食物上供。盆时跳舞叫盆舞,最有名的是德岛阿波踊,男女老少沿街起舞,招徕四方。富山的噢哇啦风盆被高桥治写进小说《风盆恋歌》里,近年闹得很红火,交通、旅游等行业推波助澜,五千人口的小城三天里涌来二十万游客,就不好从祭神来解释了。

  日本没有中国式的城墙,不曾把农民挡在城外,彻底隔离了自然,似乎也就没形成中国特色的城乡差别。祭的原初目的是祛病免灾,祈祷五谷丰登,更能使城市保留些农耕气息。东京的芝大神宫有祭,长达十一天,被取笑为耷拉耷拉祭。传说由井正雪造德川幕府的反,在饮用的川水里投毒,偏巧有一位老婆婆洗生姜,姜能解毒,怪不得孔子是不撤姜食的,姜水就救了江户居民。耷拉耷拉祭供奉姜,过去有农家开市卖姜,现在也还卖,虽然已经是神社的生意,但成束的生姜,绿茎黄根,还有段嫣紫,终归能亲近一下农业色彩。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6/5868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