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庐山之旅
日期: 06年05月1期

  庐山,又称匡山或匡庐,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北临长江,东濒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相传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7人结庐隐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庐幻化为山,故而得名。
  古人云“匡庐奇秀甲天下”,庐山向以“雄、奇、险、秀”闻名,山中多飞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名胜古迹遍布,夏天气候凉爽宜人,是中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避暑疗养胜地。1996年12月,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庐山区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云中山城牯岭街海拔约1167米。庐山远看有如一山飞峙大江边,近看千峰携手紧相连,横看铁壁钢墙立湖岸,侧看擎天一柱耸云间,正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诗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展现出地壳变化的主要过程。第四纪庐山上升强烈,许多断裂构造形成众多山峰。特别是庐山东南部和西北部为一系列断层崖,形成高峻的山峰。山地周围则满布著断崖峭壁,峙谷幽深;但从牯岭街至汉阳峰及其他山峰的相对高度却不大,走伏较小,谷地宽广,形成“外陡里平”的奇特地形,极便于旅游。
  庐山地处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宜人,盛夏季节是高悬于长江中下游“热海中”的“凉岛”。庐山的年降水量可达1950-2000毫米,而山下的九江则为1400毫米左右,故山中温差大,云雾多,千姿百态,变幻无穷。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庐山植被丰富,随著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顶分别生长著常绿阔叶林,常绿及落叶阔叶混交林。据不完全统计,庐山植物有210科、735属、1720种,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
  且庐山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庐山风景名胜区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500平方公里。庐山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类型,有地质公园之称。
  庐山还是中国古代教育基地。白鹿洞书院创建于公元940年,居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此提出的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准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重要影响。
  庐山又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鼎盛时期山上寺庙多达300多处,其中号称庐山“三大名寺”的西林寺、东林寺、大林寺最为著名。佛教领袖慧远在庐山创建“净土法门”,使庐山成为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其建于公元391年的东林寺是中国最早的寺庙园林。公元5世纪,南朝道士陆修静在庐山开创道教南天师派。明清以后,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也在庐山建堂传教。经过1600年的发展,庐山已形成一山兼聚五教的罕见现象。
  此外,庐山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国际别墅群落,现有英、美、德、法等18个国家建筑风格的别墅600馀栋。美庐别墅、原歇尔曼别墅、原威廉斯别墅等已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在中国的名山中,唯有庐山有这样大规模的“世界村”。
  庐山旅游资源丰富,自司马迁把庐山写进《史记》后,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1500馀位文坛巨匠为庐山留下了4000多首诗词、400多处摩崖题刻和浩如烟海的著述、画卷和书法作品,使庐山享有“文国诗山”的雅号。
  庐山主要风景名胜有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芦林湖、大天池、花径、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小天池、东林寺、白鹿洞书院、庐山植物园、庐山博物院等。牯岭镇是庐山上一座奇特的山城,也是庐山风景名胜区的游览中心。
  然而,要真正领略庐山之美,还须亲临其境。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5/17491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