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坛
阮翔
说点儿老话题,聊聊上网。
要说起网龄来,我应该比很多国人上网的历史都长。虽然算不上骨灰级的网人,不过肯定是很高龄的泡网人士了。要证明不难,随便说一点事实,只要是了解网络的人看到这个事实就都知道怎么回事儿了。我的第一个ICQ号码是4位数的。而补充材料1是:ICQ在90年代末全球用户就超过1000万。补充材料2是:我刚刚上网的时候还没有ICQ。当然,在自己家里拨号上网就相对晚了一些,不过也可以追述到1997年,但是接触网络要比这个早。
上面说起网龄,并不是要显摆。出国早的中国人比我上网早的很多。之所以说一下自己上网年份长是想说明一件事情,就是我开始上网的年代比较特别,正好是互联网图形界面时代的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看到了中国普罗大众使用互联网从诞生到今天的完整历史。正因如此,所以我下面的评论才不会显得无凭无据。
虽然上网时间长,但是自问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网虫。除了一个待了10多年的小论坛以外,我没有很少去更不会扎根那些著名的BBS或者网络论坛。虽然也有个博客,但是基本上不更新,常关注的博客不超过5个。拥有自己的域名,但是不对外公开;不玩网络游戏;不用微博;作为中国人,却不用QQ;至于淘宝,豆瓣都用,但不是常客;MSN虽然常开但是上面的ID列表长度没超过20;我甚至很少用email。一定要找出一样离不开的网络工具可能也就是电驴。我用最朴素和原始的方法消费著互联网,也保持著最朴素和原始的网络价值观。
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这是一句很经典的话,在互联网刚刚开始流行的时候流传甚广。它的意思很简单,互联网是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现实世界的法则并不存在也不适用。互联网有互联网道德,这些道德中国人好像并不了解,也不打算遵守。
网络上常看人吵架,也常看见有人说,中国人上网喜欢吵架。不过在我看来,争吵,甚至相互骂街都不是问题。到虚拟世界原本就是为了做一些现实世界中做不了也不敢做的事情。吵架也不是中国人独有的。西方人在网络上也是吵得不可开交。不要说西方人,就是文明到了极致的日本人在网络上也是暴躁如雷,动辄开骂。不信的人也不用去2ch这些日本网络下只角求证,哪怕到yahoo的BBS看看也就知道我没有骗人。吵架也好,骂街也好,在网络上都不算什么。但是网络有网络的规矩。拿论坛来说,一般所有的论坛都会对发帖的内容做一些规定。比如很多技术类论坛都会写明本坛发帖必须针对某一类技术话题。就是没有任何发帖内容限制,在中国大陆,也至少会加上一条,不要发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帖子,因为一旦这些帖子大肆横行,将会威胁到论坛的生存。
在外国人的论坛里,大家都会认真尊重这些规定。但是中国人大抵不管这些。自己爱怎么来怎么来,高兴爽了就行。尤其是政治话题,更是放开了随便说,根本不顾论坛管理者是否会遇到麻烦。很多论坛就是因为发帖子肆意妄为最终导致论坛关闭,搞得论坛管理者焦头烂额。关于发帖还有一条最基本的网络道德,就是无论怎么争吵,甚至恶语相向,有删贴权的一方不可以利用网络特权来打击对手。我曾经在某个论坛遭遇到这种事情。当时让我目瞪口呆的是,这个论坛中居然没有任何一个ID出来谴责这种行为。而事实上我当时也拥有那个论坛的删贴权,但是在争吵对方大肆删除我的帖子的时候,我还是选择了沉默,自始至终没有用删贴反击。所以我只能选择离开。我坚持的是一个底线,网络上的道德底线。很简单,如果没有人维护这个底线,最终论坛就会变成一言堂。只有拥有删贴权的管理者认同的发言和ID才能生存下去。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的道德定义或许不同,但是他们遵循同样的社会发展规律。很简单,创造自由的环境同时不要去妨碍他人的自由。中国人在现实中做不到这点,在网络上也还是做不到。
最让我无可忍受的是所谓的“人肉搜索”。很奇怪,国人都很享受这种事情。但凡遇到什么事情就大叫人肉搜索。搜贪官污吏,搜网络明星,搜热点新闻的主人公。贪官污吏固然可恨,但是这并不是我们肆无忌惮得人肉搜索的理由。在虚拟世界里不懂得尊重隐私,在现实社会中也不会懂得尊重隐私,每个人都不尊重隐私,那么自己的隐私也不会被尊重。当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没有了距离,互联网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我们中国人追逐潮流的脚步可谓快步流星,从当年的博客到现在微博,facebook,世界上有了什么新的概念,都会第一时间在中国找到复制品。但是我们只是复制内容而复制不到精神。外国人也在网络上传电影,但是他们更加传递理念。网络的共享精神不但深深扎根网络世界,甚至影响到现实世界,引发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但是我们中国人却只是恶狠狠的传著电影,然后兴高采烈地说不去电影院了。
很多人说互联网改变中国。我看只说对了一半。互联网确实帮助中国人打破信息封锁,但是它远远没有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中国互联网发展近20年,我以为我一路随著历史进程前进,但是仔细想想,其实不过是在旁观史前文明风貌。
阮翔
说点儿老话题,聊聊上网。
要说起网龄来,我应该比很多国人上网的历史都长。虽然算不上骨灰级的网人,不过肯定是很高龄的泡网人士了。要证明不难,随便说一点事实,只要是了解网络的人看到这个事实就都知道怎么回事儿了。我的第一个ICQ号码是4位数的。而补充材料1是:ICQ在90年代末全球用户就超过1000万。补充材料2是:我刚刚上网的时候还没有ICQ。当然,在自己家里拨号上网就相对晚了一些,不过也可以追述到1997年,但是接触网络要比这个早。
上面说起网龄,并不是要显摆。出国早的中国人比我上网早的很多。之所以说一下自己上网年份长是想说明一件事情,就是我开始上网的年代比较特别,正好是互联网图形界面时代的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看到了中国普罗大众使用互联网从诞生到今天的完整历史。正因如此,所以我下面的评论才不会显得无凭无据。
虽然上网时间长,但是自问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网虫。除了一个待了10多年的小论坛以外,我没有很少去更不会扎根那些著名的BBS或者网络论坛。虽然也有个博客,但是基本上不更新,常关注的博客不超过5个。拥有自己的域名,但是不对外公开;不玩网络游戏;不用微博;作为中国人,却不用QQ;至于淘宝,豆瓣都用,但不是常客;MSN虽然常开但是上面的ID列表长度没超过20;我甚至很少用email。一定要找出一样离不开的网络工具可能也就是电驴。我用最朴素和原始的方法消费著互联网,也保持著最朴素和原始的网络价值观。
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这是一句很经典的话,在互联网刚刚开始流行的时候流传甚广。它的意思很简单,互联网是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现实世界的法则并不存在也不适用。互联网有互联网道德,这些道德中国人好像并不了解,也不打算遵守。
网络上常看人吵架,也常看见有人说,中国人上网喜欢吵架。不过在我看来,争吵,甚至相互骂街都不是问题。到虚拟世界原本就是为了做一些现实世界中做不了也不敢做的事情。吵架也不是中国人独有的。西方人在网络上也是吵得不可开交。不要说西方人,就是文明到了极致的日本人在网络上也是暴躁如雷,动辄开骂。不信的人也不用去2ch这些日本网络下只角求证,哪怕到yahoo的BBS看看也就知道我没有骗人。吵架也好,骂街也好,在网络上都不算什么。但是网络有网络的规矩。拿论坛来说,一般所有的论坛都会对发帖的内容做一些规定。比如很多技术类论坛都会写明本坛发帖必须针对某一类技术话题。就是没有任何发帖内容限制,在中国大陆,也至少会加上一条,不要发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帖子,因为一旦这些帖子大肆横行,将会威胁到论坛的生存。
在外国人的论坛里,大家都会认真尊重这些规定。但是中国人大抵不管这些。自己爱怎么来怎么来,高兴爽了就行。尤其是政治话题,更是放开了随便说,根本不顾论坛管理者是否会遇到麻烦。很多论坛就是因为发帖子肆意妄为最终导致论坛关闭,搞得论坛管理者焦头烂额。关于发帖还有一条最基本的网络道德,就是无论怎么争吵,甚至恶语相向,有删贴权的一方不可以利用网络特权来打击对手。我曾经在某个论坛遭遇到这种事情。当时让我目瞪口呆的是,这个论坛中居然没有任何一个ID出来谴责这种行为。而事实上我当时也拥有那个论坛的删贴权,但是在争吵对方大肆删除我的帖子的时候,我还是选择了沉默,自始至终没有用删贴反击。所以我只能选择离开。我坚持的是一个底线,网络上的道德底线。很简单,如果没有人维护这个底线,最终论坛就会变成一言堂。只有拥有删贴权的管理者认同的发言和ID才能生存下去。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的道德定义或许不同,但是他们遵循同样的社会发展规律。很简单,创造自由的环境同时不要去妨碍他人的自由。中国人在现实中做不到这点,在网络上也还是做不到。
最让我无可忍受的是所谓的“人肉搜索”。很奇怪,国人都很享受这种事情。但凡遇到什么事情就大叫人肉搜索。搜贪官污吏,搜网络明星,搜热点新闻的主人公。贪官污吏固然可恨,但是这并不是我们肆无忌惮得人肉搜索的理由。在虚拟世界里不懂得尊重隐私,在现实社会中也不会懂得尊重隐私,每个人都不尊重隐私,那么自己的隐私也不会被尊重。当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没有了距离,互联网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我们中国人追逐潮流的脚步可谓快步流星,从当年的博客到现在微博,facebook,世界上有了什么新的概念,都会第一时间在中国找到复制品。但是我们只是复制内容而复制不到精神。外国人也在网络上传电影,但是他们更加传递理念。网络的共享精神不但深深扎根网络世界,甚至影响到现实世界,引发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但是我们中国人却只是恶狠狠的传著电影,然后兴高采烈地说不去电影院了。
很多人说互联网改变中国。我看只说对了一半。互联网确实帮助中国人打破信息封锁,但是它远远没有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中国互联网发展近20年,我以为我一路随著历史进程前进,但是仔细想想,其实不过是在旁观史前文明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