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账
雪非
又是中秋节。今年好像没什么可拉开架势过的,带回的月饼不到初十就吃完了,如今连包装盒都清理完毕。买回几束花,再就是拿这“节”字做文章。节。有很多意思,第一义是植物的节,如竹节。此外还有礼节、节操、节制、节约等等含义。
中国人过节,好像就恰恰愿意跟这“节”字的节制节约的意思对著干,总要尽所能破一破节制节约的惯例,气氛场面直奔红火热闹,能打造就打造。
再就是吃。
前年中秋是9月14日,第一次和美国的大月亮打了大照面。原计划晚饭在家吃,两天前去China town已经采购回一堆足以把中秋过出节味的材料。可是,到了晚上该做饭的时候,伸头看看外边,月色颇佳,便说了句去中华街提起包出了门。
中秋夜,中华街比平时热闹得多。各种人种,穿梭在缭绕著厨房排烟机味道的大街小巷。这种味道,地铁到China town站一开门就扑过来,一下子就能满足你味腺方面的乡情需要。
见到几群华人男女,多半是中老年,看样子像是该街华人商会的聚会。女士们刚做的头发蓬松著,气温很秋天了,还有人拖拖拉拉身著低胸无袖礼服,不介意晚凉,更不在意腋下像夹著白生生的发面饼。这情景,怎么看都是在办事儿,在过节。平时的中华街到处是不修边幅的华裔华人,感觉不修边幅是这里的常态景象。
那几家评价好的店家家爆满,只好去找可即时入座的店家。有一家位置很好店面也宽敞的,从未进去过。近前看,贴著手写体广告:大双龙$15。怪了,龙虾是波士顿特产,这道菜波士顿中国餐馆家家都做,平均价位$35到$39,这家怎么这么便宜?进去看看。坐定,先打听那大双龙是否真卖$15,答是啊是啊。要一个。再要一个青菜。这个青菜也是各家都有的,几乎统统推荐这道蒜蓉豆苗,$12。又让推荐一个自家拿手菜,说是什么酸辣鸡,就酸辣鸡了。
大双龙上来之前不大工夫间,店里就呼呼啦啦进来一群客人。我们左边右边身后三张桌子都坐满了,是一个旅游团。导游是个中国女孩,跟司机和另一个助手坐我们旁边桌。她跟店家人说普通话,看样子很熟,像是常客。她身边司机是个黑人,他们之间说英语。另外两桌多半是美国年轻人,学生样子。他们的菜上得快,一人一大盘炒饭,中间几样大众菜。那些孩子,摆弄著筷子,虽说有点不自如,却也吃得蛮香的样子。几分钟的功夫,旁边桌同胞导游的普通话就上了我们桌。她来自湖南,这些美国年轻人自华盛顿出发,今夜住波士顿,然后还要去尼亚加拉瀑布什么的。是一家华人旅行社。看见学生桌上有的人面前有龙虾,有的人没有,问怎么回事,她告诉我们说要吃龙虾需另加钱。
我们的大双龙端上来了,虾肉爆葱姜香气扑鼻,红盈盈的十分诱人。只是那份量怎么看也不够大不够双。两只龙虾做出来是很壮观的一大盘,见识好几次了。两人你看我我看你,讪笑著,嘀咕说这家这双龙做得还真对得起那$15。数了数龙虾该有的胳膊腿,够数。就悻悻地开吃。吃得不爽。因为这双龙虽首尾俱全,却少了各自背部最上口的身段。这是何苦呢?咱又不是舍不得那买身段的钱,闹得好像特贪便宜又贪吃,还得陪上苦笑。
结帐$70余。一般的华人餐馆大多无那种打印的正规账单,很多是手写,且繁体字简称。北京烤鸭写作“北鸭”,甚至“北甲”;双龙简略做“双——”。外加消费税和小费,最终付的钱总是个大概数。撮一顿有葱姜双龙的,怎么都要$100上下,这家到底是没身段的价格,余出了买月饼的零头。
出了店,去地铁站的拐角处,有一家越南饼铺。以前进去过,经销的多是中式点心,也有面包。售货员也是说华语的人,当然接待美国人时他们说美国话,见了我就说中国话。
玻璃罩里摆著几样月饼,$2、3、5一块不止。买了3块$5的,回到家掰开腊肉五仁的,那叫好吃。一小口,就覆盖了从前记忆里一直垫底好吃之最的老婆月饼。这个腊肉五仁月饼打得实在好吃,沉甸甸实实惠惠,肉块亮亮地夹在其中,油香松软,且不腻。
归途地铁,又巴士,再步行10分钟。月亮挂树梢,再走几步就空悬著,哪儿也不挂。看看它,就想我是不是应该吟诗抒怀一下才好,古人醉酒后就特爱抒情婉约什么的,就诞生了很多流传久远的佳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怎么一点不觉得倍思亲呢?情商太低。床前明月光呢?太小儿科。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小儿藏猫猫似的煞是有趣,后半却又得掏出手帕拭泪。欲擒故纵得露骨,有点呻吟。算了,酸。
忽想起这月亮是外国的月亮,就拿起相机伸出变焦对著看,看它究竟圆得标准否。没看出圆到哪里,满脑子的中国情结,却叫那月亮看了个透。
雪非
又是中秋节。今年好像没什么可拉开架势过的,带回的月饼不到初十就吃完了,如今连包装盒都清理完毕。买回几束花,再就是拿这“节”字做文章。节。有很多意思,第一义是植物的节,如竹节。此外还有礼节、节操、节制、节约等等含义。
中国人过节,好像就恰恰愿意跟这“节”字的节制节约的意思对著干,总要尽所能破一破节制节约的惯例,气氛场面直奔红火热闹,能打造就打造。
再就是吃。
前年中秋是9月14日,第一次和美国的大月亮打了大照面。原计划晚饭在家吃,两天前去China town已经采购回一堆足以把中秋过出节味的材料。可是,到了晚上该做饭的时候,伸头看看外边,月色颇佳,便说了句去中华街提起包出了门。
中秋夜,中华街比平时热闹得多。各种人种,穿梭在缭绕著厨房排烟机味道的大街小巷。这种味道,地铁到China town站一开门就扑过来,一下子就能满足你味腺方面的乡情需要。
见到几群华人男女,多半是中老年,看样子像是该街华人商会的聚会。女士们刚做的头发蓬松著,气温很秋天了,还有人拖拖拉拉身著低胸无袖礼服,不介意晚凉,更不在意腋下像夹著白生生的发面饼。这情景,怎么看都是在办事儿,在过节。平时的中华街到处是不修边幅的华裔华人,感觉不修边幅是这里的常态景象。
那几家评价好的店家家爆满,只好去找可即时入座的店家。有一家位置很好店面也宽敞的,从未进去过。近前看,贴著手写体广告:大双龙$15。怪了,龙虾是波士顿特产,这道菜波士顿中国餐馆家家都做,平均价位$35到$39,这家怎么这么便宜?进去看看。坐定,先打听那大双龙是否真卖$15,答是啊是啊。要一个。再要一个青菜。这个青菜也是各家都有的,几乎统统推荐这道蒜蓉豆苗,$12。又让推荐一个自家拿手菜,说是什么酸辣鸡,就酸辣鸡了。
大双龙上来之前不大工夫间,店里就呼呼啦啦进来一群客人。我们左边右边身后三张桌子都坐满了,是一个旅游团。导游是个中国女孩,跟司机和另一个助手坐我们旁边桌。她跟店家人说普通话,看样子很熟,像是常客。她身边司机是个黑人,他们之间说英语。另外两桌多半是美国年轻人,学生样子。他们的菜上得快,一人一大盘炒饭,中间几样大众菜。那些孩子,摆弄著筷子,虽说有点不自如,却也吃得蛮香的样子。几分钟的功夫,旁边桌同胞导游的普通话就上了我们桌。她来自湖南,这些美国年轻人自华盛顿出发,今夜住波士顿,然后还要去尼亚加拉瀑布什么的。是一家华人旅行社。看见学生桌上有的人面前有龙虾,有的人没有,问怎么回事,她告诉我们说要吃龙虾需另加钱。
我们的大双龙端上来了,虾肉爆葱姜香气扑鼻,红盈盈的十分诱人。只是那份量怎么看也不够大不够双。两只龙虾做出来是很壮观的一大盘,见识好几次了。两人你看我我看你,讪笑著,嘀咕说这家这双龙做得还真对得起那$15。数了数龙虾该有的胳膊腿,够数。就悻悻地开吃。吃得不爽。因为这双龙虽首尾俱全,却少了各自背部最上口的身段。这是何苦呢?咱又不是舍不得那买身段的钱,闹得好像特贪便宜又贪吃,还得陪上苦笑。
结帐$70余。一般的华人餐馆大多无那种打印的正规账单,很多是手写,且繁体字简称。北京烤鸭写作“北鸭”,甚至“北甲”;双龙简略做“双——”。外加消费税和小费,最终付的钱总是个大概数。撮一顿有葱姜双龙的,怎么都要$100上下,这家到底是没身段的价格,余出了买月饼的零头。
出了店,去地铁站的拐角处,有一家越南饼铺。以前进去过,经销的多是中式点心,也有面包。售货员也是说华语的人,当然接待美国人时他们说美国话,见了我就说中国话。
玻璃罩里摆著几样月饼,$2、3、5一块不止。买了3块$5的,回到家掰开腊肉五仁的,那叫好吃。一小口,就覆盖了从前记忆里一直垫底好吃之最的老婆月饼。这个腊肉五仁月饼打得实在好吃,沉甸甸实实惠惠,肉块亮亮地夹在其中,油香松软,且不腻。
归途地铁,又巴士,再步行10分钟。月亮挂树梢,再走几步就空悬著,哪儿也不挂。看看它,就想我是不是应该吟诗抒怀一下才好,古人醉酒后就特爱抒情婉约什么的,就诞生了很多流传久远的佳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怎么一点不觉得倍思亲呢?情商太低。床前明月光呢?太小儿科。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小儿藏猫猫似的煞是有趣,后半却又得掏出手帕拭泪。欲擒故纵得露骨,有点呻吟。算了,酸。
忽想起这月亮是外国的月亮,就拿起相机伸出变焦对著看,看它究竟圆得标准否。没看出圆到哪里,满脑子的中国情结,却叫那月亮看了个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