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好 坏 / ● 陈 骏
日期: 03年09月4期
   写了几篇中日友好的文章,有国内朋友问,日本人真是这样友好?好象与正统的舆论导向或者流传的小道消息不一样。我说我从来没有说过自己写的都是真理,但是我可以打保票,我说的都是真话。其实,一个人对生存环境的感受,或多或少都是通过日常生活所接触的具体的人具体的事而积累起来的。我是属于胆子比较小的,因此在我没有接触外星人以前,你要问我外星人是好是坏,我可是无论如何不敢凭空捏造我的看法的。不过一个人即使社交范围再广,经常打交道的有名有姓的人大概不会超过100个。我估算一下,我在日本生活了六、七年,加上网络上认识的狐朋狗友,也没有超过这个数目。所以,对我这种不读书不看报的人来说,我的日本观相当程度上就是由这几十号人决定的,盲人摸象以偏概全也是不可避免的。我在日本从没干过体力活也没吃过什么苦,交往的是多少有些文化的人,因此得出日本人对中国人比较友好的结论也是情有可原的,有点文化的人,就算肚子里暗暗地骂着你这个穷鬼跑到日本来和我们抢饭碗,可嘴里就不会说出来,脸上还是笑嘻嘻地夸着你真能干比日本人聪明。
??当然还有许多具体的生活细节。譬如我这个人一向粗心大意,经常忘记锁自行车,甚至还把比较值钱的东西留在车兜里,可居然一次也没有遗失过,这实在是一个奇迹。人很容易拿相似的情景作些比较,我以前在上海的时候,别说是没锁,就是加了两把锁的自行车还是丢过几次:别说是钱包,就是放在车兜里一只空的马夹袋也往往是一转身就没有影子了。这样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我也就不说了。如果谁不相信的话,我可以和你打赌,在上海和京都做一组对比实验,你要赌什么我都奉陪。这样说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只是我对我的结论抱有很大的自信。用我们小时候看电影学来的判别好人坏人的标准来区分的话,我觉得日本人当中好人老实人可能多一些。但是,日本人也不全是正人君子,只是一个比例问题。我可以说说最近遇到的一个比较稀有的例子。
??那是年初的一个晚上,饭后散步顺便去车站看看旅游广告。只见一个三十来岁的盲人走到售票机前,掏出钱包拿出纸币往机器里塞钱。说时迟那时快,旁边窜过来一个长者。我想到底是日本人,这样大年纪了还在学雷锋。可是结果好象不太妙,票子没有出来,那张千元纸币却到了那个老雷锋的手里。我离开现场大约有四五米之远,那人对盲人嘀咕了几句好象说是机器故障他会帮忙去找站务人员,然后虚晃一枪扬长而去。实际上我那时候的反应比较迟钝,我还在揣测那张千元纸币是如何从机器里回来的,后来想想也很简单,就是那人欺负盲人视而不见,按了“取消”键,再谎称机器故障,这简直是明火执仗了。其实,那时候我倒是可以挺身而出做一回雷锋的,我现在回想起来还有点后悔莫及,我可能担心在警察面前我的描述能力不足以把事实经过准确无误地表达清楚,否则的话,次日报纸上说不定就有一条“中国人陈某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新闻了。
??我现在复述这个事件,无非是想说明日本人也有坏人。或许是比例的问题,或许是我的运气比较好,经常遇到的都是些好人。同时,我想说的是,亲眼目睹这件小事以后,几乎从根本上动摇了我多年来逐渐形成的对日本人的好感,因此我也理解了日本人为何对中国人具有如此偏见。虽然只有一小撮华人在东京杀人放火,但是已经大大地影响了日本人的中国观。基于同样的理由,我对那些对日本人咬牙切齿的同胞也同样予以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日本观,我想,一个成熟的观点应当相当程度上是由自己直接或间接接触日本人以后才形成的,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认识或者了解过一个日本人而仇日亲日的话,那么除了盲目和无知以外,要么来自于像我这样不负责任的舆论导向,要么就是偏听偏信于道听途说。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6/2279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