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村八分”与“欺辱文化”
日期: 08年07月2期

万景路

 

  村八分是指从江户时代开始,日本农村对严重违反村规、严重损害集体利益的村民所实施的进行绝交或孤立的一种惩罚方式。按照江户时期御定书百条之规定,在村落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或者互助被定为十分,也就是十个方面,包括:1.出生,2.成人,3.结婚,4.建房,5.火灾,6.水灾,7.生病,8.葬礼,9.出行,10.法事。而对某人实施村八分,也就意味著全体村民有八分(即八个方面)与其断交,只留下二分(包括火灾和葬礼)的交往。而这二分的交往也非是对被实施了村八分的人的同情可怜或给其最后改过的机会,而是因为如果死了人不去帮忙的话,那么由于死尸腐烂会引起传染病而殃及四邻之故。如果拝了火而不去救助,火势蔓延则有可能延烧到整个村落。因此,十分中的葬礼火灾才被当时的村规列为不得不为的救助项目。由于日本古代实行的是户籍固定制度,亦即某一地区之住民是不可以搬家移住的,并且,村八分还具有连带性,也就是一人违规,全家受牵连都要被村八分。甚至有的地方连神社也参与村八分,以神的名义制裁被村八分者,这就意味著,违规者将失去最后的精神寄托。想像一下,在古代日本的那样一个圈子文化中如果被村八分了,也就意味著要忍受所有村民的鄙视眼神歧视行为,陷于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人间炼狱之中。

  明治维新以后,出于人道上的理由,村八分被明令禁止了,一时间,似乎表面上村八分现象渐渐淡出历史舞台了。时至今日,日本的中、小学生甚至已不知村八分为何物。但观察日本社会现状,我们却处处能感受到日本社会中存在著一种上至所有职场,下至学校的普遍的已鸡卖(欺辱)现象。我们发现,无论在日本的任何职场、学校中,都会找出那么一、两位被欺侮、被孤立的受气包存在。前几年,在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大裁员浪潮中,一种特有的绝妙的日本公司裁员方法曾经令我们这些外国人目瞪口呆,那就是针对要裁掉的高工资的中层管理人员资深社员等,日本公司的做法是,给他一个窗明几净采光良好的突出位子,然后不安排任何工作,全体职员除去问候语之外对其视而不见,直到其个人受不了而辞职为止。还有在日本的所有学校中普遍存在著的欺辱现象,已使我们每天在电视上看到日本小学生因被欺辱而自杀的新闻见惯不怪了,也正因为欺辱现象的普遍存在,才使得日本年年位居自杀大国的榜首。与日本友人聊起日本独特的这种欺辱文化、聊起村八分现象时,在语言表达上向来暧昧的日本人大都会立即回答,知道呀并主动向你解释村八分是怎么回事儿,那种明显异于平时的快人快语和眼神儿中流出的明显的发自内心的恐怖感,让我们这些外人著实感到震惊。

  种种实例表明,尽管现在许多日本人把村八分现象看作是日本传统文化中恶劣的陋习,平时也都避而不谈,但正如日本人自己在《作为潜在意识中的村八分》中说的作为自江户时代以来300年中浸透日本人骨子里的村八分的传统,虽然以人道的理由遭到了废止,但在潜意识的深处,它却是明确存在的。从另一方面看,日本人认为,正因为有了过去村八分的这种惩罚方式存在,因此,才强化了人们共同生活,使每个人更加本能地跟随大家行事,并培养出了集体主义精神,形成了一种从众心理。也因此,日本著名民族作家司马辽太郎说:在日本社会中,欺辱似乎成为了维护秩序的正义。它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欺辱文化是支配日本人社会活动的一个基本机制,因为欺辱文化的存在,才使日本人从众循规蹈矩,而没有人争当出头鸟。所以,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欺辱原理是贯穿整个日本社会的枢纽。当然,这一切都来源于日本古时候传下来的村八分现象。所以说,村八分无论怎样改头换面,它都不会真正地从日本社会中消逝。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78282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