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右派子女入团记
日期: 07年03月4期

韩伟冬

田雨滢是个下乡知青,父亲是右派,按道理也应属受歧视之列,但他能写一手好文章,便有了许多特殊的经历。

刚到生产队时,集体户的房子还没有盖好,田雨滢和另一位男生分住到社员何老四家。何老四的儿子结婚刚三天,为了让远离家乡的知青休息好,何老四主动做儿子、儿媳工作,把新房倒出让给两个知青住。第二天,田雨滢就写了一篇报道:《让房中的阶级情》,并在地区的《长春日报》上发表。何老四的名字变成铅字,一下子轰动了荷花屯。随后,田雨滢又在《长春日报》发表了一篇《给大鹏的信》,动员他一个犹豫不决的好朋友大鹏到农村广阔天地来“大有作为”。这封信很长,发了近一整版,至少为当时长春地区动员知青上山下乡工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田雨滢也被报社聘为通讯员。

大队团总支书记一波觉得人才难得,便把田雨滢调到了大队刚成立的广播站,集采、编、播于田雨滢一人之身,令田雨滢诚惶诚恐,加倍工作,感恩不尽。

田雨滢当时最大的心愿就是要加入共青团。他的身籍还在荷花屯,每次回集体户,他几乎都要给团支部书记高小雪交一份申请书或思想汇报什么的。高小雪在学校时对田雨滢就有好感,但对田雨滢入团的事却不敢造次,右派子女入团,毕竟是太敏感。

背后,高小雪却积极为田雨滢干旋和协调,向一波汇报,和支部的团员介绍田雨滢入团的迫切心情。前前后后,支部对田雨滢共考验了五年,终于在一个夏天通过了他的入团申请,材料上报给了大队团总支。

几个月过去了,田雨滢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入团的通知,自己也不好问,后来还是高小雪向他透露:书记说,报到公社团委还没有批回来。

说来也巧,有一天一波在大队张书记家喝醉了,解下钥匙让田雨滢到他卷柜里取茶叶,田雨滢却一眼看到了自己那张入团审批表,正静静地躺在一波的卷柜里。他顾不得拿茶叶了,抓起那张表,几下撕得粉碎。随后,像喝醉了一样摇摇晃晃地向村外走去……

对入团彻底绝望了的田雨滢开始偷著学英语,并非是为了有一天会用上,更多是为了逃避现实。在把仅能找到的几本英语教材背得滚瓜烂熟以后,又开始利用业时间在广播室的扩大机里收听英语台广播,锻炼自己“听”英语的能力。

广播室与张书记的办室里间挨著,中间只隔著一层装饰的刨花板,尽管田雨滢收听英语台时音量放得很低,还是被张书记发现了。一天晚上,张书记、一波推门闯进了广播室,抓了田雨滢偷听“敌台”的现行。

田雨滢在全公社被游斗了一个多月,又被放逐到集体户改造。

一九七七年,田雨滢考进了师大外语系。据说后来的事情极具戏剧性:入学不久,他的入团申请就被班级团支部批准,报到系里后,系里发现他已二十六岁,早过了入团年龄,未予批准。

毕业时,班长从系里带回各种证书发给大家,田雨滢意外地收到了一张团关系调转介绍信,田雨滢心情极其复杂,最后含著辛酸的眼泪悄悄地把介绍信揣进了兜里。

田雨滢在新分配的学校里任了两年团宣传委员,做了大量团的工作,并在这一位置上光荣退团。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5/3651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