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又见汉代人用倭扇
日期: 13年08月3期

亥鼻东瀛


万景路


看历史剧,曾经为李逵把包著熟牛肉的报纸包往桌上一摔而膛目,也曾经为武侠片中的大侠们空中斗法时随著倒掠的镜头闪过的根根电线杆而结舌。最近看一部汉代片,又见汉朝人悠哉悠哉的轻摇折扇的情景,就有了那么点古人看电视的感觉,倒著实令人艳羡。不过,李逵的报纸牛肉和大侠们电线杆前斗勇,毕竟还是技术性错误,而汉代人用倭扇,却是有著认识上的误区的,一部不错的电影或电视剧却因了一点瑕疵而留下笑柄,也可谓之缺憾了。


其实,关于折扇的发明权之所属,在中日之间是一直有著争议的。我们说折扇出于中国,是认为南北朝时期的腰扇即为折扇,所据者为《南齐书刘祥传》中有腰扇的记载。而胡三省在《资治通鉴音注》中进一步解释:(南齐高帝时)腰扇,佩之于腰,今谓之折叠扇。不过,以此就断定南朝已存在折叠扇了,听起来就颇觉微妙,因为佩之于腰的扇子这个因,并不一定能带来今谓之折叠扇这个果。团扇也可以插腰上嘛。而且,从我们唐宋时期咏扇的诗词中也可略见一斑,唐代咏扇诗句基本都是咏团扇的,而宋元时期却出现了许多歌咏日本折扇的诗句,比如苏轼就有日本折扇精致非中国所及之语留世。苏辙则在《杨主簿日本扇》吟咏道:扇从日本来,风非日本风……,元代贡性之《南湖集》卷下《倭扇》的外蕃巧艺夺天工,笔底丹青知无穷。好似越裳供翡翠,也从中国被仁风。更是赞极了日本折扇。而从文献记载看,日本的折扇从材质可以分为板扇(桧扇)与纸扇(蝙蝠扇)两种。桧扇的起源一般认为在平安时代(794-1192年),如最具权威的日本史学辞书《国史大辞典》认为桧扇是九世纪前后日本发明的。著名语言学家松村明编的《大辞林》亦记载:桧扇为日本在平安前期所独创。但是,近年在平城京遗址中发掘出数柄桧扇,从年代考证,被确定为公元747年前后的遗物。从而使桧扇的历史上溯到了奈良时代(710-794年)。这一重要的考古发现,也为折扇的日本起源说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如此看来,这折扇源于日本说似乎比源于中国说更具说服力。《日本语源由来词典》还介绍说:日本折扇起源于奈良时期,时人把木简叠在一起然后在底部开眼以绳纽系之,是用来做记事簿的,至平安时代,才出现了把五六根细竹条如上述方法组合在一起,然后在竹条之间贴上绢布或纸,开合之间,就形成了折扇的雏形,当时日人因其形状称其为蝙蝠扇。但据说折扇在当时也不是用来取凉的,而是在如皇室举行各种仪式或祭神是作为装饰品使用。后来文人骚客模仿我们在团扇上题诗作画风习,也就开始在折扇纸间写上和歌等作为馈赠礼品互相赠答。


折扇,日语汉字也写做扇子,发音近似于我们的绅士,看后代日本人对折扇的使用,还真就有点绅士的样子。折扇在日本传至今天,不仅天皇祭祖时手持折扇,日本人结婚时新郎官也手持折扇,艺伎们献艺却也离不开折扇。普通人图方便夏季出门在外也用折扇,但感觉就是和用无妻哇(日语团扇)有点不同,看著倒是颇有绅士淑女之风。


说起日本折扇传入我国时间,一般认为是在晚唐随遣唐使的到来,折扇也作为一种赠答品被带入我国,但普及到普通人使用,据说是在宋代,而至明代,折扇不仅已经普及,而且做工选料也愈趋于精,比如象牙的、玳瑁的、檀香的、沉香的以及传统棕竹的等等都已出现,制作工艺也已发展至螺钿、雕漆、洒金等各种。折扇传至今天,在我国也与日本一样,更多的还是重于装饰,毕竟折扇是扇不出多少风来的。真要过瘾,还得是蒲扇、芭蕉扇等。但即使是折扇,也不要像某些导演那样,一扇子就把日本相当于我们唐代的平安时期的扇子给扇到汉朝去了,被日本人知道,倒是徒落笑柄于邻邦。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48/14881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