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日期: 08年10月2期

■ 陈 骏

1973823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两名有前科的罪犯在抢劫银行失手后,挟持了4位银行职员当人质,与警方僵持130个小时后被活捉归案。事发数月后,4名人质居然对绑匪显露怜悯情感,拒绝在法院指控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资金聘请律师,好像他们并不痛恨绑匪,对绑匪对他们的照顾表示感激,反而对警察倒是采取了敌视态度。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女性人质竟然还爱上一个绑匪,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

这件事引发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热烈探讨,他们想要了解在绑匪与被绑者之间的这份感情结合,到底是发生在这起斯德哥尔摩银行抢劫案的一宗特例,还是这种情感结合代表了一种在特殊环境下的普遍的心理反应。后来的研究结果显示,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甚至于乱伦的受害者身上,都可能产生这种心理疾病,专家们把这种毛病定义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以人质为例,若符合下列条件,任何人都有可能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第一,人质必须真正感到绑匪威胁到自己的存活。第二,挟持过程中,绑匪也会给你施以小恩小惠,这是最关键的条件。如在你感到绝望时给你喝一口水。第三,除了绑匪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通常得不到外界的任何信息。第四,让你认识到无路可逃。心理学家如此解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与劫持者同生死共命运,劫持者让他们侥幸活下来,他们便会不胜感激。他们无意间改变了自己的立场,和绑匪坐到一条板凳上去了,而对解救他们的人充满了敌意。

看了专家的定义和分析,你们大概也知道我要说什么了。年初的时候,面对世界红旗漫天,网络红心泛滥,就像是老中医遇到了疑难杂症一样,我确确实实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困惑……及至读到心理学家30年前的研究成果,才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如此!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病例之一:国内熟人,其父在红旗下深受党国迫害坐牢多年,其本人的青春年华也在一片红海洋里贡献给了广阔天地。依我推测,她的心灵创伤不可能彻底修复愈合。如果未患健忘症的话,该有恐红症对红心反感吧,至少不会跟专制集权眉来眼去保持高度一致。可是,出乎意料,她口口声声爱国爱党爱得死去活来,一大把年纪了还跟著愤青起哄穿红心汗衫上街丢人现眼,并对我等网友在网络上的自由化言论痛心疾首。我一度怀疑自己是否以小人之见度君子之红心。但是让我困惑的是,事实上她已经不择手段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且始终对女儿找了一个洋老公而沾沾自喜。也就是说,她对自己所处的这个环境从本质上来讲是对抗的逃离的。毛病出在哪里?难道她的口是心非源于道德品质?好像下这个结论有点太狠了,因为凭她的智商完全可以选择沉默来维护自己的正直形象。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她言行对立的两极形象?内心的恐惧--出于父辈惨遭厄运的心理馀悸,出于对将来可能被打成家有海外关系的悸,出于对国家前途的信心缺失,出于对眼前既得利益的难以舍弃,出于对灌输式获取信息的惯性依赖,形成了一种动物式的自我保护本能。用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解释这位朋友的表现和心理就显得非常顺理成章了。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6/86137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