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 翔
三鹿奶粉的事情闹得纷纷扬扬,但是我对具体的经纬不甚了了。当第一次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和很多人一样,直接的感觉是,国内商品的信用度再次下降,以后回国还能安心吃点喝点儿什么呢?总之很郁闷。
关于奶粉受害者之外的话题,最集中的我知道的是两点。其一是说,国家在奥运之前就知道这件事情了,但是因为要召开奥运会所以压下不表。其二是一件与奶粉事件看似无直接关系的事情,说的是百度受了三鹿的贿赂,在网络上屏蔽相关的负面消息。这两件事情基本上和大部分网络消息一样,是没有多少证据的,仅仅是传闻而已。但是99%的中国人包括我在内,基本上选择相信传言,至少是趋向于相信传闻。这并不是因为大家掌握了什么证据,也不是因为有什么特别的求证方法,只是基于对政府一贯的做法和我们对现代中国的了解,才有了这样让人尴尬的论断。
当然随之而来的是另外两个问题。既然奥运前可以压下不表,为什么奥运后又需要表出来呢?既然国家要隐瞒三鹿的消息,那么三鹿又何必要贿赂百度呢?难道国家要屏蔽的消息,百度敢冠冕堂皇地任人搜索么?这和我们的常识其实是相悖的。可能真正的原因在于,三鹿事件曝光原本就是计划中的。虽然听起来很有点“阴谋论”的感觉,但是三鹿曝光看起来过于突然又同时非常流畅,不像我们习惯的那种欲盖弥彰,扭扭捏捏。
当然,该曝光的事情被曝光总是好事,只是三鹿到底是不是最该广告于天下的,我们不得而知。很久以前就有传言说,国内的大型乳业厂商都有问题,其中最著名当属蒙牛乳业集团。听起来很耸人听闻的各种传说已经传了很久了,但是主流媒体上基本上没有蒙牛乳业的任何负面新闻。说三鹿的不幸在于闹出了人命,所以不得不曝光,只怕也说不过去。因为比三鹿更加恐怖的事件绝不在少数,别说《新闻联播》外加报纸,就是百度甚至google中国也没几个好的关键词能让你满意地搜索一下的。以这样的眼光来看,我的阴谋论变得很顺理成章。
曝光三鹿集团的问题肯定有政治上的考虑,对老百姓而言当然不能说是坏事,只是关于舆论的控制到底要持续到哪一天呢?“曝光”这个词本身就听起来不舒服,到底我们了解了三鹿事件是因为有人需要我们知道还是我们本身就有权利知情呢?想来想去,好像答案更有可能是前者。如此一来,在对三鹿集团的愤怒背后隐隐约约有些异样的感觉。全国上千例婴儿肾结石,一个企业无耻至斯,固然可恨,但是官方报道有几家把矛头指向了质检部门?又有多少评论把中心放在了可怜的农民和城市贫民利益头上?三鹿的老板就是砍了头又如何,一个企业老板能抗得下多大的罪恶?
很多话原本是废话,但是还是不得不说。谴责三鹿当然没错,但是没完没了实在也没有必要。最终我们需要看到制度的缺陷。好的制度不是保证没有人去掺假,好的制度保证的是假货到不了消费者手中、嘴里。在我看来,对三鹿的谴责早就可以适可而止了。该抓的抓,该判刑的判刑,这些原本就是司法部门的责任。我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关心的不是三鹿被大卸八块,杀而快之。简单地说,在这只毒鹿被驱逐的前提下,真正关心的是两点:一,谁来保证不会有第二个三鹿集团?很显然,这个答案不应该是去教育所有的企业老板,感化他们变得心地善良。二,谁来关心这些肾结石的孩子?还是很显然,这个答案不应该是每家给些抚恤金了事。什么时候我们听到了有诚意的答案,什么时候我们的祖国就真正走向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