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申文)日本最高裁判所在6月4日判定,对于没有婚姻关系的日本人父亲和外国人母亲之间出生的孩子(即私生子),现有国籍法规定孩子不能取得日本国籍的做法是违反宪法的。这个判例被认为是划时代的,对日本一直坚守“法律婚原理主义”的社会制度形成冲击,也为日本社会走向家庭形态多样化推波助澜。
法务大臣鸠山邦夫6月5日在参议院法务委员会上表示,法务省在充分体会本次判决内容及其内涵后,有必要考虑并探讨修正现行国籍法第3条的可能性。日本现行国籍法规定,未婚日本人男性与外国人女性之间出生的孩子若要取得日本国籍,必须具备“生后认知”和“父母结婚”两项必要条件。如果“父母结婚”条项被撤除,孩子出生后取得日本国籍的门槛大大降低,机会大大增加。
由于在日私生子的母亲有许多是外国人,本次判决对处于弱势立场的外国人女性算是一个好消息。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本次判决结果推动国会修改现行国籍法,将引发正反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在现行法下,外国人女性为了让孩子取得日本国籍,自己也获得留日资格,惟一的选择只有与日本人男性结婚,甚至不惜伪造结婚,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和人生悲剧。最高裁的判决结果得以推行,势必大大减少国际婚姻中的假结婚现象,因为外国人母亲不用结婚也可以跟著取得日本国籍的孩子而获得特定在留资格。
另一方面,在伪造结婚减少的同时,可能会增加伪造认知。只要日本人男性承认孩子是自己的,那么孩子就能自然取得日本国籍,作为母亲的外国人女性就可以获得特别在留资格。因此,在孩子身份强制认知的同时,更需要强化对亲子身份认知的真伪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