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报道
商品价格飞涨,引发亚洲区通胀剧增,新兴市场受害至深。其中,越南通胀形势最为严峻,5月通胀升至25.2%,创13年新高,越南今年股市急泻已达5成,越南盾汇价3月以来贬值超过2%,金融及货币危机一触即发。
越南盾贬值黄金囤积居奇
5月31日,位于河内繁华街巴亭广场的越南最大国营宝石公司西贡珠宝(SJC)河内分店大屏幕上的红字显示出当天的黄金价格,1tael(37.5克)为1800万越南盾。4月份为1700万越南盾,仅一个月就涨了100万越南盾。
这个30多平方米的小店,当天下午30分钟内就有40多人光顾。女店员说:“今天是周末下午,人少一些,平时一天平均有1000多人光顾。”
客人一般都穿著宽松的T恤衫和牛仔裤,骑著在越南最常见的“本田新潮”摩托车。最近,这些越南人争相购买金块。店里黄金柜台陈列台上,整齐地排列著宽4厘米、长8厘米、厚3毫米,纯度为99.99%的金块。
一个叫珊周(音译)的女人从手提包里掏出一捆50万越南盾买了2个金块。她说:“现在连银行也难以相信,有了钱就无条件买黄金。”上班族玲说:“我打算把炒股的1万美元全部抽出来买黄金,每周来两三次金店了解行情。”当天来到金店的顾客大都是市场商人或家庭主妇,他们都买走了一两个金块。
最近,越南人只要有钱就买黄金和美元。一年通胀率高达25%;股价比年初下跌55%以上;房地产价格下跌危险也增大等,而由此流出的资金正在流入黄金和美元市场。
截至5月份越南贸易逆差高达144亿美元,达去年同期的4倍以上。人们怕出现“美元短缺危机”,所以出现了抢买美元囤积的现象。
6月以来,西贡宝石店的黄金交易量为日均约7.5吨,“买势”比“卖势”强得多。交易额约为4万亿越南盾,也就是说相当于连续3周暴跌的股市一天交易额30倍的资金流入了黄金市场。黄金进口量也随之飙升,今年第一季度就进口31.5吨,超过印度(31吨)排在了世界首位。
抢购美元现象也愈演愈烈。富贵(音译)是位于河内征夫人街的大型金店兼美元黑店。越南法律规定,除银行之外禁止兑换外币。但这里被前来换美元的人挤满。目前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1.62万盾左右,虽然富贵的汇率比官方汇率高出6%以上,但还是供不应求。从事贸易的越南商人宫慧(音译)当天拿出50万盾新币兑换了1万美元。他说:“一些银行只给优良顾客限量兑换,所以换不了所需的美元。”
与此相应的是,外汇市场上,越南盾的一年离岸远期汇率狂跌40%。也就是说,市场对越南盾的预期是,在一年里会贬值40%。
流动性过剩CPI一路暴涨
种种迹象表明,越南的经济正处于另一个“纳吉斯”风暴眼中。
CPI也一路暴涨。从今年1月份起,越南CPI指数月增幅就高达12.6%,2月份到15.7%。5月份的CPI上涨则高达让人瞠目结舌的25.2%。单是4月份,核心CPI指数就上涨3.9%。国际投行高盛的数字显示,4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高达34%。
1-5月,由于国际能源、建材和化肥价格上涨,越南贸易赤字达到144亿美元。尽管过去几年资金持续流入使越南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但仍低于越南的外债总额。据世界银行测算,越南今年的外债规模将达到240亿美元,占GDP的30.2%。外债将要接近越南2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越南突然之间从之前的经济优等生变成经济危机的潜在引发者,与越南这些年经济高速发展,甚至过热不无关联。
经济过热的一个指标可以从贸易逆差的高速增长看出。2006年越南贸易赤字12亿美元,2007年增长到31亿美元,2008第一季度竟然高达83亿美元。相当于2007年GDP的11.2%。
越南国内投资的需求是进口额增长的最大驱动力,因为2007年进口物资中资本品(CAPITAL GOODS)增长56.5%,远远超过进口增幅的35.5%。
亚洲开发银行越南办公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经济学家说,“越南经济一路高速发展了近二十年。是经济过热导致了现在的这场经济危机。”
“越南国内的流动性过剩是这一切问题的主要原因。”
高盛的经济研究也指出,由于越南政府的投资过多,之前的贷款过度,导致越南国内的流动性泛滥,再加上国际粮价上涨,成品油及过度进口所造成的输入性通胀,两种效应叠加在一起,造成了目前的局面。
银行业的快速扩张是流动性过剩的另一个问题。尤其是那些上市的越南银行,除了大规模放贷以争抢市场份额以外,他们还需要稀释他们的证券抵借贷款数字到3%。
据高盛引用的亚洲开发银行数据表明,2006年开始,越南政府的货币政策就开始大幅宽松。2006年的M2增长34%,2007年又增长46%。同期国内贷款馀款则从2006年上升29%到2007年的上升54%。这些高企的数字都证明了越南国内的流动性泛滥。
为了防止越南盾对美元的贬值,越南央行又大量购买美元,卖出越南盾,更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流动性问题。
微观层面,道路以及桥梁的拥堵,过度的进口导致的港口堵塞,电力的短缺,劳动力的短缺,均表明了经济过热的迹象。据越南媒体的数据显示,越南的最低工资在2008年前几个月已经有了15-20%的上涨。
外资企业遇尴尬
就在越共政府努力控制物价飞涨的同时,此起彼伏的罢工活动正在将外国制造企业拖入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危机之中。
不久前,Panasonic Communications Vietnam Co.四家越南工厂中的一家,有约1000名工人举行罢工,要求提高工资,以赶上物价的涨幅。越南5月份通货膨胀率升至13年高点25.2%,远高于1月份的14.1%。
Panasonic Communications Vietnam公关部经理Nguyen Thu Tanh Minh表示,罢工人数占公司这家河内工厂总人数的1/4,他们要求加薪25%。Panasonic Communications Vietnam为日本松下电器产业公司的子公司。
此前数月,越南已发生一系列类似的针对物价上涨的罢工活动。这反映了数以万计越南工人的愤怒情绪,他们从偏远的农村来到河内、胡志明市等地的新兴工业区工作,却发现在飙升的食品和燃料价格侵蚀下,收入的购买力正在下降。
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越南发生了300次左右的罢工,高于上年同期记录的103次。尽管新劳动法规定,如果工人非法离开工作岗位,很有可能要向雇主赔偿损失,但罢工事件还是有增无减。
今年的一次大罢工发生在为耐克公司生产鞋子的台湾工厂。4月份,该厂有约21000名工人举行罢工要求提高工资。经过一周的罢工,在获得10%的加薪后,这些工人重返工作岗位。
近年来,大量外资公司涌入越南,其中多数都是服装和鞋类生产商,中国大陆人工和业务成本的上升促使它们转战越南。去年外资企业申请在越南投资200亿美元,较临近的泰国高出1/3。投资的增加也推高了越南当地的房租和其他成本。
将把中国拖入金融危机?
6月5日,胡志明证券交易所指数收于390点。这已经是胡志明证券指数的第20天下跌。从去年的10月7日开始,该指数已经从1106的高峰狂跌8个月。最高峰时的117亿美元市值,已经消失65%。
资本闻风而动,流入越南股市的外资已经大幅外撤。摩根士丹利发表研究报告称,由于越南央行在国内通胀率高企和外贸逆差扩大的情况下,仍使越南盾保持坚挺,因此越南正面临一场“货币危机”。
越南金融仿佛来到了危机的前夜。越南目前的情况,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时的泰国惊人地相似。泰铢在被国际投资者认为高估以后,被全球投资者疯狂做空。
越南,是否会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倒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一些媒体人认为,越南将把整个亚洲拖入第二轮金融危机,并危及中国。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明说,越南确实面临金融危机的风险,但认为其会“威胁整个亚洲”就夸张了。
张明表示,现在的越南确实和1997年的泰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和1997年相比,其他东盟国家的金融状况不同了,所以此次金融危机的局部性会更强,不会蔓延到整个亚洲。中国绝不会成为金融危机的爆发点。即便越南发生金融危机,中国短期内也不会受太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