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茜
优雅的京都每个季节都会给人们留下难忘的一幕。岚山的枫叶,金阁寺的雪景,圆山的樱花,到了夏天就是鸭川沿岸的纳凉床。
提起纳凉床,可是有悠长的历史,上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以前的鸭川河流很宽,并有好多分支。有钱的商人在鸭川浅的分支河流上搭起台子,后来就称作纳凉床,在纳凉床上招待远来的客人。以后,宽文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治水工程,鸭川的东西两岸用石子堆积了护岸,卖茶水和杂货的地摊也渐渐地多了起来。从那个时候以营业为目的的形态开始了。在以后有卖凉粉的,卖西瓜,豆腐的,套圈游戏等等,鸭川河畔每天都像赶集一样热闹。
1935年鸭川大洪水以后,在鸭川西岸,河川改修了全长2公里的人工水路“禊川”。纳凉床实际上是在“禊川”上搭建的,严格地说应该是“禊川纳凉床”。但是在河川法上,“禊川”是鸭川的一部分,也可称为鸭川。
京都是个盆地,到了夏季非常闷热。三面靠山,被挡得严严实实不通风,空气中的湿度非常高。在这种背景下,南北贯穿整个城市的鸭川就是人们避暑乘凉的好去处。到了夏天,河边的高级料亭和茶屋在鸭川边用竹子或是木料搭上纳凉床招待客人们。渐渐地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一直流传至今。
现在纳凉床开放的时间是5月1日到9月30日,从二条大桥一直延绵到五条大桥,家家有自己独特形式的纳凉床。一般来说5月1日-31日叫做针月床,6月1日到8月16日叫做本床,8月17日到9月30日称作后凉。9月30日以后统一拆掉纳凉床,等到来年的5月份再搭建。
以前纳凉床主要以高级的料亭为主,现在有法国、意大利、韩国料理,还有酒吧等。日式座席占大多数,但也有椅子席位,多种多样的饮食店和经营形式给纳凉床增添了现代气息。到2008年已经有91家纳凉床。有从中午就开始营业,但是一般都是从下午5点左右营业。店里的女将们在开始营业以前用清水来清洗门口后,摆上漂亮的插花,等待客人们的光临。
从纳凉床上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对面湍湍急流的鸭川。由于鸭川的水质好,河边生长了很多花花草草,吸引了很多野生鸟类前来觅食,两边护岸上则稀稀疏疏坐著年轻的情侣们。纳凉床上往下看,缓缓的水流通过人工河“禊川”的石子河床,流过纳凉床的床架,给人带来清凉的感觉。
夜幕降临时,客人们越来越多,纳凉床也越来越热。晚风带来了丝丝凉意,当纳凉床一点点模糊起来时,女将们点上古色古香的灯笼,橘红色的灯火,让纳凉床变得更加漂亮了。
如果您有机会来夏天的京都,请一定去纳凉床,感受古都千年的风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