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每公斤90元谁来消费 政经回暖日本米重进中国
日期: 07年07月2期

本报综合报道

  624日在日本横滨港共计24吨日本大米装载上两艘货轮,一艘货轮在628日抵达上海,另一艘在629日抵达天津。

  4年前停止对华出口的日本大米重回中国市场,7月下旬将首先在北京和上海的日资超市上市。

  在629日于东京举行的日本大米对华出口纪念仪式上,中粮集团作为此次日本大米进口独家代理商与日本全国农业协同联合会(简称日本全农)签订了首单日本大米进口合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出席了此次活动。

  政治米四年终解冻

  这次日本大米进入中国并不是首次。2003年前,每年都有少量日本大米出口到中国,但从2003年开始,中国以检疫未过关为由,开始停进日本大米。

  日本大米被停止进入中国,原因来源于当时的政治气氛。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在任期间,使中日两国首脑会晤甚至陷入中断。这种政冷局面影响到了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自2001年以来,中日就爆发了旷日持久的农产品贸易战。日方为了解决不景气的经济问题,致力于调整经济结构,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海外,中国则是主要目的地。中国出口受到限制的主要是中国大葱、香菇、蔺草等农产品。

  20032月,中方以储藏米中检查出日本特有的害虫为由,禁止日本米进口。

  为此,日本小泉内阁挑起的中日贸易战自然遭到了日本国内的批评和指责,时任经济财政大臣竹中平藏直言不讳地指出:因为我们采取了保护措施,才导致了对方进行报复,这样做很不好。

  但抗议的声音并没有阻挡住肯定列表制度的出台,自去年6月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以来,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由于对不合格食品均采取废弃或退货处理,企业蒙受较大损失。

  据统计,日本曾从1993年至2003年连续11年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夥伴,但从2004年开始,日本降到了美国和欧盟的后边。1994年中日贸易占中国外贸的比重达20%,而2005年这一比重只有13%,下降了7个百分点。

  安倍晋三上任后,中日外交关系有所改善。温家宝总理访日期间,中国和日本411日在东京发表《中日联合新闻公报》,公报中称双方就积极开展农业领域合作达成一致,中方表示同意进口符合中国检疫标准的日本大米

  629日,安倍晋三出席日本大米对华出口纪念仪式时称,今年4月他曾亲自向温家宝总理推销日本大米,并非常高兴这一愿望在当天得以实现。他还风趣地称,用中国的麻婆豆腐配上日本的大米,多少碗都能吃得下。

  在纪念仪式上,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从日本全农柳泽武治会长手中接过日本大米之后发表感言:中粮将尽全力推动包括大米在内的日本农产品对华出口工作。

  对于本次进口的政治米,各界认为对中日间的关系改善有著重要的促进作用。日本大米这几年在国内呈饱和趋势,因此正积极寻求出口。中国在此时为他们提供了出口机会,对两国的经贸发展肯定是有帮助的。

  为何是中国米价的20

  这次对华出口的大米品种是日本怴妰县产的越光Koshihikari)和宫城县产的一见锺情Hitomebore)大米,这两个品种是全农特意挑选的品种,为日本最好的大米。据了解,本次进口大米共24吨,北京和上海将各占一半,总金额为11万美元。

  越光一见钟情大米在中国的零售价预计将分别为每公斤1500日元(约合人民币93元)和1400日元(约合人民币87元),价格约为中国普通大米20倍。

  消息传出,网络许多爱国者称,这是天价大米,要抵制。

  其实,抛开政治因素,从经济和社会的角度来分析,这个价格并非天价

  日本是一个酷爱吃米的民族,是米文化圈里最富裕的国家,但很多家庭仍是不可一日无米,而且他们只喜欢吃日本米。中国人到饭馆去,都是多吃菜少吃饭甚至不吃饭,但日本人在饭馆吃饭,没有吃米就等于没有吃饭。在日本的超市里,卖的都是日本米,根本看不到美国米、泰国米和中国米。日本人酷爱本国米究竟是什么原因,他们都说得很简单,就是因为日本米好吃,既不是因为政府的保护主义,也不是因为国民的爱国主义

  为了保证日本人吃本国米的嗜好,多数农产品都要靠大量进口的日本,90%以上的米却是自产自足。进口的一部分米,也都拿去造酒和当饲料。在日本传统中,稻米被视为文化的基石,它拥有悠久的稻米生产和消费历史。尽管日本稻米生产目前处于停滞状态,而且消费量正在下降,但是日本仍是世界第九大稻米生产国。230万稻农中,大约有85%的人每年种植稻谷。农民的人均稻田面积也很小,大约0.8公顷,但是稻谷生产高度机械化。由于农场规模小,大部分农民将稻谷生产作为副业,而且稻谷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价值也很小。不过许多日本人还是认为,稻谷生产对保持日本的文化很有意义。

  日本的米文化使稻米的生产者农民在日本社会里具有很好的职业声誉和社会地位。这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农民在日本不是穷人。据2000年农林水产省的普查数据,日本以农为主的兼业农民家庭的平均年收入为881万日元,而东京都内城市居民家庭的平均年收入为766万日元。农民在住房、车辆、旅游、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水平,实际都高于城里的中低收入者。日本农民对老年生活也不用过多担心,因为国民养老保险使他们到退休年龄以后,每月可以领到10万到15万日元不等的养老金。日本农民的储蓄额也较高,2000年每家农户平均储蓄超过3000万日元。因为日本农民的平均经营规模不及美国农民的1/140,而劳动力成本又比泰国高近40倍,造成日本大米的平均生产成本要比泰国高出16倍左右。所以,日本米比外国米贵很多,1公斤日本米在超市里卖800日元左右,相当于50多元人民币。日本产的大米价格是美国的5.6倍,泰国的9.5倍,所以,日本优质大米是中国普通大米的20倍并不奇怪。

  品质差距在哪里

  中国是世界大米生产第一大国,总量占世界大米产量的30%以上。东北大米有其得天独厚的优越性。但是,就目前产业而言,中国与日本大米相比,尚有不足。

  日本从优良品种的选育到收获后品质的检测与管理,都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生产营销体系,这也是日本米食文化的重要成因。日本米测试手段先进,近红外线光谱分析技术(NIR)用于稻谷检测,可以快速测定蛋白质、水分、脂肪酸、直链淀粉的含量。此外,计算机图像处理、生物检测在稻谷品质检测中的应用等先进技术,对大米品质提升起到了促进和保证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在稻谷收购、储存及流通过程中,评级定价的标准主要包括出糙率、整精米率、黄粒米、杂质、水分及色泽和气味等。这些指标,尚不足以反映消费者所关注的食用品质。到1999年,中国才新增订了优质稻谷标准GBT17891999,标准中增加了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并于2000年正式实施。不过,像日本的先进检测手段,中国还处在研究开发阶段。

  日本稻米生产已经全面优质化,垩白率不超过30%。日本以越光米等食味美、外观优的名牌优质品种为主,极具市场竞争力。中国大米米粒较硬,垩白率、碎米率高,加工水平落后。日本稻谷乾燥大量运用推广循环式谷物乾燥机。

  日本大米加工机械和分析测试仪器制造工序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全部由计算机完成,自动化程度高,设备和仪器种类齐全,操作简便。

  中国的稻谷乾燥主要是田间晾晒,少部分机械乾燥,目标是要将含水量降到安全值。但是,中国机械乾燥后的稻谷食味差、裂纹多,市场价值大大下降。

  日本保鲜设备是由冷却装置、通风管道、温度自控装置等构成。中国稻谷加工企业稻谷储藏多是采用仓式堆放方式,不利于长时储存,大米品质也受到了影响。

  谁吃高价大米

  随著日本大米再次出现在中国市场,中国人将有机会品尝到正宗寿司。

  中国寿司店的店长们开始考虑换用日本大米做出正宗寿司以满足部分挑剔的中国客人。

  温家宝总理访日期间,日本农林水产省官员尧信卜田就表示,随著寿司等日本食品在中国愈来愈受青睐,中国对日本大米的需求有望增加。

  中国日本料理店的厨师们也在日前表示,在没有日本米的情况下,由于中国东北米生长周期较长,价格相对适中,很多店用中国东北米做寿司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一些没有吃过正宗寿司的中国人也乐此不疲。

  但正宗寿司所使用的米必须产于日本,日本人称其为舍利米’”,位于北京繁华地带的元绿禄回转寿司店厨师长段先生表示。

  在日本,寿司行业中有道是寿司之味,六分在舍利。寿司米饭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寿司店的盛衰荣枯。

  这种舍利米呈扁圆形状,因为生长周期长,水分多,煮熟后闻起来非常香,并且筋性好。段先生说,只是这种舍利米在日本处在自给自足的状态,所以短期内向中国出口的可能性比较小。

  即使吃不上正宗的舍利米,用寿司米(日本粳米)做出的寿司味道也是中国大米不能相比的。一位喜欢吃寿司的中国食客也希望在市场上早日能买到日本大米。

  元禄回转寿司店店长刘先生说,如果日本出口到中国大米的价格在可接受范围内,公司肯定会考虑全部购买这种米。厨师长段先生进一步表示,中国一些档次很高的寿司店的顾客对寿司很挑剔,所以日本大米如果可以走进中国,我想这些店面会不惜高价购买日本米作为寿司的原料。

  日本农林水产省有官员表示,目前台湾是日本最大的米出口市场,不过这种情况可能不久之后就会被中国大陆取代。日本政府认为随著中国等亚洲地区的经济成长,富裕人士增多之后,购买力也会提升。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2/4524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