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翔对他所拥有的鲜花与掌声当之无愧。自1987年以《故乡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走红以来,他的声名经久不衰,依然是无数歌迷心中最亮的星。
早春二月,费翔走进东京六本木全日空酒店的时候,大堂骤然明亮了。真正的大腕应该是费翔这样的──温和有礼,眼神淡定,真诚自然。费翔的魅力,不在于他是一个明星。
当明星,费翔不拒绝。但是如果再有一次人生,这颗闪亮的明星不一定会走音乐之路。对于“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是否依然选音乐作为生命里最重要的事业”的提问,费翔沉吟着说,他喜欢的是录音棚里与伙伴们的切磋合作,是音乐本身,而不是带有商业炒作性质的宣传等活动。“很遗憾,我所喜欢的实质性的音乐制作机会已经越来越少,大概只占我所付出精力的30%。”虽然如此,费翔还是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在他初成名时,市场尚纯洁,未有浓厚的商业味道,支持他的歌迷年龄层与他相仿,他并不需要去与年轻的歌星们抢夺歌迷,他还可以做相对纯?舻囊衾质乱怠?br> 人们知道费翔不仅仅是流行歌手,音乐剧也是他艺术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甚至可以说,虽然费翔以流行歌起家,但他的内涵与音乐剧更吻合,并且,音乐剧的经验和底蕴也给他之后在流行歌坛的再度辉煌锦上添花。
1990年,费翔第一次走进百老汇舞台。他蹲下去,触摸舞台剧院的地板,在心中低呼“太棒了!”对音乐剧的沉醉一醉就是几年。直到1997年,他应邀参加香港回归之际的大型演出,重唱《故乡的云》,引起场内喧动,也确认了歌迷们对自己不变的热爱。这次回国之行,又一次让费翔燃起复出流行歌坛的念头,2000年,费翔回到了阔别14年的台湾歌坛,在新人辈出的演艺界,想红一次都不容易,费翔却毫不费力地再次走红。
这一次,费翔在日本NHK演播厅高歌,当年的歌迷们经过旅日生活,经过岁月流逝,在东京再见费翔──这代表了一个时代,点亮了一段青春的男人,用感慨万千来形容,应该是不会错的。至于费翔,他说喜欢的正是这样的片刻,光与影里,台上台下,心意曾经交融。
林忆莲,
“变成一个不回家的人”
自从2002年9月21日,在东京举行的“2002年舞台艺术国际节”上首次在日亮相以来,已很久未曾在日露面的林忆莲终于唱着《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出现在HNK剧场举行的“中日友好歌谣祭”上,身着棕色皮夹克,头上盘着发髻的林忆莲,让喜欢她的在日华人歌迷朋友在吃惊之余又对她的近况表示了好奇。
事实上,自林忆莲介入李宗盛和朱卫茵的婚姻并未婚怀孕后,她与李宗盛的形象及工作量一直在走下坡路,为了争取更多的工作,惟有频频搬家。林忆莲已从“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到“变成一个不回家的人”。
其实林忆莲婚后,大部分时间均放在家庭上,过半退休生活。据悉,林忆莲现在已定居北京。林忆莲说香港是她的出生地,1999年,她为了方便工作,与家人曾迁回香港,但后来有感太多人认识她,令她失去自由,故只逗留了半年多。2001年,李宗盛有意把创作基地转移到中国大陆,并在上海设置音乐工作室,而且也可顺便照顾当时病危的林忆莲之母,便移居上海。2003年,李宗盛又改变主意,毅然搬到北京自设录音室,林忆莲也嫁鸡随鸡,在北京安了新居。
这次林忆莲是于2月21日从北京专程来东京的。演出之前,林忆莲对媒体三缄其口:“ 很久以来我就不会让媒体影响我的生活,在婚前亦是如此。我想我很清楚媒体和我各有工作立场,我不会生气,但有些事情我也不讲,因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这部分是要有距离的。”演出结束后,她告诉记者,这次是专为在日本工作、学习的华侨、华人们演唱的。以她这几年的经历,她非常理解在海外生活的华侨、华人们的真实感受。本来还想唱粤语歌,但因时间有限,只好放弃。她很高兴能为这么多的在日华侨、华人们演唱,而且是第一次,场面又那么热烈,这让她十分感动。今后若再有机会,她还想为大家举行个人演唱会。林忆莲还表示,非常感谢中央电视台“ 同一首歌”及中文产业株式会社等主办单位,为她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她祝愿《中文导报》的读者及在日华侨、华人们健康快乐。
2月23日,林忆莲已启程返回北京,3月初她将在香港举办5场个人专场演唱会,随后于4月30日,在北京举办个人专场演唱会。今后一段时间,她将在北京工作生活。
张行,
重唱《迟到》 感悟责任
那个在张行歌声中走过的少年时代依然记忆犹新,街上到处可见穿著嗽叭裤,提着“ 四嗽叭”收录机的年轻人,弄堂里的收录机里飘着那带着遗憾情愫的音乐:“ 你到我身边,带着微笑,带来了我的烦恼,我的心中早已有了她,噢,她比你先到……”封闭了多年的私性情感被重新开启了。年轻人第一次这样直白地唱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歌曲《迟到》表现了中国一代年轻人对爱情新的追求与渴望,也带着他们共同的梦想、青春,和更多更多的驿动。张行用激情和非凡的音乐才能唱红了这首歌,也掀开了中国通俗音乐史的扉页,成为中国第一位原创偶像歌手。
事过境迁已20年。这20年,对张行来说实在不算顺畅。经历了绯闻和挫折,迈过了低谷和荆棘,眼前的张行显得沉稳而又理性。他的微笑是淡淡的,却又是真诚的,他的眼角有了皱纹,但是眼神依然睿智和明亮。这次代表中国流行歌坛的元老级歌手,出现在中日友好歌谣祭的舞台上,张行有着自己的从容和感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静已代替20年前面对掌声和鲜花的冲动和欣喜。“现在我站在舞台上的感觉和刚刚走红时完全不同。现在我已经不太会过分醉心于歌迷们崇拜的眼神和表情,而是会把更多精力投入自己的演唱,我会对自己的歌声负责,对台下的观众负责。”
岁月的磨砺和生活的锤炼,让张行感受到了宝贵而又沉重的两个字“ 责任”──对工作、对爱情、对友谊的责任:“ 以前年轻的时候,不太懂负责,但现在却责任感越来越强。与其说,我现在会去寻找一份情感,还不如说我希望去担负一种情感,使自己喜欢的人幸福安康。”
目前,张行默默地从事着音乐幕后工作:作词作曲,挖掘音乐新人。“ 与以前相比,我没有了浮躁和急功近利,而是更加关心自己目前所要做的事情,把它做好。年龄让人变得脚踏实地,也让人失去了锋芒,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件好事?”张行耸了耸肩说。
现在张行依然喜欢唱老歌,因为至今依然还有不少歌迷愿意听他唱《迟到》,听他唱《一条路》,老歌总能让人回到过去,回到那段曾经欢笑过,哭泣过的青春时光,但演唱者已经不是那个留着长发,托着吉他,清瘦的张行了,而是懂得珍惜、懂得尊重、懂得体会人生的张行,在记者眼前,这个张行深刻了、可爱了、更加充满人情味了。
重唱《迟到》,面对一如往昔的歌迷拥趸,张行微笑着。他说:“过去的走红是中国流行乐坛的一个记录点,它属于我,但更加属于那段历史。回首或许灿烂,但我不会沉迷于其间。”
陈明,
深情感受 真挚传达
陈明是目前在中国大陆风头正劲的“94新生代”歌手中具有代表性的歌手,她的《快乐老家》、《寂寞让我如此美丽》、《仙乐飘飘》等歌曲,使她蜚声歌坛,也使她的深情与歌声深入到中国的千家万户。她的演唱也引起了海外的关注,1996年和1997年,日本也出版了她的CD。2月20日,在东京全日空大酒店,本报记者采访了前来参加“中日友好歌谣祭”的陈明。
陈明告诉记者,她高中毕业后,按照父母的意向,进技校学习热处理专业,毕业后也分配了工作,但她总觉得人应该做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于是她放弃了工作,去广东求发展。当时正赶上原创歌曲高潮初起,签约公司的出现也十分有利于歌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与市场价值,陈明于是以她卓越的才能和深情的演唱,扶摇而上,一举成名。陈明告诉记者,她的中音区最好,很适合唱抒情类的歌曲,而流行歌最重要的是感情,是把心中的真情实感传达给观众,在流畅而真切的感情的流动中,即使声音上有一些小小的缺欠,有时反而会成为你的特色。
陈明说她很喜欢日本,虽然历史不能忘记,但希望现在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应该友好地交流。当记者问她喜欢日本的什么人时陈明说,她小时候很喜欢山口百惠,也比较喜欢歌手谷村新司,去年非典过后,她曾与谷村新司同台演唱,鼓励人们携手互助,战胜灾难。
蔡国庆,
粉红色的明星
说蔡国庆是粉红色的明星,是因为他来日本那天,正穿著件粉红色的毛衣。要给他拍照,他却说不要,说“ 照片我准备着的,给你就是了。”原来,注重自身明星形象的蔡国庆不愿意让刚下飞机,稍带风尘的样子被歌迷们看到。他对自身形象极为重视,或者说有著作为歌星的自负和原则:以最光彩的一面示人。
蔡国庆说他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收到很多歌迷来信。“一般来说,一个人只能被周围的人关爱,比如亲人什么的,但是如果当了明星,就有好多人来关爱你。”这是蔡国庆认为当歌星最过瘾的事。从前,他没有细细保存歌迷来信,但是从几年前起,他就开始保留所有的信,目前已经有60万字了。他说这些信他并没有时间一一读,但是他会留到以后退出歌坛的时候,一封一封,重温自己作为一个明星所得到的听众的厚爱。
在中日歌会以前,蔡国庆已经来过日本5次了。他说见过日本樱花盛开和飘雪的美景,日本之于他并不陌生,但旅日华侨华人的期待和热爱,他却很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