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杨文凯
安倍内阁重要阁僚、农林水产大臣松冈利胜因深陷污职疑惑而选择自杀,对安倍内阁的社会支持率和日本政治走向带来了深刻的负面影响。日本著名政治评论家森田实先生接受本报专访,指出自杀事件对执政党而言是雪上加霜,松冈之死使得安倍政权危若累卵,而7月参议院大选若由追随美国的自民党取得胜利,则日本的前途危若累卵。森田认为,日本已站在战后历史最重要的歧路和转折点上。
森田实说,松冈之死消息传来,震惊之馀产生的第一个感觉,即安倍首相必须对此前的错误对应承担责任。松冈自杀,是战后60馀年来第一个现役大臣在任期内自杀,事件引发的冲击性不言而喻。此前,松冈大臣深陷光热水道费疑云而难以自拔,后又牵扯到绿色资金机构的疑惑中,来自社会的批判声越来越高。日本国会在利库路德事件发生之后,为防止类似事件再发,曾于1985年颁布了《政治伦理纲领》,要求国会议员在面临疑惑和不信时,有责任对社会做出明确说明。松冈大臣生前拒绝对真实情况进行说明,回避解释政治资金的来龙去脉,对此安倍首相一直予以维护,既不让他说明真相,也不同意他辞职,终至发生自杀惨剧。松冈自杀,引发了国民要求首相对用人责任做出解释的呼声,也使安倍内阁的支持率骤降,陷入危机。
当前日本政治面临的局面是7月22日将举行战后第21届参议院大选。松冈自杀事件离大选不到55天,对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连立政权带来极大负面冲击。自公连立政权如果在参议院大选中败北,获得席位不到半数,将成为参议院中的少数派。届时,安倍内阁将不得不面临总辞职的选择,即提前解散众议院进行总选举。在野党若在总选举中获胜,成立新联立政权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说,松冈大臣自杀,5000万件年金记载消失,使得安倍内阁支持率下降,现政权危若累卵。
从更大的视野观察,安倍政权一直以来都推行摆脱战后和平体制,追求改宪和行使集团自主权。如果自公连合政权在参议院大选中获胜,那么毫无疑问日本行使集团自卫权将成为现实。这意味著,作为日美同盟组成国的日本,在美国遭受攻击时一定要参战,这个发展方向很清楚,日本在战后一贯奉行的和平主义将在事实上被抛弃。所以,日本究竟是维持战后的和平主义道路,还是摆脱战后政治体制,一味追随穷兵黩武的美国布什政权,以适应新时代的改头换面的方式,重建武装体制,这是根本性问题。如果安倍政权胜选,那么日本将危若累卵。
松冈大臣自杀是战后第一遭,现在国民都在看舆论向哪个方面发展。执政党不断利用电视媒介呼吁国民支持安倍政权,多受电视影响的人可能会支持现政权,但如今日本的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传媒,已丧失了中立性和社会信用,几乎成为政府的同道。国民中认为电视新闻质量低劣、报道堕落的人在增多,他们受电视影响较小,有自己的思考,不会跟风。报纸舆论目前有与电视分流的倾向,不像小泉时代,报纸、电视一齐支持政权。目前的社会大流是非难安倍在松冈事件上的做法,在野党也在集中力量。
在日本,死者都成了佛,成佛的人是不受谴责的,不受鞭挞的,这是日本人的文化习惯。但在本次松冈自杀事件上,这种为死者讳的倾向并不明显。松冈作为政治家,没有切实履行对于国民的说明和解释责任,却以自杀一死的方式为污职腐败的政治事件盖上盖子。对此,除电视以外,报纸、杂志等媒体舆论各有反论,这将延长安倍政权面临的政治危机,对执政党的参议院大选造成严重杀伤。
松冈是农林水产族的代表,从官僚到政治家,他非常有代表性。一直以来,日本政治中的自杀现象层出不穷,比较多的是中层官僚或政治家秘书为了保护上司,不愿在特别搜查行动中说出给别人带来麻烦的话,遂以一死了之。尤其在污职事件中,一方面自杀者有一定程度的自觉,另一方面自杀者可能受到环境的压力和暗示,最终以死谢天下,更确切地说是以死谢上司。一部分意见认为,松冈自杀以后,执政党可能会获得许多同情票,从而以悲壮的方式在参议院大选中取胜。但事实上,纯粹听任情感驱使的日本国民越来越少,许多人会选择理性、公正的方式来对待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