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右军书法风靡扶桑
王羲之尊为日本书道楷模
王氏是汉族大姓,传续千年。“ 书圣”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出身两晋名门望族。据《王氏宗谱》记载,王羲之一族出自西周姬姓,历代为公卿将侯、官宦之家。王氏家族生命力旺盛,繁衍不辍,人才辈出,成为天下王姓之正宗。
王羲之12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王羲之后随卫夫人学习书法,游历名山大川,观摩学习之余,兼摄众法,自成一家,其书法艺术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除楷书外,王羲之革新前朝、自成体势的书法成就主要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他的行草书被时人尊为“草之圣”,他本人也被后人称为“书圣”。
王羲之书法对日本的书道艺术影响深远,直接促成了奈良书风的形成。日本奈良时代的书法艺术在隋唐文化的影响下飞跃发展。一大批遣隋使、遣唐使和留学生带回了唐朝书迹,唐代书风在日本广为流行,东晋王羲之书风备受尊重。奈良盛期,圣武天皇(701-756)在位25年,与光明皇后一起大力兴佛重教,写经事业达到鼎盛。正仓院传存的《圣武天皇袁翰杂集》、《光明皇后笔乐毅论》、《杜家立成杂书要略》等,为著名诗书卷,都是摹写王羲之书法的唐代摹本而成。其中,光明皇后(701-760)对王羲之《乐毅论》加以忠实临摹,实出于对王羲之潇洒书风和人格的双重崇拜,影响颇广。奈良时代的书法以追摹王羲之的诗书卷为最优秀,其成就超越写经、金石文之上。右军书法成后世楷模,也风靡扶桑之国。进入平安时代,最著名的有“平安三笔”: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空海书风先学王羲之,脱胎换骨后又有和风之兆;传为逸势笔的御物《伊都内亲王愿文》也是王羲之风格,但笔法上更有个性。“平安三笔”在日本推广王羲之和唐朝书风,促进了汉字书法的繁荣。
王羲之不仅是中国书法史,也是日本书道界的一座丰碑。日本的书道教科书对“书圣”王羲之记载详细,民间书道会更是对王羲之顶礼膜拜,推崇有加。日本民间有“王羲之会”、“天鹅溪书道会”等。每年3月3日,许多书道爱好者更会赴绍兴参加“中日兰亭书法节”活动,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王氏后人书录《天鹅溪漫记》
为先人刻碑立传 义不容辞
为了弘扬王羲之的书法艺术精髓,为天下王氏树碑立传,出身绍兴、同为“书圣”王羲之第55代后裔的王云根和王德水近年来精心创作并书写了天下奇文《天鹅溪漫记》。魏书《天鹅溪漫记》由绍兴县文联主席、戏剧作家王云根撰写文稿,由旅日书画家王德水用魏碑体书写长卷。这次珠联璧合的创作活动被视为书敬先祖,义不容辞。
天鹅溪漫记
江南绍兴,古越中会稽是也。山水形胜连绵,人文遗迹丰富。晋代王公羲之,始任会稽内史,遂有终焉会稽之志。
王公羲之居会稽山阴八年,修禊兰亭,探访禹穴,踏遍越中山水。一日登临越王峥,沿栖兵山天鹅溪行,喜见天鹅嬉水,笑云:“吾今放浪山水,似回孩提时。”导者郭姓老翁曰:“不知王公幼居何地?”答云:“琅琊仁里。”老翁忙跪请:“昔北者来南,多有以故土之名名新居之地。今王公厚爱天鹅溪,正巧溪边小村无名,望王公赐名仁里于小村。”王公乐而挥毫,书曰:“山阴仁里。”
郭翁乃筑溪桥,置右军台,石刻“山阴仁里”碑于台侧,后仁里又有石里之称。
宋季,王公后裔佐寻古觅胜至仁里,犹见天鹅嬉溪。村中长者复请佐题字,佐欣然提笔。佐在仁里隐读成才,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一,号为状元,官至临安知府、户部尚书。宋末,王公后裔爱简定居仁里,而后又有子孙徙居他乡。
《琅琊王氏宗谱》卷之十三序云:
晋淮南太守旷,字处季,尚书郎正之仲子,光禄大夫览之孙也,元帝渡江首创其议。次子右军将军逸少为会稽内史,爱会稽山水之胜,遂家于山阴,流寓于临川,卜宅于越城之蕺山,家焉。右军有七子,皆工于草隶。长子元之早逝。黄伯思尝云:“右军之子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涣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者也。七子之后散居四方,或居临川,或居豫章,或居会稽,或居剡溪。居吴兴之乌程者右军四子肃之之后也;守云门而望萧山者献之之后也;徙如皋,迁睦州,而后有山阴之清江、会稽之蛏浦,以及上虞、新溪、义乌、绣川、山栖、石里诸望,皆出于豫章太守操之之后也。”
追本溯源,琅琊王氏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晋以直簌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为“王家”,因以为氏。八世孙错,为魏将军,生贲,为中大夫。贲生渝,为上将军。渝生息,为司寇。息生恢,封伊阳君。生亢,亢生颐,皆以中大夫召,不就。生剪,秦大将军。生奋,字典,武陵侯。生离,字明,武城侯。二子:元、威。元避秦乱,迁于琅琊,后徙临沂。四世孙吉,字子阳,汉谏议大夫,始家皋虞,后徙临沂都乡南仁里。生骏,字伟山,御史大夫。二子:崇、游。崇字德礼,大司空,扶平侯。生遵,字伯业,后汉中大夫、义乡侯。生二子:时、音。字少玄,大将军掾。四子:谊、睿、典、融。融字巨伟。二子:祥、览。览字玄通,晋宗正卿,即丘贞子。六子:裁、基、会、正、彦、琛。
正生旷,旷次子乃王公羲之是也。
何以清楚王公世系之源流?答其一,国有修史之举,士族王氏出自帝王之后,世代因袭,修谱不绝。答其二,曹魏司马晋间,王公祥、览官位均高,子孙颇多重臣,王公导率举族东迁,佐成司马睿东晋王朝,子孙布于朝列,世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迄宋、齐、梁、陈四朝,王氏家族仍声势不衰;历时七百年,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之影响至关重大,与陈地阳夏谢氏并列为江南侨姓世族之首,为吴郡土著世族顾、陆、张、朱所尊敬,故历朝正史亦有王氏家世记载。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列,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同生于离。离长子元传下琅琊王氏一支,离次子威传下太原王氏一支。另有京兆王氏一支出自早于周灵王之周文王少子毕公高之后。
噫吁!自公元前五百七十一年周灵王元年至今人民共和国,历时二千五百余年,姬姓王氏分支传世已达一百世左右。历代王氏女嫁与百家姓为妻而为百家姓之母,百家姓之女亦嫁与王氏之子孙为妻而繁衍王氏。故王氏之族史不尽是王氏之族史矣!
繁花杂草本同根,天下百姓皆是亲。回归自然、回归祖先、回归童年,天下百姓所共乐也。由是天鹅溪边之王氏古村仁里当为天下王氏子孙瞩目,亦为天下百姓向往矣!或曰仁里王,或曰石里王,或曰十里王,皆中国王氏江南第一村中王是也。溯天鹅溪,谒王公祠,拜右军台,登状元亭,回眸租先,遥视未来,属尔属我属他,属天下人哉!
今王公后裔寻觅祖先之踪迹,但憾不见天鹅嬉水。何故也?幸喜村鹅成群,游弋溪涧,白羽红掌漾清波,景似人间一首歌!
归去来兮,远飞之天鹅!昔日之山溪,今又水复清流,岸荫秀竹。
三、王德水书录《天鹅溪漫记》
历时五载 蔚为大观
王德水系右军55代后裔,生于绍兴,少小离乡,长于上海,后留学东瀛。王德水1987年来日,一直从事书画创作与文化交流活动。1990年,王德水来日后首次在东急、西武、京王等美术馆举办个人书画展,受到海内外媒体关注报道。王德水现任日本富士文化株式会社社长。
来日十余年,王德水依然心系故乡山水,沉浸书法艺术。王德水经常回家乡绍兴踏青,也在祖先王羲之的归根之地嵊县徜徉。王德水在《天鹅溪漫记》的碑帖“后记”中称:“旅居扶桑,眨眼十六载。思故乡,望明月,何时归也,感慨万千。”王德水一直想用书法艺术来报答乡梓的养育之恩,为故乡的发展做贡献。
1998年,王德水回绍兴时,首次见到王云根撰《天鹅溪漫记》初稿,当即有了书录长卷的强烈创作冲动。王德水承诺以自己最见功力的魏书来书写长卷,刻碑存世。5年来,从三九严寒到酷暑盛夏,王德水尽管从事文化交流和经营活动而辗转天南海北,却始终笔不离手。从西安碑林到延边长白山下,从繁华的东京新宿到寂静的和歌山乡间,无不留下了王德水的创作墨迹。千字长卷中,仅“之”字就有几十个,王德水细心揣磨,精心比较,笔下之字,绝无类同。在五年的创作历程中,王德水从长城脚下一直写到富士山麓,光全文整稿就写了100多卷,字样稿堆积有三米多高。王德水认为,真正的有传世价值的书法作品,绝不是一挥而就的。王德水书录《天鹅溪漫记》,以魏书为主,融汇了真草篆隶各体书式,成为一部笔力雄健、字型精妙的书法艺术精品。在长卷的字里行间,融入了书写者严谨的创作态度和刻苦的钻研精神。自《兰亭序》之后,《天鹅溪漫记》称得上是一部上接先祖遗响的书法精品。
学者陈鹏举在《天鹅溪漫记》的序文中,对王德水的人和书有过精到的描述:“王羲之后两千年,山阴仁里出生了王德水。德水应该算南人,可他气象阔大,壮怀梦想,实在是一个北方的好汉。天降大任,必当阴阳化合。王德水是个书画艺术家,他对这个世界的渴望,混同于对他的先辈生地的向往。寻找故乡,是天然具有的‘返祖’现象。据于此,观德水这一篇血脉开张,又静穆沉着的魏书,会感觉到一种力的穿越。这种力,穿越南北,也穿越古今。”
据悉,《天鹅溪漫记》将被镌刻为长6.9米,高2米的大型石碑存世。在王羲之出生的琅琊、生活过的绍兴和最终归根的嵊县三地,王德水最终选择了立碑于嵊县王羲之墓地右侧山坡上,以供后人瞻仰。来自中国各地的12名能工巧匠已开始了刻碑工作。这一举措,也拉开了嵊县“羲之山庄”的开发序幕。
四、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天鹅溪漫记》
?名作?魇 功德?o量
王德水以魏碑书体长卷形式完成的《天鹅溪漫记》是一部当世无双的书法力作。人民美术出版社欣然推出这部精品,视之为“中华瑰宝,民族骄傲”。
2002年,王德水携成稿回北京,受到了有识之士的好评。作为一部有传世价值的书法艺术作品,人民美术出版社予以高度重视。在郜宗远社长的直接关心下,由荣获中国国家图书奖的著名编辑赵朵朵领衔主编。经过大半年的往来讨论、修改、研究和切磋,一部格调高雅、制作华美的书法碑帖集《天鹅溪漫记》终于在2004年春节前后面世。人民美术出版社慧眼识真才,通过出版《天鹅溪漫记》,把海外华侨的优秀书法作品介绍给祖国人民,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实乃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王德水对此深感钦佩。
日本书道界对“书圣”王羲之十分敬仰,更惊叹右军之后能有功力如此深厚的书法成就。日本出版商曾多次洽谈在日出版《天鹅溪漫记》,但王德水首选了在中国出版这部力作。王德水认为,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他要用艺术和心灵去实践人生,回报故乡。王德水的艺术回归之举,体现出海外华人思念祖国、寸草春晖的拳拳爱国思乡之情。在《天鹅溪漫记》长卷书稿中,有100余方明心言志的各式印鉴,表达了王德水的内心世界。这些印文有:“业在砚田”、“东游十载后墨迹”、“ 静气治本”、“ 平常心”、“乐而忘忧”、“游子墨,故乡情”、“长城脚下作画人”、“人间重晚晴”等。这些印鉴以“民族魂”始,以“翰墨丹青,人生无悔”终,直接反映了书画家王德水的创作心路。据悉,人民美术出版社将陆续出版八册王德水书画作品,以向国人介绍这位旅日书画名家的创作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