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也引起了在日华人的极大关注。据悉现在在日华人中,东北人的比例急剧增加,已占全体在日华人的三分之一以上,辽宁更是超过福建、上海,成为在日华人中人数最多的省份。出于对家乡建设的关切,出于对祖国经济再上台阶的祝愿,出于寻找商机发展自我的需求,振兴东北牵动着在日华人的视线,为此本报特派出记者深入东北的龙头城市大连和老工业基地的典型城市阜新进行采访,以让在日华人了解东北的实地发展状况和街头巷尾的世象百态。
欲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大连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潮中,机遇再次垂青了大连。中国政府最近提出了一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待今年3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正式决定后将付诸实施。在该“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
这是中国政府对大连寄予的厚望。大连本身也具有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东北面向国内、国际的窗口,大连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进程中举足轻重,大连兴,则东北兴。
机遇向来属于有准备者。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一直是大连执着努力的目标。早在1996年通过的《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就已经提出,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加快国际交通枢纽建设,2000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万标箱,初步形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集装箱中转港。”许多中国大陆业内人士也纷纷评价,大连这一起步并不晚,与上海以及青岛等城市提出的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决策基本上并驾齐驱。步入新世纪,面对周边港口城市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激烈竞争,大连市“ 十五”期间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确定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旅游中心、信息中心的地位”,将国际航运中心定位为五大中心之首。
在中国政府作出的振兴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中,还提到为了改善该地区的国有企业经济状况,从2004年起的5年中,中国准备对100个项目投入610亿元人民币,以更新设备等。东北的100个项目是这个振兴战略决策的组成部分。辽宁省52项,吉林省11项,黑龙江省37项。610亿元人民币资金靠发行国债筹措。大连市政府则根据大连的实际出发,开始构筑以港口经济为特色的新型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以大窑湾港、北良港等大型深水码头为核心,以业主码头和地方码头为补充的现代化国际港口群。大力发展航运、仓储、物流、加工制造、对外贸易、劳务合作和口岸服务等临港产业,形成功能布局合理、竞争合作有序、临港产业发达的港口特色经济”,为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打下扎实的基础。
航运中心,也是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去年12月8日,大连北方国际粮食物流中心,一艘欲求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与信息流一体化的大型“粮食航母”已在大连起航。大连将形成东北亚最大的粮食集散地,而这样的粮食集散地本身就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的支点。类似的支点还有很多,大连将拥有油品、矿石、汽车物流中心……但美中仍有不足,大连的陆、海、空交通网还存在一些缺陷。1月5日、6日,一场百年来少见的大雾笼罩了整个滨城,记者因为空中航班延误无法按时返回东京,而被迫在大连市内的宾馆多住了两日。
据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有关负责人透露,这两日大连机场上空的大雾使得机场周围的能见度最低时仅为100米左右,两日共取消国内、国际航班144架次,其中国际航班24架次,滞留出港旅客达2100余人。而京渖高速公路更是发生雾中百车连撞或追尾事故,造成5人死亡,其中有两辆运输乙醇的槽车还发生大泄漏,造成堵车时间长达6小时。渖大高速公路被迫紧急封闭,一时间陆路的出口已被堵死。而利用火车及轮船去外地转飞机回东京的渠道也已过时间,使得许多在日华人经商者及公司职员都有一种“雾都孤儿”之感,大家只能向大自然低头。
关于交通网的问题,据悉北京至沈阳之间的“中华之星”客运列车预定在今年内开通,其时速可达到日本新干线的水平。此外,中国还在逐步完善道路网、铁路网和航空网,以使物流运输时间日趋缩短。届时,大连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将更加名副其实。
记者在大连期间还看到,大连的街道更加宽广了。去年大连市对市内的中山路、长春路、五一路等重点道路进行了拓宽改造,其中由友好广场至青泥洼桥之间的道路路面宽度,由原先的19.5米拓宽到35米,车道也变为双向8车道,并成为大连市区的样板路。元旦期间,大连女骑警基地还举行了“ 警营开放日”活动,千余名大连市民为了与英姿飒爽的女骑警和高大威武的纯血马进行“ 零距离”接触,不顾寒冷早早地来到女骑警基地。女骑警在阵阵掌声中结束了精彩的马术表演,市民们纷纷围上来,与他们心中的偶像合影留念。由于今年一月份要过两个年,大连市从元旦开始,一直是火树银花不夜天,春节前的滨城到处流光溢彩,夜幕下的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游玩、购物的人们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
大连目前正在和青岛积极地展开交流,加强两个经济区的关系。在东北像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有代表性的城市正在发展各自多样化的产业。
今后,对于包括日本在内的外资企业来说,在对华商贸活动中,大连及东北地区的地位无疑将大幅度提高。
年老色衰的老工业基地阜新
阜新是一座老工业基地的典型城市,曾是中国一五建设的重点,拥有颇为自豪的全国特大型企业——有30万矿工的阜新矿务局,和曾为亚洲第一大的火力发电厂,被誉为煤电之城,原国务院总理李鹏也曾任过阜新发电厂的厂级领导。80年代后期,煤矿资源逐渐枯竭,城市面临转型,矿工的失业问题日渐突出。2001年3月,阜新市的东梁矿、平安矿、新丘矿和新丘露天矿一起宣告破产,几十万矿工和他们的家属的就业生存问题也越发突出。在全国快速发展,大批农村乡镇城市化的同时,阜新尝试转型,发展农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业等。但无论干什么,以能源为生的城市失去了能源,大批的下岗工人都无法快速安置。2002年春节,温家宝总理的阜新之行,在矿井里和矿工吃饺子过大年夜,不仅使总理的亲民形象流传全球,也使阜新走出了被人遗忘的角落,老工业基地在人老珠黄后的凄凉晚景得到了一些研究者和决策者的重视。但现在下岗矿工的安置和城市走向仍是阜新面临的严峻课题。
无奈矿工“吃老的”
吃老的有两层意思:一是吃过去的积蓄,二是到父母家蹭饭。在下了岗的矿工中两种“吃老的”现象非常普遍。
刚打了半天麻将的关卫东(化名)讲述了自己的经历,2001年正式下岗,得到不到一万元的安置费。人总得生活,于是四处找活干,先蹬三轮车,钱并没挣多少,以前膝盖受过的伤又犯了,干不动了就卖了三轮,响应政府号召,在郊区租了一个大棚先种蘑菇后养花,但转行当农民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因技术不行又没经验,一来二去,安置费都赔进去了。又转回城里卖过报纸,打过零工,都是有一顿没一顿的,挣不到钱成不了固定职业,没办法了,就开始在父母身上打主意,去父母家吃饭,开始心里也不好受,头都不敢抬,久了,也就习惯了,没钱哪有脸?父母就几个退休金,子女老回来吃也生气,但有什么办法?现在关卫东还在打着零工,他讲挣到了钱就在家吃饭,挣不到钱就去他父母家,妻子回娘家,孩子两边跑,没工作时也不闲着,就和几位同样打零工的朋友一起搓麻将,玩半天输赢也就是块八角的,过一天算一天,以后的事也不想了,免得难受……像关卫东这样的下岗矿工在矿区并不鲜见。
顽强拼搏的人民大众
麻将并不只在下岗矿工中流行,在阜新的公务员、企业职员、记者、医生中想找到不会打麻将的还真不容易,只是玩的数额各有不同罢了。“昨晚又搓了一夜,让XX局长、科长骗去X千元X百元。”这是一些国私企老总常挂在嘴边的话。“昨晚又赢了200元”这是普通职员公务员的输赢标准。若只看这些流行于一些机关企业的现象,那阜新就没有希望了。但事实上,阜新这几年也在不断变化着、发展着,市场上物美价廉,物质非常丰富,街头上,一幢幢新的建筑拔地而起,人们出国旅游、乔迁新居、喜事不断,那么是什么支撑着阜新的发展呢?那就是在社会的各个阶层,还都有着一群顽强拼搏的人民大众。
这群奋斗的人中有私企老板的身影,一位经营一家改制后的机械加工厂的私企老板介绍,以前这家国有企业有职工2000人左右,每年产值只有1000万元左右,现在同样一家企业,他是民营老板,工人只有80人左右了,但产值每年却在1500万以上。这群奋斗的人中有市府官员的成员,一位搞农村调研的公务员说,他曾连续几个月扎在农村,挨家挨户摸情况,回来写报告,为制订政策提供数据。他说不管别人在干什么,我只做我应该做的事,做实事不图升官发财,只图心里舒坦。这群奋斗的人中有下岗工人的群体。一位卖菜的下岗工人说,他现在和同样下岗的妻子一起卖菜,虽然有的菜一斤只能赚一二角钱,但只要动脑筋,不怕吃苦还是有赚的。他夫妻俩卖菜已4年了,一室一厅的房子已买下来,孩子也考上了重点高中,起五更睡半夜是家常便饭,但他并不觉得苦,仍干劲十足。
正是这些顽强拼搏奋斗不息的人民大众成了阜新发展的脊梁,是阜新发展的希望,也是东北发展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