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心俱乐部:
去年曾写过《躲避是非学日语》,而我学会躲避后,却不知应为换来的“宁静”而安心,还是为凄凉而苦恼?
上班时间,拿出100%的精神来,保持良好饱满的工作热情。生活上的事情,及时处理好,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但其它闲杂是非就装聋作哑,不参加任何意见,除非万不得已,才学日本人说几句里外不得罪人的话。这样地活著,那个她还是讨厌我。到底让我怎样做你才高兴呢?你不喜欢我也没关系,干嘛找个流氓无赖来打我?我们都是些穷孩子,来日打工不容易,你让你那农民父母从家里寄来人民币几千元的礼品送礼值吗?不就是一个翻译吗?又不耽误我们研修挣钱,话说明了,不就是让翻译帮你来欺负我,看到那个见财眼开的翻译欺负我,你就高兴吗?你又得到了什么呀?
一个50多岁的翻译,论年龄可以做我们的母亲,您也是从中国来的,您在嫁给日本人之前也曾经与我们一样,走过这种社会低层的路,不是吗?可现在您怎么就喜欢从研修生这点微薄的收入中谋取利益呢?您也许根本就没有太多地考虑过,正高兴地吃著喝著利用职务之便得来的意外之财,顺便想想还有什么累活安排给我去干……可这样下去,您会把我逼疯的。非等我疯了之后,您才会良心发现吗?
我知道自己没有太多优点,长得也不讨人喜欢,但还算有点自知之明,总保持站在同志们后面,不习惯出头露面,选择沉默,追求书上、电影上那种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可是,这并不代表我是别人的出气筒,沉默无语并不代表我总理屈,应该受别人的欺负,我只希望静悄悄地生活著,这么一点儿要求,怎么就这么难……
祝《中文导报》的全体老师们工作顺利,步步高升。
愿《中文导报》的全体读者朋友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一个普通读者张秀华
秀华小姐:
你好!
谢谢来信。世界上的事情,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姿态,就是说,从各个方面可以看到一件事情的不同状态。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而别人又从其他角度看,这样就造成了很多隔阂、不快和伤害。
从你目前所处的情况来看,确实让人同情,因为能理解你在这环境中很不愉快。人性并不都是美好的,比如那个翻译,她曾经贫苦,所以一旦有了好的条件,不但不帮助弱者,可能还要欺负一下,以感受自己的优越位置。
在这种状况下,我想你平时依然是我行我素,但当遭到欺负时,不要一声不吭,而是问对方,为什么?
还有一点,我可以跟你说,人是很奇妙的动物,哪怕现在对你最坏的人,内心也有柔软善良的地方,人总是会为自己做过的错事而耿耿于怀,今后,欺负过你的人,自会受到良心的谴责。一同来研修的小姐妹,不互相扶持,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对自己有信心,爱护自己。
杜海玲
张秀华小姐:
你好!很高兴又收到你的来信。虽然说是“躲避是非学日语”,但是实际上学会日语是你自己的财富,也是你提升自己的一个方面。
一个人在外面,的确有很多事是避不开躲不掉的。人际关系,原本就是一门学问,要学会善于与人相处,不是很容易的事。其实我和你一样,也是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所以我很明白你的心情。
不过你说得对,你不参与是非不等于就要受人欺负,如果以后有人公开欺负你甚至如你所说找人打你,你不用一味地忍让,也可以及时报警求助。不用怕,你完全可以充满自信地生活,因为你年轻,那就是最大的本钱和希望。
研修生的生活,只不过是眼前的一个片断,很快就会过去的。要学会自己寻找快乐,尽可能地把每一天都过得好一点,相信你一定做得到。
Stella
我们衷心欢迎各位以来信、传真等等各种形式,交换、探讨人生路上各自在情感方面的感受、烦恼、追求和向往。通过这个心灵的小小窗口,可以相互交谈,丰富东瀛岁月中的朝朝暮暮。我们邀请本报杜海玲和Stellar一起参加这个情感专栏的讨论,希望大家随意、喜欢,将它当作一个下午茶聚会,随便讲讲心里的快乐和烦恼。
来信请寄:东京都品川区西五反田7-13-6SDI五反田ビル6F
寂寞的心俱乐部 传真请发至03-5434-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