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 翔
在中国,奴才是一非常下作的词儿。看惯了清宫伪历史戏的人,肯定脑子里第一个反映的都是那些太监形象。不管怎么说,没谁愿意做奴才。
奴才有很多解释,我查过,但是我不说。据说中国是一个盛产奴才的国家,说这话的人大抵自认不是奴才。据说中国人很多奴性十足,说这话的人,大抵也自认为自己不具有奴性。奴才的含义其实很暧昧。客观上说,无论好坏,奴才是被奴役的一群人,没有主子也就没有奴才,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鄙视奴才居多,咒骂主子却很少。理由有点正义凛然、堂堂正正的感觉。说奴才,他们自甘堕落,他们为奴才却不自知,一边欺下,一边媚上。欺下显然不太好,但是媚上我倒是有点疑问。说一个人他不知道自己是奴才,他怎么能媚上呢?因为他知道自己是奴才,才有主子可以媚。很多人鄙视媚上,并把这种行为和狗的本能相提并论,所以奴才常和狗相连,称之为“狗奴才”。但是奇怪的是,人们鄙视狗的媚态,却同时喜欢甚至赞赏他们的忠诚,不然也不会那么多人喜欢养宠物狗。这么说起来,主子心里面其实是喜欢奴才的媚的,只是嘴上要骂一下,以示清高。
中国人喜欢骂别人是奴才。“呔,你这奴才!”我觉得中国人骂别人是奴才的时候,鄙视只是次要的,他真正要表达的是自己不是奴才。论证了别人是奴才,自己就不是奴才了。在中文里面,奴才不只是个名词,很多时候它根本就是一个形容词。这是中国人的逻辑。像《角斗士》这样的电影在中国人看起来非常过瘾。一群人像牲口一样被奴役著,然后有人振臂高呼“freedom!”,然后人们冲破牢笼,然后打倒奴隶主。后面的事情一概略过,看见主子被扁了,大家就痛快淋漓,欢畅不已了。其实现实的罗马,这样的事情只怕是少而又少。哗啦啦一群罗马大兵,四面高耸的犁杖,还有野兽逡巡,一个奴隶他站在比武场中央高喊:革命了。话音未落,肯定是巨石滚下,脑浆迸裂。其他的奴隶只好去收尸。收尸的奴隶大抵也就算是奴才了吧,按照很多对奴才的定义来说。但是,其实被奴役的人选择不做奴才的可能非常少。
骂别人是奴才是非常恶毒的事情。奴才,不是用来骂的。奴才是应该被拯救的。“我要骂醒他”是一种流行的理由。但是你为什么要“骂”醒他,而不去拉他一把?你买票走进斗兽场,看见满场的奴隶,你对著他们叫嚷:你们为什么不起来反抗,你们这群奴才!有两点可能,一,巨石不会落在你的头上,所以“freedom”对你有热血沸腾的功效,却没有令人颤□的恐惧。二,心里多少有些同情,但是显然不敢自己走下观众台去把关押奴才的笼子打开。但是我说的这已经是善良的观众了,中国人里面更多的只是拿著话筒对著下面叫:你们这群奴才!好让别人知道他不是身在斗兽场里的一员。这个形象就猥琐得多了。
欺下者必定媚上。骂别人是奴才的人,是因为他自己也有主子。我不是虚无而且悲观的人。我相信在罗马的角斗场中,虽然非常少,但是真的可能会有人举起宝剑,仰头观望,高喊:freedom。这种人,无论他身在何处,他从来不是奴隶。他争取自由也不会漠视那些躲在牢笼中的同伴。他眼里不会有奴才,只有应该被帮助和拯救的人。这种人在乎的不是站在观众席还是角斗场的中央,而是根本要毁掉这个角斗场。起来反抗的人,有两种。中国人喊: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大丈夫生当如此云云。普通话说就是:操他大爷,凭什么你在上面?老子不当奴隶,也要到上面去当主子!自己当了主子,也就开始骂别人是奴才。自己不要当奴才,但是却希望别人当奴才,因为没奴才也就没主子。这种人还最看不起奴才,因为自己也当过奴才或者正在当著。
而西方人说:freedom!说,老子不要主子,也不要当奴隶,只要自由。这么说起来,西方的奴才确实比中国要少很多。因为奴才少,所以西方人也不把奴才当成骂人的话。渊源啊!
说别人是奴才的人是因为他自己觉得是主子,是站在旁边从高处向下看的人。可惜主子上面还会有主子,主子自己也是奴才。最顶上没有主子的也就皇上一个人,可是中国却有千千万万的人喜欢说别人是奴才。说到底,只有奴才眼里才有奴才。什么时候眼里没有了奴才,也就没有了主子,没有了奴才和主子,人才是真的自由和平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