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老公去日本,那个时候税前月收20万日元。2005年,老公收入已经达到了月净收入60万日元。
回国之前,老公与新东家谈好回国后每月2万人民币,公司副总。当时也没有具体说好是税后还是税前,所以新东家很自然地扣下了4000税费。现在还在继续谈。
我呢,现在还在做家庭主妇,明年应该出去工作吧。我们现在每月就是靠老公的16000过日子,到目前为止每月花得精光。
现在每月的花费大致如下:
水费,半年550,多乎哉,不多也;电费,出国前交的1000度,现在还剩150;燃气,平均每月440元整;儿子尿片,每月200;儿子奶粉,从日本带过来的,没有计算进平常的家计,省略为0;电话费,婆婆来了以后翻翻,my god,400多;吃饭加上日用,不算老公自己掏腰包请客,家常的,也就500多;老公零花钱,2000左右,有时候要多一些;每个月老公的火车票钱,250。
老公很少坐飞机,因为经常误点,而且出了机场要打的,的士钱赶得上半张机票。工作地点离北京不远,具体就不说了。还是火车方便啦。
我们半年都没有买新衣服了,我不买是因为生产后减下去的身材回国后又变形了,不好意思穿好衣服。入乡随俗,回国后也不用像在日本那样每天出门都要光鲜漂亮。再说,老公也不每天督促我的形象功课,只是说买了车之后一定买个家用健身器。估计,他也觉得只要有好身材,就有好形象。水桶穿什么衣服都是圆的。
老公没有买衣服是因为没有时间逛商店。
中间买了一次化妆品,500,不小心划了我自己的私人网上账户,我也不好意思再从公帐里面抠出来,就算了;中间有几次朋友结婚,生小孩,送的礼金都是600,也不是很多的;我回过一次老家,花了10000,来回飞机,再带上婆婆;去老公公司第二驻地看他,因为带著儿子,所以也是飞机,800;买了婆婆卧室的家具总共2500;给老公买了保险,800;儿子看过几次病,顽固的湿疹,花下来总共1000左右;婆婆看病400。
11月、12月,我算了一下,我和婆婆还有儿子在北京的日常支出是每月6000。这里面有不少的意外支出,比如老公让给老家的亲戚买鸭子,一共买了8只,300多。其馀的零零碎碎,百八十块钱的就出去了。
对了,老公以前还有个出门就打的的恶习,现在叫我给改了。老公有他的道理:花时间省那钱,你知道用那时间我能赚多少?不过,想想零零碎碎花出去的钱那么多,老公最后也就乖乖地坐公交车。现在我们出门都是乘地铁、公交车,紧急的时候还是打的。
平时支出,我和老公都是只要大帐不差就行了。我没有什么私房钱,自己在网上赚小生意,现在已经把老公给的本钱2万多还完了,还剩2万多,每个月只能赚1000多,可怜。
对了,每个月还房子贷款1300。
现在还欠5000是儿子的钱,应该不止,都是别人送的礼金,叫我们不小心花了,不过肯定要补上的。
老公10月、11月、12月的工资再加上带回来的一些日元,买了一辆二手4年车龄的越野车,76000。所以,现在除了外汇存款,人民币账户是空的。估计人民币不会跌的,所以我们的外汇账户要缩水了。
回国半年,我自己的感觉是:北京有钱人太多了,花钱的陷阱也真多。原先在日本的时候,生活确实没有什么操心的地方,出门消费很放心。儿子看病一分不要。回国之后只要是涉及到花钱的地方,你就必须成为半个专家,去医院要是半个大夫,买车必须是半个制造商,其馀的就更不要说了。
刚回国的时候,还觉得带著大把的银子,不用操心很多,但是,慢慢地,就觉得国内消费相对于收入来说还是很高的。稍不注意,银子就顺著手指缝飞了。
回国半年,我们生活逐渐趋向务实。月收入16000,只不过比普通人要好过一点,但是仍然要精打细算。高级白领的家庭生活,也和普通人家一样。
老公有个哥们,曾经为公司拉来几千万美金的风险投资,不过这小子买衣服还是到北京动物园那里去买平价货。可能是因为国内的高层消费有点名不副实,水分太多。“金领”的日常消费也就越来越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