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表示,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格局至少还能持续20年左右,而在同一期间,人民币也有望保持小步上升的态势。
在一个小型座谈会上,樊纲表示,政府调控、创造就业、体制突破等多重因素将保证中国未来发展态势良好。“我国经济高增长的周期应该可以持续40年,也就是说未来还有10、20年的高增长形势。”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樊纲认为短期内不会出现经济的较大波动,“事实上我国经济已经经历了几次周期波动,比如上世纪9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一度为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5%左右,现在来看这可能就是当时衰退的表现。”因此他认为中国在高增长周期已经实现了“软衰退”。
在未来的高增长期内,樊纲认为人民币也将同步保持小步升值的趋势,“目前外部不平衡中的如双顺差、汇率问题、外汇储备问题都属于正常现象,这也是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所特有的局面。”
近期,多家投行预测中国政府可能会扩大人民币兑美元的每日波动幅度,而本月人民币兑美元也不断创下新高。对此樊纲表示,千分之三的波动范围是否会被调整并不重要,而政府保持人民币小幅稳步上升的策略不会发生太大变化,未来趋势将更多呈现双向波动,并非单向升值,这有助于经济稳定增长。
中新社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也表示,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势,会按照中国政府所确定的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和国内外发展的态势来进行调整。汇率是一个影响贸易差额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