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记住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社科院发布国家经济安全报告 / 外资并购将受经济安全因素制约
日期: 06年08月4期

  ■ 张祖国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表了一份《开放环境中的中国经济安全》的研究报告,引起国内外经济界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随著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家经济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产业界和有关决策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比如,在今年8月上旬举行的国家发改委北戴河会议上,国家经济安全也是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此前,由于中国对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比较陌生,对国家经济安全的界定也不是十分清楚,因此,作为理论界最权威的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报告出台,其理论和实际意义不容忽视。
  实际上关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很早就已经开始涉足。1998年,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成立了《国家经济安全监测与预警》研究课题组,该课题组推出了一套对国家经济安全进行量化分析的预警方法与模型,并对中国在21世纪初的国家经济安全状况进行了总体的评价。评价结果认为,在总体上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态势基本上维持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水平上,但能源、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安全等级将会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在21世纪初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所导致。
  但是,目前中国社会对国家经济安全的担忧主要集中在对外资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恐惧方面,而不是由于经济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能、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安全问题,这与中国已经加入5年之久的WTO,外资将要在各个领域全面进入中国有著密切的关系。随著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以及对外资进入中国限制政策的逐渐放宽,跨国公司大量、大规模地并购中国企业将成为现实性的威胁。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提交的一份提案就曾指出,跨国并购会使被并购国的经济受到很大冲击、甚至威胁到经济安全。全国政协委员、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的李德水也呼吁,要谨慎对待垄断性跨国并购。围绕著国际著名投资公司美国凯雷投资集团(以下简称凯雷)收购徐州工程机械公司(以下简称徐工)一案,更是在中国的经济界与理论界发生了非常大的争议,关于外资并购和国家经济安全之间关系的争论呈现白热化状态。由于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在搜狐网站的博客上发表一系列关于外资并购徐工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文章,不仅在民间引起很大的反响,而且政府部门也开始介入。7月中下旬,商务部就凯雷并购徐工案召开听证会;8月1日到5日,国家发改委在北戴河召开专题会议,会上提出了要正视跨国公司有可能会在中国某些行业形成垄断局面,由此带来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必须引起警惕的看法;另外,发改委在近期完成的中国利用外资“十一五”规划中也强调,要加强对外资并购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行业重点企业的审查和监管,确保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战略行业、重点企业的控制力和发展主导权。
  尽管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已经引起中国民间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对于何谓国家经济安全,各方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对于到底哪些是敏感行业和重点企业,也是众说纷纭。即使在刚刚发布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规定》中,也没有对此做出明确的界定。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报告明确提出,并不是任何存在国家经济利益的地方都有经济安全问题,只有涉及到关系整个国家、全体民众的生存与发展,甚至关系到国家兴衰的重大经济利益受到侵袭、破坏时,才能做出危及国家经济安全的定义。该报告用量化的方法对中国2015年时的经济和产业安全进行了预测分析。报告预测,到2015年时,中国国内经济子系统、国际经济联系子系统、社会与政治环境子系统及整体经济系统都处于“基本安全”状态,但“基本安全”程度并不高。“基本安全”的程度不高,主要是由于能源和矿产资源对外依赖增加,外贸依存度过高,金融系统有待改革与健全以及信息系统有待增加安全度等原因造成的。报告还指出,跨国公司对中国重要企业的并购会使国内多年积累的技术进步的基础受到严重削弱,这个观点似呼应了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反对凯雷收购徐工的观点。比如,对于徐工,人们一般都认为它是工程机械,与国家经济安全的确关系不大。而实际上徐工提供了中国整个建筑机械行业的技术研发平台,一旦被外资掌控和垄断,中国的许多产业将会失去这个平台,他们所需要的零部件、技术开发就失去了载体,必须依附于外资企业,所以要谨慎对待。虽然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作为整体仍然应该进一步开放,但是装备制造业中某些子行业确实要考虑国家安全问题。例如,轴承的问题比工程机械的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轴承是所有机械的通用零部件,在导弹、潜艇、兵器、坦克上都需要使用,发达国家对轴承中的某些产品实行向中国禁运的政策,所以必须要重视关键材料和关键零部件产业的控制权问题。最近,国务院调研组进驻洛阳进行调研工作,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考量,德国舍弗勒公司并购洛阳轴承公司一案已经被搁置。报告还特别提出,金融资本追求的往往是即期的溢价,其投机性高于产业资本,金融资本通过并购取得控制权以后,为了投机利益完全有可能把被收购的大企业拆得七零八落,从而使中国蒙受长远发展的损失。
  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于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提出的几点战略性结论值得我们深思:第一,随著市场经济的深化,各个利益集团的形成,国家利益、国家经济利益、国家经济安全的判断与政策制定将日益复杂。狭隘民族主义与盲目全球化都是不可取的,应当从开放的民族主义立场出发,去判断国家利益、国家经济利益、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第二,尽管中国加入WTO以后面临著某些新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但是总体上并没有对中国经济安全造成严重的问题,而是经济更加强大了。经济的强大是对外开放环境中,抵御经济风险的基础。第三,为了国家的经济安全,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应当进行重大调整,从过分依赖出口保持经济增长的势头转向同时依靠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尤其要注重扩大内需。第四,为了国家的经济安全,中国必须加速经济发展道路与模式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矿产资源短缺的问题。第五,为了维护中国的经济安全,必须调整国家的外交战略和军事战略;军事力量的发展,必须以维护我国在区域、全球的经济利益为目标,建立能够在关键利益区域行动的能力;外交谈判,应当加强对国际游戏规则的研究与利用,积极参与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与推进。第六,在进一步开放的大前提下,应该规制大型跨国公司的并购活动,在制定国家对跨国公司的购并规制政策时,不仅要从反垄断角度考虑,更要从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予以考虑,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监督管理。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4/1944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