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媒体称,俄“北方机械”造船厂为中国海军制造的两艘636型“基洛”级潜艇6月5日已经离开北德文斯克,启程前往中国的未来常驻基地。
据悉,这两艘潜艇开工建造于2003年5月。按原计划,本应在去年12月25日便启程前往常驻基地,后由于客观原因未能如期启航。此次出发前,俄中双方组织了交接检验,中方确认潜艇技术水平良好。
636型潜艇由圣彼得堡“红宝石”中央设计院设计,是877型“基洛”级潜艇的最新改进型。在新潜艇陆续编入战斗序列后,无疑将使中国海军的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红宝石”在设计877型潜艇时,将重点放在降低噪声、提高可靠性和生存力、具有优越的航海能力等方面,而最大技术特点则是极其优异的安静性。据俄方介绍,8艘改进后636型潜艇的作战系统又获得4项重大升级,其战斗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首先,潜艇上安装了3M-54E潜射反舰导弹和3M-14E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射程达到220千米,它保证潜艇能在航母战斗群的打击范围之外发起“致命攻击”;而后者则使其具备精确的“外科手术”式打击手段,可在150千米外打中“一间办公室”。
其次,新潜艇的鱼雷型号也得到更新。再次,这批636型潜艇在作战系统设计方面更加现代化,增加了潜艇的进攻和防御能力。最后,636型潜艇采用顶尖的模块化设计,为将来添置新设备安排了预留空间。
“基洛”级潜艇设计寿命为30年,每10年作一次大修或性能提升,未来性能提高包括加装AIP系统,届时潜航时间可增加到两周以上,使敌人更难找到它的踪迹。正因具备上述先进作战性能,中俄这宗武器交易一开始就备受西方关注。
另据报道称,与两艘新潜艇一同出发的除了艇员外,还有“北方机械”造船厂的代表。据介绍,“按合同规定,造船厂应该自潜艇启航之日开始,在未来14个月内负责其保养工作。”因此造船厂还组织了长期出差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媒体稍早时曾报道说,圣彼得堡“海军造船厂”在6月1日向国外客户交付了承造的一批“基洛”级潜艇的最后一艘。
根据2002年俄罗斯同中国签署的合同,俄罗斯应在5年内为中国建造8艘636型柴电潜艇,其中5艘由圣彼得堡“海军造船厂”建造,2艘在阿尔汗格尔斯克州北德文斯克的“北方机械”造船厂制造,另外1艘在下诺夫哥罗德的“红索尔莫沃”制造
“基洛”潜艇启程前往中国
日期:
06年06月3期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5/18295
Copyright© 中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