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从金文学现象看到的
日期: 06年05月4期

  ■ 万景路

  认识金文学先生是在日本的书店,在一排日本右翼的反华书丛中,金先生的几部著述赫然其中。出于好奇,随手翻起其中的一本《裸体三国志》,却不料立即被其有趣的内容所吸引,竟至不知不觉“立读”了许久。
  由于事先不知道金先生是专攻比较文学的,对其书中那些翻陈出新见微知著的中日韩三国文化、习俗、历史等方面的生动比较,著实叹服。如作者对中日韩三国人喝酒的比较:中国人、韩国人和西方人喝酒是为了助兴,尽量慢慢喝,而日本人却是快喝快走,尽管日本人喝酒次数居多,他们却无视饮酒过程中的愉悦。还有作者对三国人乘坐地铁的比较:日本人乘地铁一声不吭,只盯著一个地方目不转睛;中国人眼睛乱转,一刻也闲不住地东张西望;韩国人则吵吵闹闹、喋喋不休,真实形象。其实,对异文化的比较,总会有著许多令人兴趣盎然的结果,即使不牵扯到文化的发展、历史的评判,不同生活经验的交流也往往带有很大的趣味性,旅日华人对此应有同感。金先生的大作,虽对中韩不无讥讽批判,但以生活中的小事、小现象作比,趣味横生中又让人感受到了虽为地理、文化之近邻但却又不同的三国人之个性,暗点出中日韩三国现如今的龌龊之源,不愧为被誉为“国际派鬼才”之称呼,《裸体三国志》取得成功并成为金先生代表作,当之无愧。
  前不久,金作家的又一部《疯狂反日的中国乞讨友好的日本》在东京问世了,作者通过这部新书,完成了把自己以往的渐行渐右的思想升级为“反华右翼”的过程。看金作家铺满鲜花的40载人生,我们有理由相信金作家是一位浸淫文学艺术多年,饱读诗书,熟知三国历史文化的达人,但读此书,却觉得其中的谬论、值得商榷之处可谓俯拾皆是。金作家针对南京大屠杀提出了与日本右翼堪称孪生的妙论:也许日本军大量杀过人,但30万的数字显然是添加了水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南京建造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极其愚蠢的,只能提供国际性的笑柄。观其言,听其行,金作家此语之意,好像是在说只有被杀30万才有资格建立纪念馆,杀3万或者3000就是小事一桩不足兴师动众了,这是什么逻辑,无辜的生命哪怕只是一位不也重于泰山吗?尤其是觉得欲哭无泪欲笑噎喉的是,金作家居然声称丧尽天良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系子虚乌有,理由嘛,是在战后没收的日军文件中没有发现“三光政策”的字眼……因此,“三光政策”是中国捏造的,妄图丑化日本人。多么荒唐幼稚的论述,地痞流氓杀人放火尚知毁尸灭迹,你会指望日军档案中会存在这样的记录吗?果如此,臭名昭著的七三一部队也无需遮遮掩掩了。况且,日军二战时在中国乃至东南亚所干的禽兽行为,世人尽知,还用得著丑化吗?金作家在书中又说:日本的战争对亚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日本的侵略战争也不能笼统地说是“绝对恶”……等等,可笑之至,日本的侵略战争竟然在金作家的笔下变成了为亚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侵略战争居然不是“绝对恶”。是的,战争过后,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时会对战争有一些积极评价的,但杀人放火疯狂掠夺而且至今死不认罪的侵略战争倒在金作家的笔下变成了为被侵略国家做贡献,简直就是闻所未闻了。够了,毋庸赘述,读过金作家的书,我们知道,书中内容了无新意,不过是把日本右翼的厥词整理后,搞了一本类似于《日本右翼言论集》的小册子而已,除了哗众取宠,也谈不上对中国有多大的伤害,姑且视其为敝履可也。
  不过,在此,我们真正需要探讨的倒是,一个被中国政府在著名高等学府培养了多年,又留校任教达6年之久的精英学者,怎么来到日本就渐渐地变成反华人物了呢?联系到中国许多公派留学生滞留海外不归的事实,我们是不是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教育制度乃至社会现实尚存在著不少亟需改进的地方。我们妄加揣测,金文学如此做,兴许是为了名与利,也兴许有为了在日本尤其是在其所在的大学立足的无奈,同样,也可能是出于金文学本人的一个生在中国的朝鲜族人却混在日本的没有归属感的尴尬的人格定位。但无论是何种理由,留给外人的都将是,几千年来,中国人还是只工于内讧、窝里斗,并充满没有骨气的奴性这一恶劣印象。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5/17886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