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忘密码了
    设为主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日本对华打ODA牌合算吗?
日期: 06年04月4期


■ 黄彬华

  日本政府在3月23日宣布,已冻结新财政年度的对华日元贷款计划。换言之,近年来争论不休的日本给中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ODA)的问题,不仅没有出现峰回路转的局面,而且还发展到了难以善终的末路。
   英国《金融时报》3月24日的评语是,“日本决定暂时冻结新一轮对华日元贷款,并将两国关系日益紧张的责任归咎于中方”。又说,“尽管日本此举很大程度上只是象徵性举动,但却标志著亚洲两个最大强国之间的关系降至新低。”

  中日友好的象徵

  ODA是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的简称。给中国提供ODA,原本是中日“友好的象徵”,现在却演变成为两国“交恶的证据”。
  开始时,日本政府还尽量引用“ODA毕业论”来掩饰彼此的尴尬,间中虽然有人也使用“财政困难”的外交辞令,但最终还是不得不公开承认:日本是要以此强硬姿态来对抗中国。这显示,日本不仅没有缓和紧张关系的意愿,而且它还在朝更强硬的路线发展。它变成,这不全是中日关系是否恶化的问题,而且是日本在国际改采高姿态的证明。
  战后日本使用援助策略来扩展外交空间,总喜欢使用不同于一般国家的名词,一是日本偏爱玩弄文字游戏,二是历史背景特殊,特别是日本战败而又复兴,为了重新开拓其外交空间,打通被堵塞的贸易通道,日本采用了一石二鸟的策略,就是给外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ODA)。日本战败,原本就要面对沉重的战争赔偿,却因为冷战而让它能够绝处逢生,再利用ODA这一方式,让它很快便能回返到国际大家庭。
  日本从1954年开始实施ODA计划,早期有80%是集中于亚洲,特别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中国也因为放弃了对日本提出战争赔偿要求,从1979年开始便获得日本的ODA援助。虽然,有部分是无偿的援助,但绝大部分(80%)还是要偿还本息的贷款,因此“日元低息贷款”就成了后来中日关系中重要的一环。
  根据统计,中国在这25年间接受的外国援助,其中60%就是日本的ODA,即3万3334亿日元(300亿美元)。80年代,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有40%就是来自日本的ODA,因此,ODA成了中日友好的代名词。

  远交近攻的战略

  但是,1998年中国国家主席的访问日本,不仅成了中日关系紧张的分水岭,而且也是日本开始动用ODA作为外交牌的高峰期。从2001年开始,日本便公开提出减少或中止对华提供ODA的要挟。日本的藉口包括:一、日本不满中国不懂知恩图报,就是没有对日本提供巨额的ODA公开表示谢意;二、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加强,包括不断提高军费开支,显示中国已经不再需要日本的经济援助;三、中国屡次反对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干涉日本内政;四、中国不断批评日本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特别是小泉上台的首要政治诉求就是恢复日本的民族自信,中日遂从经济合作夥伴演变成思想对立和区域领导的竞争对手。
  实际上,中国当时所获日元贷款已经减半。2001年以后更以每年20%的幅度递减。但日本ODA的总额没有相应减少。统计显示,2003年度,日本提供印度的ODA是1250亿日元,中国则是967亿;2004年度,印度为1345亿,中国则是859亿,再加2005年度的预估值,印度所得份额已经连续3年超越中国,这显示问题不在ODA的财源,而在于日本改变了外交战略,明显要以“远交近攻”战略,不仅接近印度,而且企图利用印度来制衡中国。

  大恩不言谢传统

  日本对中国打ODA牌,到底有没有效果?从这些年的发展经验来看,强迫中国公开对ODA表示谢意,对一般中国人来说,他们确实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但是,作为负责任的政府,在外交文献或个别日元贷款项目方面,他们确实有在满足日本的要求。比如,北京首都机场就有匾额说明:此项工程获得日本ODA的援助,并藉此表示谢意。
  但是,东方人有大恩不言谢的传统,特别是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人认为,施与受是平等的。动辄致谢,反而显得虚伪,欠缺真诚,更不会因此就永志不忘。何况,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他们不认为,这笔区区的贷款,不能跟8年的抗战牺牲相比拟,也不认为这就是他们以德报怨的目标。如果日本是诚心悔改,即使不收取半分战争赔偿也不后悔。但现在,既然要中国人公开表示感谢,可以在所有ODA项目上“刻石为凭”,但他们绝对不会忘记历史,更不会因此改变历史观。
  从日本强要ODA受援国表示感激的倾向来看,一是显示日本的外交姿态,已从过去的谦恭转变为傲慢;二是从过去的强调友好,改变为露骨地追求实利;三是这种外交姿态绝对不会只限于对中国,因此,所有接受日本ODA的国家都必须作好心理准备。

  乖离东方传统思维

  冷战期间,两大集团为扩张势力范围,提供经济或军事援助,就成为扩展地盘的重要工具。因为有竞争,援助尽量被描绘为“无条件”的纯援助。现在日本明显是在推行功利主义外交,不仅ODA的功利主义目标明确,连承担的国际组织经费,特别是联合国会员国会费,也都要斤斤计较,主张以所提供的金钱多寡来重新分配权益,不仅乖离东方人的传统思维,也会对国际外交关系产生新的冲击。
  日本“脱亚入欧”虽然成功,但在亚洲成为孤家寡人,难道也能算是外交成功吗?日本不仅忘记了它是一个东方国家,而且忘记了传统的东方思维,这也许就是它在亚洲日益孤立的原因。

https://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5/17360
会社概要 | 广告募集 | 人员募集 |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3 - 2020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