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晚红
我哥为了寻根,为了度假,更为了老后,在宁波老家置地半亩建了座200多平米的3层小楼,执意要让我分享一下他的成功和对祖上的孝意,与我约好春节去那里小住。1月28日在杭州吃了年夜饭,29日大年初一中午,我哥一家捎上我开车赴宁波。2个小时转眼就到了他的新宅地。房子从各方面讲都无可挑剔,开窗直面象山港,后面横卧著四明山脉,想像得出春夏时分山绿海蓝的景象。
1972年随母亲来过一次老家,当时交通不便,是从咸祥用轿子把母亲抬回家的。除了记得桌上临时捕来的活蟹,记得在水沟里洗濯的村女身影和生著炭火的暖床以外,我差不多把家乡的其它都忘了。这回,眼前的一切以全新的面貌输入我脑内的“家乡文件夹”。除了不远处有一个和城里一样大的农贸市场里的鲜活海鲜外,30年前的面貌已不复存在。漂亮的楼房设计、构造各不相同,模仿之外颇有攀比之兴致。城里有的东西,除了喧嚣和污染以外,家乡全有。
我们的自家用车沿高速直达自家门口。路况很好。车子进入宁波鄞县,我即开始兴奋。鄞县现已归入宁波市,改为鄞州区,《鄞州日报》的存在说明了它与其它区的不同。鄞州人民医院高耸在宁波市内,成了市内一道令人瞩目的风景线和标志。到我的占岐老家,原先要翻过天童山等几座大山,现在三条长短不一的隧道落成,不知为人们添了多少便利,从家门附近花5元钱即能乘公共汽车直达宁波市内。难怪日本人愿意到家乡建厂为日本生产紫菜呢。
与亲戚聊天,问及养老之事,得知只要是鄞县农村户口的在住老人,每人每月都有300元的养老金,再加上统一加入的医疗保险,老少都没有后顾之忧,知足之情自然溢于言表。问及教育,话题又打开了。鄞县中学120多个教师职员,人人都有一辆私家用车,从中可得知学校收益之丰厚。当然,恢复高考后的2、30年里,它的高考升学率年年在省内领先,众口皆碑的成绩使它受之无愧。亲戚中的后辈能将户口农转非的,几乎都是从那儿走向全国高校的。听说现在还有一位女性同乡在东京御茶水女子大学攻读博士呢。
年初三,花了半天时间参观了鄞西出身的范氏在明代建立的私人藏书阁——“天一阁”。其内部的规模、修建、维护的规格比北京的纪晓岚故居高了几个档次。20元的门票除为大家展示了阁内的藏书情况外,还介绍了国内私家藏书馆的沿革和现状,让我受益匪浅。快要出阁,见得悬挂在入口处的沙孟海为同乡范氏写的“藏书数千卷,开阁四百年”的一副对联,该联由沙氏书写也属当之无愧,唯上下联放错了位置,我旅途匆匆,未及建议纠正,至今不能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