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棋坤今年22岁,她以每月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下这部桃红色联想A520智能手机,本息合计要比原本人民币1,782元的售价高出23%。但她认为,自己很快就会还完贷款,因为妈妈每月汇来1,000元,比自己所需的生活费还多出300元,而且她还通过教数学课挣些外快。
刘棋坤说,我不担心。自己能还得了贷款。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消费贷款(包括抵押贷款、信用卡垫付和汽车贷款等消费贷款总计达人民币8.5万亿元,较2010年增加近27%。信用卡贷款增长81%,至人民币8,130亿元;消费贷款增长17%,至人民币2,320亿元。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去年中国信用卡发卡数量增加了24%,至2.85亿张。
相比信用卡,中国人一直更愿意直接使用现金消费,但如今中国人的债务额不断增加,中国也不断开放市场,接纳更多放贷机构。这样做或许有助于推动发展国内消费文化,从而让中国不再严重依赖于高速公路、桥梁和公共住房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对这些项目的大力投入让中国经济发展陷入不平衡状态,一旦投资减少,经济便容易出现急剧下滑的风险。
家庭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不断增大,这对于实现经济均衡发展的目标而言至关重要。中国个人消费目前占GDP的三分之一,而美国个人支出约占GDP的三分之二。
金融业人士说,中国年轻人现在越来越愿意消费,而且是贷款消费。金融风险管理企业Fair Isaac Corp.亚太部门发言人说,一些银行正在为获得更多债务人做准备,安装能发现违约情况的软件和帮助它们评估客户质量的程序。
普华永道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中国个人不良贷款余额较去年下半年激增了18%,部分原因在于个人消费贷款违约和信用卡欠款。
在中国,人们还处于了解消费者数据库和信用评估等概念的阶段,此时扩大个人借贷规模面临种种挑战。另外,中国经济减速也可能不利于人们接受这些概念。
波士顿咨询合伙人兼主管梁国权说,2011年消费者申请贷款人民币320亿元,差不多是该公司原来预测规模的一半。梁国权说,政府扩大消费金融的步伐比预期要慢。他说,抵押贷款的发放也有所放缓。他还说,这可能影响了与买房有关的物品购置所申请的贷款,比如洗衣机和其他家电。
梁国权说,我们发现年轻人仍在支出,但其他群体的支出开始放缓。
梁国权说,诚然,中国消费金融的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只有15%。他说,消费金融尚不足以给国内消费带来大幅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