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村
张石
唐代诗人寒山在日本是一位影响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外国文化人之一,在日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与寒山有关的意象,比如三菱梦美术馆从2010年8月29开始举行岸田刘生、桥本雅邦美术展,电车站和地铁站张贴的是一张岸田刘生的《童女像》的油画(丽子持花)。如果不了解岸田刘生的人,从这张画的表面上看不出与寒山有什么关系,其实这里包含者岸田刘生对寒山的艺术憧憬。
岸田刘生,明治24年(1891年)6月23日生,昭和4年(1929年12月20日)卒,是大正-昭和初期的西洋画画家,父亲是记者岸田吟香味。
岸田刘生生于东京银座,弟弟是宝冢歌剧团的剧作家岸田辰弥。岸田刘生在东京高师附属初中中途退学,在明治41年(1908)进入位于东京赤崱酢蹀辖ァ跣蟶葵桥西洋画研究所从师黑田清辉学习西洋画。在明治43年(1910)的画展中有两幅作品入选。
明治45年(1912),岸田刘生与高村光太郎、万铁五郎等一起组成hyuuzan会。在第一次hyuuzan画展中展出14幅作品。可以说这是他在画坛上真正初次亮相。刘生的初期作品受后期印象派,特别的塞尚的影响很强,但是后来他接受欧洲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美术的巨匠们,特别是丢勒的影响,转向写实风格。
大正4年(1915),他在现代美术社主办第1次美术展(第2次展以后的名称为“草土社展”)展出作品。草土社在大正11年(1922)之前举行9次的展览会,刘生的全部作品参展。他在大正4年所画,并参加了翌年的第2次草土社展的作品《山间小路的写生(道路、堤坝及墙)》,被画坛看做刘生的风景画代表作之一。
大正6年(1917),他被怀疑得了结核,为了疗养,他来到著名作家,他的朋友武者小路实笃所居住的神奈川县藤泽町鹄沼的出租别墅。从大正7年(1918)左右,他开始画女儿丽子(大正3年出生)的肖像。在大正12年(1923)的关东大震灾中,他家里的房子倒塌,因此移居京都。
移居京都以后,他积极吸收不同类型艺术的营养,成了一个奇特的,善于描写变形作品的画家。据说使他完成这个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那时他收集了大量的宋元绘画和寒山拾得图。刘生认为,正是寒山和拾得“意味深长而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展示了人物内心深处的风景。他将宋元绘画、寒山拾得图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结合在一起思考绘画的神髓,并用自己画的丽子像与寒山拾得像对比,开始探讨西洋画写实手法和宋元绘画的手法相结合的肖像画画法。
刘生曾以丽子为模特画过《丽子之像》(1918)、《丽子肖像(丽子5岁之像)》(1918)和《丽子微笑(持青果)》(1921)等作品,这些作品倾向于西洋的写实主义,用细致的描写追求内在之美,但是,他的《野地童女(丽子嬉笑图)》(1922)明显是一幅“寒山风丽子像”,这幅画像和一些典型的《寒山拾得图》一样,画中的丽子张开大嘴像寒山、拾得一样诡谲地笑著,就连发型也特别像一些《寒山拾得图》中寒山、拾得的发型,而刘生在这非同寻常的笑中发现了深刻的美。
昭和4年(1929),受南满洲铁路(满铁)的邀请,他在大连、渖阳哈尔滨等逗留。回国后因尿毒征死去,享年38岁。故后70多年来,日本美术史界对他的研究从未间断。岸田刘生的著作和关于他的各种画集、评传、记录被出版,《中央美术》、《画室》、《艺术新潮》、《现代的眼》、《三彩》等著名的文艺期刊上发表过关于岸田其人其艺的专题文章近百篇,岸田刘生的个人作品展也多次举办。尤其是在刘生去世50年之际,东京和京都的两个国立近代美术馆举办了岸田刘生“没后五十年纪念展”,前来画展的参观者多达30余万。
刘生越到晚年越对东洋之美倾倒,他一贯致力于创作日本画和水墨画,书法也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他模仿前人,在自己所画的日本画和水墨画上亲笔题“赞”。
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藏有岸田刘生在昭和3年(1928)创作的屏风画《寒山拾得图》,这是一幅二曲一支纸本墨画,图中寒山坐在地上手执墨笔似在画画,拾得抱著扫帚坐在地上。基本上是简笔水墨画,但是在局部细节上也透露出西洋画家特有的细腻。
三菱梦美术馆举行的岸田刘生、桥本雅邦美术展所张贴张岸田刘生的《童女像》(丽子持花)为个人收藏,也是一幅“寒山风丽子像”,画中得丽子张开大嘴像寒山、拾得一样诡谲地笑著,发型也是“寒山型”。
张石
唐代诗人寒山在日本是一位影响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外国文化人之一,在日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与寒山有关的意象,比如三菱梦美术馆从2010年8月29开始举行岸田刘生、桥本雅邦美术展,电车站和地铁站张贴的是一张岸田刘生的《童女像》的油画(丽子持花)。如果不了解岸田刘生的人,从这张画的表面上看不出与寒山有什么关系,其实这里包含者岸田刘生对寒山的艺术憧憬。
岸田刘生,明治24年(1891年)6月23日生,昭和4年(1929年12月20日)卒,是大正-昭和初期的西洋画画家,父亲是记者岸田吟香味。
岸田刘生生于东京银座,弟弟是宝冢歌剧团的剧作家岸田辰弥。岸田刘生在东京高师附属初中中途退学,在明治41年(1908)进入位于东京赤崱酢蹀辖ァ跣蟶葵桥西洋画研究所从师黑田清辉学习西洋画。在明治43年(1910)的画展中有两幅作品入选。
明治45年(1912),岸田刘生与高村光太郎、万铁五郎等一起组成hyuuzan会。在第一次hyuuzan画展中展出14幅作品。可以说这是他在画坛上真正初次亮相。刘生的初期作品受后期印象派,特别的塞尚的影响很强,但是后来他接受欧洲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美术的巨匠们,特别是丢勒的影响,转向写实风格。
大正4年(1915),他在现代美术社主办第1次美术展(第2次展以后的名称为“草土社展”)展出作品。草土社在大正11年(1922)之前举行9次的展览会,刘生的全部作品参展。他在大正4年所画,并参加了翌年的第2次草土社展的作品《山间小路的写生(道路、堤坝及墙)》,被画坛看做刘生的风景画代表作之一。
大正6年(1917),他被怀疑得了结核,为了疗养,他来到著名作家,他的朋友武者小路实笃所居住的神奈川县藤泽町鹄沼的出租别墅。从大正7年(1918)左右,他开始画女儿丽子(大正3年出生)的肖像。在大正12年(1923)的关东大震灾中,他家里的房子倒塌,因此移居京都。
移居京都以后,他积极吸收不同类型艺术的营养,成了一个奇特的,善于描写变形作品的画家。据说使他完成这个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那时他收集了大量的宋元绘画和寒山拾得图。刘生认为,正是寒山和拾得“意味深长而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展示了人物内心深处的风景。他将宋元绘画、寒山拾得图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结合在一起思考绘画的神髓,并用自己画的丽子像与寒山拾得像对比,开始探讨西洋画写实手法和宋元绘画的手法相结合的肖像画画法。
刘生曾以丽子为模特画过《丽子之像》(1918)、《丽子肖像(丽子5岁之像)》(1918)和《丽子微笑(持青果)》(1921)等作品,这些作品倾向于西洋的写实主义,用细致的描写追求内在之美,但是,他的《野地童女(丽子嬉笑图)》(1922)明显是一幅“寒山风丽子像”,这幅画像和一些典型的《寒山拾得图》一样,画中的丽子张开大嘴像寒山、拾得一样诡谲地笑著,就连发型也特别像一些《寒山拾得图》中寒山、拾得的发型,而刘生在这非同寻常的笑中发现了深刻的美。
昭和4年(1929),受南满洲铁路(满铁)的邀请,他在大连、渖阳哈尔滨等逗留。回国后因尿毒征死去,享年38岁。故后70多年来,日本美术史界对他的研究从未间断。岸田刘生的著作和关于他的各种画集、评传、记录被出版,《中央美术》、《画室》、《艺术新潮》、《现代的眼》、《三彩》等著名的文艺期刊上发表过关于岸田其人其艺的专题文章近百篇,岸田刘生的个人作品展也多次举办。尤其是在刘生去世50年之际,东京和京都的两个国立近代美术馆举办了岸田刘生“没后五十年纪念展”,前来画展的参观者多达30余万。
刘生越到晚年越对东洋之美倾倒,他一贯致力于创作日本画和水墨画,书法也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他模仿前人,在自己所画的日本画和水墨画上亲笔题“赞”。
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藏有岸田刘生在昭和3年(1928)创作的屏风画《寒山拾得图》,这是一幅二曲一支纸本墨画,图中寒山坐在地上手执墨笔似在画画,拾得抱著扫帚坐在地上。基本上是简笔水墨画,但是在局部细节上也透露出西洋画家特有的细腻。
三菱梦美术馆举行的岸田刘生、桥本雅邦美术展所张贴张岸田刘生的《童女像》(丽子持花)为个人收藏,也是一幅“寒山风丽子像”,画中得丽子张开大嘴像寒山、拾得一样诡谲地笑著,发型也是“寒山型”。